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0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94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98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155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1112篇
内科学   382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89篇
特种医学   3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83篇
综合类   1490篇
预防医学   454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619篇
  8篇
中国医学   165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366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345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目的探讨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中Ⅳ区皮瓣的取舍。方法通过16例实施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术中观察皮瓣的皮色、断面出血颜色,并利用近红外血氧监测仪测定皮瓣各区的组织血氧饱和度,决定Ⅳ区皮瓣的取舍。术后观察指标包括术后并发症及美学效果。结果16例中5例Ⅳ皮瓣的肤色正常、断面出血呈鲜红色而非暗红色、组织血氧饱和度不低于Ⅲ区组织血氧饱和度的95%。在接受了保留Ⅳ区皮瓣的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后,再造乳房全部成活,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患者对再造乳房均很满意。结论近红外血氧无创检测有助于决定Ⅳ区皮瓣的取舍。有选择地实施保留Ⅳ区皮瓣的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可用于大面积胸壁缺损或乳腺尾叶的修复重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期间体外循环质量管理的定量评价方法。方法 将可控的生理指标作为体外循环质量目标管理的基础,分析体外循环质量变化的规律,确定体外循环的质量水平与围手术期恢复之间的关系。结果 体外循环质量管理控制项目得分与住院费用呈负相关,R=-0.446,P=0.001,与呼吸机使用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呈负相关,R分别为-0.412、-0.463,P分别为0.041、0.02。呼吸机使用时间与ICU停留时间呈正相关,R=0.06,P=0.001。成人得分偏低的项目是血液稀释不足和静脉混合血氧饱和度偏高,儿童得分偏低的项目是尿量不足、静脉混合血氧饱和度偏高。结论 该体系可以用于心脏手术期间体外循环质量管理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阻肺、c0PD)伴呼吸衰竭(呼衰)患者在雾化吸入过程中往往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有的则难以坚持治疗,影响了疾病的治疗进程。为解决这一问题,寻找更适宜于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雾化吸入方法。2004年10月~2006年10月,我科收集了30例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和超声雾化吸入加鼻塞吸氧2种方法进行治疗,并以血氧饱和度(Saoz)作为观察参数,经比较观察,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梗阻的严重创伤患者,采用吸痰、吸氧、口咽通气和使用呼吸道湿化等系列护理方法,提高了血氧饱和度。保持了呼吸道的通畅,这一救护方法为专科进一步救治争取了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男31例,女9例,年龄16-83岁,平均(50.5±12.3)岁。车祸伤36例,坠落伤2例,打击伤2例。入选标准:(1)伤后12h入院;(2)GCS≤8分;(3)未合并颅外其他脏器的损伤;(4)无低血压。观察其间病人气管插管9例、共19d,气管切开5例,共14d,机械辅助呼吸6例,共21d。  相似文献   
16.
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临床疑似患儿,用多功能监测仪行夜间持续脉搏氧饱和度和呼吸监测、头颈侧位摄片、纤维鼻咽镜检查,确诊后行手术治疗。结果患儿多有睡眠粗响鼾声、扁桃体和(或)腺样体肥大,呼吸道感染、中耳炎、发育不良及中枢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最低氧饱和度(85±7)%,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pneaindex,AI)≥1者22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index,AHI)≥5者30例。在全麻下行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同时行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3例,双侧鼓膜切开引流术15例。术后症状及相关指标改善明显。结论便携式多功能监测仪可精确诊断OSAHS,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简便实用的睡眠呼吸紊乱诊断手段。方法 :人工监测 14 0例患者睡眠中脉搏血氧饱和度 (Sp O2 )、鼾声、口鼻气流、胸腹运动等情况 ,记录于表格中 ,结合症状、体征综合分析作出诊断。结果 :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10 2例 (72 .86 % ) ;单纯鼾症 2 3例 (16 .4 3% ) ;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15例 (10 .71% )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未见。结论 :人工监测方法能够诊断常见的睡眠呼吸紊乱 ,是简便实用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8.
刘文东  赵颖 《河北医药》1997,19(4):201-202
随着麻醉监测仪器的增加,临床监测技术日渐提高,麻醉科已从单纯的监床麻醉逐渐转入到生理功能监测、调节与控制。本文重点是对颅脑手术仰卧位与侧卧位对肺通气功能及脉搏氧饱和度的影响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小儿麻醉诱导中无通气间期SpO2安全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52例ASA1级行择期整形手术的小儿,根据年龄分成三组,I组为3个月~1岁的婴儿(n=39),Ⅱ级为1~3岁的幼儿(n=41),Ⅲ组3~12岁的小儿(n=72)。每组小儿再随机分成A亚组和B亚组,监则SpO2血压,心率和PETCO2。预氧时间为2min。在麻醉诱导后的无通气期,A亚组和B亚组分别在SpO2降至90%和95%时给氧,结果证实,小儿SpO2降至95%和90%所需的无通气时间在三组间均  相似文献   
20.
小儿氯胺酮麻醉中脉搏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