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58篇
  免费   1090篇
  国内免费   195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78篇
基础医学   1535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6537篇
内科学   743篇
皮肤病学   80篇
神经病学   237篇
特种医学   4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856篇
综合类   5224篇
预防医学   3817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2387篇
  70篇
中国医学   934篇
肿瘤学   206篇
  2024年   405篇
  2023年   1595篇
  2022年   1189篇
  2021年   1322篇
  2020年   1080篇
  2019年   958篇
  2018年   299篇
  2017年   611篇
  2016年   693篇
  2015年   739篇
  2014年   1261篇
  2013年   1184篇
  2012年   1402篇
  2011年   1358篇
  2010年   1210篇
  2009年   1172篇
  2008年   1371篇
  2007年   1092篇
  2006年   1014篇
  2005年   1006篇
  2004年   652篇
  2003年   524篇
  2002年   304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92.
993.
目的:探讨微信群联合同伴支持在硬核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硬核性白内障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微信群联合同伴支持。比较两组治疗依从率、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干预前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实验组治疗依从率97.44%,高于对照组79.49%(P<0.05);干预后两组GSES评分均升高,实验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用药管理、作息管理、运动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群联合同伴支持可改善硬核性白内障患者的遵医行为,增强其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的集束化护理对老年冠心病(CH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1日~2019年1月31日就诊的52例老年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均给予硝酸酯类扩血管、钙通道阻滞剂等基础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采用自我效能量表(SECD6)]、自我感受负担[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生活质量[采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结果:干预2周后,两组SECD6、CSMS、SA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后,两组SPB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的集束化护理能改善老年CHD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感受负担,有效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水平,有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95.
自我怜悯又称为“自我同情”或“自悯”,是Neff在2003年基于东方佛教的相关思想提出的心理学概念[1]。自我怜悯指个体对自身的失败和痛苦不予回避,积极调整态度或情绪,始终保持对自己友善和关切,以宽容和非评判性理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处境及遭遇,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经历是许多人也遭遇到的共同经历,从而减轻痛苦[1]。护士由于心理的疲乏和体力的透支,常常会产生消极被动的工作情绪。有研究表明,自我同情可以促使个体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其生活质量提高[2]。本文介绍了自我怜悯的测量工具,护士自我怜悯的影响因素,并综述了正念冥想、课程教育、同情恢复训练干预方法,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不同的干预方法,将7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用药依从性(采用Morisky-Green用药依从性量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ESCA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干预1、3、6个月后,两组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能够提高肾病综合征患者服药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97.
998.
目的:调查二胎产妇住期间母乳喂养行为,探讨影响母乳喂养行为的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简表、婴儿喂养态度量表对2019年4月1日~10月31日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建围生期母婴保健卡并分娩的97例二胎产妇进行调查。结果:二胎产妇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78.4%,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总分(54.94±9.46)分;母乳喂养态度总分(62.36±6.21)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母乳喂养困难,既往母乳喂养时间和乳汁分泌不足是二胎产妇纯母乳喂养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二胎产妇住院期间母乳喂养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与既往喂养经历和乳汁分泌不足有关,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第一胎喂养方式的评估,促进乳汁分泌,以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调节模式(SRM)的疾病感知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疾病感知、应对方式和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血液净化中心透析的92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SRM的疾病感知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疾病感知[采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希望水平[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BIPQ、HHI评分、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干预前(P 0. 05),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两组MCMQ中面对评分高干预前(P 0. 05),且干预组高优于对照组(P 0. 05),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干预前(P 0. 05),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SRM的疾病感知干预能够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疾病感知程度,改变应对方式,提高希望水平,增强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整合理论(ITHBC)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1日~2018年5月31日诊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其自愿及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ITHBC的护理干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自我效能[采用中文版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SEQ)]及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IEF)]。结果:干预后,研究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SSEQ中活动功能、自我管理及总分,WHOQOL-BRIEF中生活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将基于ITHBC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可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