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4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111篇
基础医学   159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803篇
内科学   148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240篇
综合类   1627篇
预防医学   33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20篇
  4篇
中国医学   165篇
肿瘤学   9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341篇
  2011年   416篇
  2010年   404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317篇
  2005年   345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史亮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6):2016-2017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收治的52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患者均为剖宫产术后,其中11例肿块浸润皮下脂肪及腹直肌前鞘,38例肿块浸润至腹直肌,3例累及腹膜。所有病例均行病灶切除,对病灶直径≥3cm或浸润深度达腹直肌的41例患者给予3周期的预防性假孕疗法治疗。术后随访,52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随访至今无复发病例。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妇科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研究速眠新Ⅱ和戊巴比妥钠联合麻醉法,对小型猪腹壁拉链模型动物的麻醉效果,探讨小型猪腹壁拉链模型动物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方法 采用速眠新Ⅱ(0.1 ml/Kg)肌肉注射和3%戊巴比妥钠生理盐水溶液(0.2 ml/Kg)静脉注射联合麻醉法对12只小型猪腹壁拉链模型动物进行麻醉,观察动物的基础生理指标、生物反射指标、镇静、镇痛和肌松效果、以及麻醉维持时间。 结果 静脉注射麻醉后15 min之内,所有小型猪腹壁拉链模型动物的眼睑反射、角膜反射和肛门反射均消失、进入良好的镇静、镇痛和肌松状态,并持续至75 min;诱导期为(6.22±0.84)min,麻醉期为(79.9±3.6)min,苏醒期为(66.1±3.7)min,提供了长达80 min的良好麻醉时间。 结论 肌肉注射速眠新Ⅱ和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联合麻醉法,对小型猪腹壁拉链模型动物的麻醉,具有操作简便、镇静、镇痛、肌松效果好、用药量小、安全可靠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腹壁韧带样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1年8月~2011年8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15例腹壁韧带样瘤的临床资料,研究其诊治特点和效果。结果 15例本组患者都进行手术治疗,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随访时间内,有2例术后复发,无转移病例和因该肿瘤死亡病例。结论腹壁韧带样瘤一种罕见的纤维组织肿瘤,易复发、无转移。可根据临床特点做出初步诊断,MRI是首选影像检查,确诊需要根据术后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法,术中要有足够的切缘,术后要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994.
结肠重复畸形是一种少见病,合并巨结肠更为罕见,笔者报告1例。 患者,男,2岁8个月。患儿出生后8个月,其父母发现患儿腹部膨胀,大便次数少。在当地医院求治,给予通便对症处理,未见好转。随患儿生长膨胀未见减轻,偶尔在腹部可角及肠管样物,较硬。最近腹胀加重,来我院就诊。体检:腹部膨隆,未见肠型,蠕动波及肠鸣音存在,肛门指诊,可触及粪便,腹壁静脉无曲张。  相似文献   
995.
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壁疝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腹腔镜腹壁疝修补术(LVHR)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接受无张力修补术的68例腹壁疝病人(缺损长径≤20cm)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VHR 31例,开放式腹壁疝修补术(OVHR)37例。随访时间1~21个月(中位时间11个月)。LVHR与OVHR在年龄、性别比、BMI和疝缺损大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HR与OVHR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60.5±17.7)min和(75.5±30.3)min(P=0.017),平均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6.2±2.5)d和(9.6±8.0)d(P=0.026),术后2周内恢复非限制性活动人数分别为96.8%和78.4%(P=0.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第1天的疼痛评分VAS分别为5.6±1.2和6.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术后1周和1个月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2,P=0.056)。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4%和24.3%(P =0.623),复发率分别为3.2%和5.6%(P =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住院总费用分别为(18334±5336)元和(9508±922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结论 LVHR对于缺损长径<20cm的腹壁疝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6.
腹腔镜手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医源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约为3%~29%[1]。切口疝不能自愈,均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单纯缝合修补和无张力修补两种,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这两种术式均能在腹腔镜下完成。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ventral/incisional hernia repair,LVHR)最早报道于1993年。本文就目前开展的现状以及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97.
一、病例摘要 例1:患者24岁,因“停经59d,下腹痛2h”入院。查体:宫颈举摆痛,双附件压痛,触诊不清。B超提示:右附件区混合包块28mm×20mm,  相似文献   
998.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腹壁切口EMs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3~37岁,平均(30.7±3.6)岁,均为第1胎剖宫产术后,于剖宫产术后8~36个月时出现腹部切口痛,切口瘢痕处或切口瘢痕周围腹壁肿块。入院时距剖宫产术9个月~6年,肿块约1cm×2cm~4cm×4.5cm,边界欠清晰,质韧偏实,压痛明显,不活动。23例CA125轻度升高。结果:EMs病灶部位:49例完全位于脂肪层中,13例深达腹直肌,3例达腹膜。所有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壁异位病灶切除术,对5例病灶直径4cm的患者先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类药物治疗3次(每28~32d用药1次)后再手术。术后随访4~20个月,术后用药3个月,全部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无一例复发。结论:腹壁切口EMs诊断相对容易。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彻底切除病灶是治疗该病的关键,术后继续用药可以避免复发。剖宫产术中采取预防措施是减少该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下腹横切口分层撕开法在妇产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所有2009年4-11月在我院行妇产科手术的382例患者,采用下腹横切口分层撕开法,用可吸收线分层缝合,皮肤内潜行缝合法。结果所有患者均获甲级愈合,无1例出现腹部切口感染,仅3例剖宫产发生脂肪液化,无1例胎头取出困难,均能完整切除较大子宫肌瘤。结论下腹横切口分层撕开法具有开腹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无需拆线、刀口愈合后瘢痕松软等优点,顺应了美容的潮流,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腹腔镜腹壁切口疝补片修补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穿刺针及钩针在腹腔镜腹壁切口疝补片修补中的应用.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应用穿刺针及钩针为23例腹壁切口疝患者行腹腔镜腹壁切口疝补片修补.结果 2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用时60.0~210.0 min,平均(120.0±5.7)min;术后15.0~42.0 h,平均(28.0±2.3)h排气;2~3 d进食,住院5.0~10.0 d,平均(7.0±0.8)d.术后疼痛3个月以上5例,浆液肿4例,对症治疗后好转,随访10~36个月无疝复发.结论 应用穿刺针及钩针固定补片,方法简单,容易操作,可完成腹腔镜腹壁切口疝补片修补,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