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9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89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29篇
  2篇
中国医学   127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古代文献中心包经及其腧穴主治的统计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计算机对93种古医籍中有关心包经及其腧穴(本文简称为“心包经穴”)的主治内容进行检索,剔除其中明显抄录前人者,共得文献917条,涉及症名225个,总计2302症次。再对其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结果显示,心包经穴的常用功效共15项,其名称及症次分别为:安神280、健脾和胃187,宁心16l,清热149,宽胸利膈148,疏理上肢118,调腹散积107,补虚67,止血67,疏胁利胆64,祛风64,镇痉苏厥64,宣肺63,治气62,散寒62。  相似文献   
992.
运用计算机对93种古医籍中有关肝经及其腧穴(本文简称为“肝经穴”)的主治内容进行检索,剔除其中明显抄录前人者,共得文献1 257条,涉及症名257个,总计3 347症次.再对其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结果显示,肝经穴的常用功效共1 7项,其名称及症次分别为:调腹322,治阴疗疝306,疏理下肢288,健脾和胃261,消肿242,壮肾利尿164,安神138,疏肝理胁136,散寒115,调经引产112,治气107,宣肺92,清热92,镇痉苏厥90,补虚80,宽胸利膈76,止血74.  相似文献   
993.
张淑君 《中医研究》2010,23(6):73-7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免疫功能将逐渐衰退,致使心血管疾病、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以及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从而呈现出一系列衰老的征象,因此,养生保健、预防疾病的需求亦随之上升,各种治疗方法也应运而生。针灸的防病治病功能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有大量的内容记载,它简便易行、疗效确切,因此,在预防医学、养生保健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针灸的防病治病,关键在于腧穴的选用,并通过相应的腧穴给予适宜刺激,借助机体纵横交错的经络,最终使机体恢复阴阳平衡。  相似文献   
994.
腧穴配伍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忠仁 《中国针灸》2010,30(5):437-440
检索1992-2009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将符合循证医学随机、可比、对照原则的文献进行梳理及研究。25篇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显示,临床针灸治疗的腧穴配伍规则与机体局部解剖、神经、血管、内分泌腺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多个腧穴配伍产生的协同、抑制或拮抗效应,对临床疗效有重要影响。根据实验研究所揭示的腧穴配伍技巧及规律,巧妙应用于临床是针灸疗效提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无痛瘢痕灸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无痛瘢痕灸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以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变化和肩部功能活动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组总有效率均为100%,愈显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56.7%,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2种疗法对肩周炎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无痛瘢痕灸疗法的临床疗效优于温针灸疗法。治疗组痊愈患者的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无痛瘢痕灸治疗肩周炎疗效肯定,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头部电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GTS)的临床疗效及神经递质影响。方法:选择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针灸科)门诊就诊的确诊为GTS患儿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治疗,主穴:百会、风池、神庭、合谷、太冲、舞蹈震颤控制区。平补平泻法,在舞蹈震颤控制区和风池穴接通电针仪,选疏密波,刺激强度以患儿耐受为度。留针30m in,1次/d,20次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予以氟哌啶醇片2~8mg/d,分3次口服,并同时予等量的安坦以减少副反应,共连续用药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0d、40d、60d根据《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YGTSS)》,按患儿抽动的类型、频率、强度、复杂性、对生活或行为影响程度五项进行评分。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GTS患儿血浆多巴胺(DA)和血浆5-羟色胺(5-HT)。结果:头部电针疗法可以明显降低GTS患儿YGTSS评分,无论是运动抽动还是发声抽动及损伤因子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疗效比较显示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头部电针疗法治疗GTS疗效与目前公认的氟哌啶醇的疗效相媲美;头部电针可使GTS患儿血浆中的DA水平显著下降,血浆5-HT水平明显提高。结论:头部电针疗法可通过调节GTS患者血浆DA和5-HT发挥治疗作用,其疗效与目前公认的氟哌啶醇的疗效相当,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7.
邰浩清 《国医论坛》2001,16(6):41-42
《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典籍 ,对中医针灸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素为历代医家所珍视。惜其年代久远 ,传刻过程中讹误甚多 ,虽经学者校核 ,但难免仍有遗漏。现列举一二 ,以求教于大方。1 讹误之例1 .1 《针灸甲乙经》卷八第一 :“呕 ,厥寒 ,时有微热 ,胁下支满 ,喉痛嗌干 ;膝外廉痛 ,淫泺胫酸 ;腋下肿 ,马刀瘘 ;肩肿 ,吻伤痛 ,太冲主之。”文中“肩肿 ,吻伤痛”,《外台秘要》卷三十九作“辰月 肿 ,吻伤痛”。其云 :“太冲 ,主……呕 ,厥寒 ,时有微热 ,胁下支满 ,喉痹痛 ,嗌干 ;膝外廉痛 ,淫泺胫酸 ;腋下肿 ,马…  相似文献   
998.
“对穴”是针灸临床中的一种腧穴配伍形式。它具有取穴少 ,每次只取两个相关穴位 ,且穴少而效专 ,深受针灸临床医师的重视。临床上除八脉交会穴相互配合成“对穴”疗疾外 ,还有一些配伍严谨 ,疗效显著的“对穴”。本人在工作中 ,经常用“对穴”治疗一些常见病 ,多发病 ,依法施治 ,收效迅速。现就几个常用“对穴”的临床应用 ,举案说明之。1 后溪—昆仑  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腧穴 ,为本经输穴 ,五行属木 ,八脉交会穴之一 ,通于督脉 ,有通经活络 ,安神定志 ,宣通阳气之功。昆仑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为本经经穴 ,五行属火 ,有通经络、行气血…  相似文献   
999.
针刺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腧穴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观察针刺胃经上的下合穴--呈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并探讨这3个下合穴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相对特异性。方法 64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A组(足三里+雷尼替丁)16例,B组(上巨虚+雷尼替丁)16例,C组(下巨虚+雷尼替丁)17例,D组(雷尼替丁)15例。结果 在十二指肠溃疡疼痛消失时间、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以及次要症状的改善方面,3个针刺组均优于雷尼替丁组;各针刺组相比,足三里的疗效又优于上巨虚和下巨虚,而上巨虚和下巨虚效果相似。结论 针刺胃经上的下合穴--足三里、上巨虚,对十二指肠疡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这3个下合穴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方面存在相对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00.
文章以《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针灸》《针灸资生经》《针灸大成》的相关记载为线索,考察古今文献的相关讨论,探讨经络诊察法的内涵演变.经络诊察最初由《黄帝内经》中对皮、脉的诊察,逐渐与腧穴诊察的内涵产生重叠,进而逐步发展成为对疾病外在表现的体表诊察,其实质是寻找体表异常变化与疾病的关联规律.经络诊察在一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