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9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104篇
耳鼻咽喉   32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13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600篇
内科学   8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40篇
特种医学   113篇
外科学   639篇
综合类   1153篇
预防医学   206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423篇
  5篇
中国医学   95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333篇
  2010年   298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312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对8例足跟、踝、跟腱和胫前区软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修复,皮瓣面积最大12cm×8cm,最小5cm×4cm.结果8例中7例皮瓣完全存活,1例部分坏死,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远端为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为一可靠的皮瓣,切取方便,血供丰富且不需牺牲主要动脉,为修复足跟、踝、跟腱和胫前区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62.
穴位割敷配定痉汤治疗眼面肌痉挛2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面肌痉挛表现为一侧眼轮匝肌呈阵发性抽搐 ,继之扩展到同则面肌、口轮匝肌 ,抽搐持续数秒及数十秒 ,发作频率逐增 ,久之视物不清 ,眼裂变小 ,颜面不端正。临床尤以中老年女性多见。近年来我们应用穴位割敷配定痉汤为主治疗眼面肌痉挛 ,自1989年 6月~ 2 0 0 0年 12月治疗眼面肌痉挛 60 0余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就其中资料较完整的 2 65例进行分析。1 一般资料2 65例中男 94例 ,女 171例。其中 12~ 2 0岁15例占 5 7% ,2 1~ 30岁 2 6例占 9 8% ,31~ 4 0岁79例占 2 9 8% ,4 1~ 5 0岁 73例占 2 7 6% ,5 1~ 60岁 4 7例占 17 7% ,61~ 70…  相似文献   
63.
足踝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临床上较为常见 ,损伤后常有骨 ,肌腱组织外露 ,血循环差 ,局部可利用转移覆盖创面的组织较小 ,使得修复困难。我们自1997年 3月至 1999年 12月 ,采用腓肠浅动脉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临床应用 12例 ,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16~ 52岁 ,均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其中跟部撕脱伤 8例 ,足跟压迫性溃疡 1例 ,踝部骨折术后皮肤缺损 3例。创面最大 13cm× 9cm ,最小 5cm× 4cm ,筋膜蒂长10~ 13cm ,皮瓣旋转角 160~ 180度。 12例皮瓣全部存活 ,2例皮瓣…  相似文献   
64.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6 5岁 ,系本单位职工家属。因患面神经麻痹 15年 ,面肌痉挛 10年 ,头晕 1天。于 1999年 5月 11日就诊。患者于 15年前因夜间受风出现左侧面神经麻痹 ,经服中药及针灸治疗症状好转 ,未能完全恢复 ,但不影响正常的生活饮食。于 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眼轮匝肌、面肌、口角阵发抽搐 ,10年来多处求医多次用中西药物及针灸、外贴膏药等治疗 ,无明显效果。 1天前因极度劳累后出现头晕、心悸。休息后症状好转 ,就诊时血压 170 96 mmHg ,查心肺未见异常 ,化验血、尿常规 ,胸部X线检查 ,心电图均正常 ,血脂CHO 6 …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 (BTXA)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 :面肌痉挛患者 85例 ,既往均经药物、针灸、理疗、神经干阻滞等治疗无效。使用A型肉毒毒素 ,根据痉挛肌肉 ,于眼轮匝肌及面肌多点注射 ,每一注射点注射 2 .5U ,每次注射总剂量不应超过 5 5U。结果 :完全缓解者 92 .9% (79/ 85 ) ;明显缓解者 7.1% (6 / 85 ) ;总有效率 10 0 %。平均起效时间 (3.1±1.6 )d。平均疗效维持时间 (2 3.4± 2 .6 )周。未见全身副作用 ,局部副作用主要表现为闭目力弱 9例 ,眼睑下垂 5例 ,面肌无力 6例 ,均于 1月内自行缓解。结论 :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显著 ,为一种简便、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6.
半侧面肌痉挛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光  汤晓芙 《北京医学》2001,23(2):71-73
目的 观察半侧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肉毒毒素对半侧面肌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近 3年来神经内科门诊诊断的面肌痉挛病人 2 9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使用 Cohen's量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起效时间是 5 .4± 7.8天 ,效果持续 18.4± 6 .1周。治疗后完全缓解率达 83.8% ,明显缓解率达 15 .2 %。 30 %的患者有副作用 ,主要是面肌、眼睑无力 ,眼睑下垂 ,流泪和眼干及复视 ,但这是暂时的、可逆的 ,2周内基本消失。结论  A型肉毒毒素治疗方法简便、易行 ,是治疗面肌痉挛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7.
王芳  陈璐  沈雁蓉  吕燕  何敏 《护理学杂志》2021,36(14):46-47+54
总结9例面肌痉挛行微血管减压术并发远隔部位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警惕远隔部位出血的高危人群,早期识别术后远隔部位出血的先兆,紧急处置不同类型的远隔部位出血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的目标血压管理,做好硬膜下引流管的护理,落实个性化心理护理.本组患者经过积极处理,神经功能逐渐恢复,均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68.
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眼睑和面肌痉挛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梅芬  李惠民 《湖南医学》2001,18(2):132-133
  相似文献   
69.
针药并用治疗面肌痉挛2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肌痉挛是以面肌阵发性抽搐为表现的疾病,笔者自1993年至1999年期间采用针刺耳穴配合止痉散加味治疗此病2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0.
面肌痉挛病因学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面肌痉挛动物(HFS)模型,探讨其病因及发病机理。方法 2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采用颞浅动脉压人为脱髓鞘变的外周面神经主干的方法复制HFS动物模型,术后3、6周分别通过电生理技术透发异常肌反应(AMR)。结果 术后3周各组动物均未诱发AMR,术后6周在模型组动物上诱发AMR,而对照组动物仍无AMR。结论 动脉压迫面神经是HFS的发病原因,建立合适的HFS动物模型为进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