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2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10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9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21篇
内科学   22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51篇
综合类   1060篇
预防医学   157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31篇
  3篇
中国医学   285篇
肿瘤学   16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术式。方法将102例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51)与对照组(n=51),前者接受脾脏切除术治疗,后者接受脾动脉栓塞术治疗。结果①研究组术后体温、发热持续时间、腹痛持续时间、VI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WBC、RBC、Hb、HCT、P1J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WBC、RBC、Hb、HCT、PLT在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患者肝功能不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脏切除术是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理想术式,该术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2.
<正>腹腔妊娠是极其罕见的异位妊娠,属于腹腔妊娠的脾脏妊娠更不多见,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超声诊断1例极其罕见的存活未破裂的脾脏妊娠,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0岁,G1P1,平时月经规律,LMP2016年5月10日(自述月经量较以往少),于2016年6月15日因"恶心,自测尿妊娠试验阳性"在外院门诊查血清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 CG)33 801 mIU/mL,行经阴道彩超检查宫腔内外未见妊娠囊,嘱7~  相似文献   
103.
病例 患者,女,32岁,因上腹部疼痛2d住院,无恶心、呕吐、发热、寒战,无肝炎病史,查体:腹部未触及肿物,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液分析及肝功能无异常,腹部B超显示:脾脏中极内可见回声均匀的大小约为8 cm×6 cm实性肿物,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究亚硝酸钠对小鼠的免疫损伤。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5组,为阴性、阳性对照组,低、中、高剂量亚硝酸钠组,持续给药21 d,测定小鼠体质量,脾脏、胸腺的质量及其脏器系数,血液学指标,脾脏的生化指标(MDA、SOD、GSH含量)。结果染毒后,各组间小鼠的体质量变化存在统计学差异(F=3.982,P=0.01;F=50.317,P0.001;F=29.875,P0.001);亚硝酸钠对胸腺的影响,阴性与阳性对照组间比较胸腺绝对质量和相对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8,P=0.028;t=2.375,P=0.042),各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间无差异,与阳性对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亚硝酸钠对脾脏的影响,在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亚硝酸钠对小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最敏感的指标是粒细胞(GR),各实验组与阳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亚硝酸钠对脾脏生化指标的影响,波动较大的主要是MDA,GSH和SOD在各组间无差异。结论由于受试物、染毒剂量等因素的影响,本次实验未得到亚硝酸钠对小鼠的免疫毒性的确切证据,这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线索。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脾动脉结扎加胃冠状静脉主干结扎术治疗重症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重症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18例采用脾脏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B组20例采用脾动脉结扎加胃冠状静脉主干结扎术,比较2组疗效。结果 A组4例因肝性脑病、肝衰竭等原因死亡,B组无一例死亡。2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脾动脉结扎加胃冠状静脉主干结扎术治疗不能耐受分流、脾脏切除和常规断流等手术创伤的重症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手术简捷,范围小,损伤轻,安全可靠,效果良好,是较为理想的挽救生命的手术方法,尤其适合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在以六味地黄汤方制成药饼上艾灸对免疫抑制兔脾脏指数及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及IL-4的影响。方法将大耳白兔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和假药饼灸组,每组10只,共40只。除空白组外,后3组动物环磷酰胺注射于腹腔,完成免疫抑制动物模型的制备。以六味地黄汤方和面粉分别制成中药药饼和假药饼,将药饼放置于神阙、关元等穴,艾柱置于药饼上,进行隔药饼灸。隔日施灸治疗,共计10次。治疗结束第2天,动物麻醉后取脾脏计算其脾脏指数,脾组织匀浆备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上清液中IFN-γ、IL-2、IL-4含量。结果环磷酰胺连续注射造成动物免疫抑制模型后,脾脏指数显著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隔药饼组和假药饼组脾脏指数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免疫因子含量的变化中,2治疗组IFN-γ含量,与空白组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4含量中,模型组、假药饼组与空白组比较,降低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隔药饼灸组IL-4显著升高,与模型组、假药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对免疫抑制兔免疫抑制状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六味地黄汤方药饼对脾组织中IL-4含量的升高作用具有显著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诱导的营养性肥胖小鼠脂肪组织内CD4+T淋巴细胞的变化。方法:将6周龄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成2组,即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饮食组,分别饲养16周后眼底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血糖、CHOL、TG、HDL和LDL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水平;游离附睾垫脂肪组织分离细胞,流式检测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及亚群的比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组体重、增加体重、附睾垫脂肪重量、肾周脂肪重量、血脂、血糖和TNF-α水平均有显著增加,但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别。脂肪组织内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均较对照组有所增高,其中CD8+T淋巴细胞增多最显著。在CD4+T淋巴细胞中,Th1和Th17细胞显著增多,而Th2细胞未见显著变化。结论:高脂饮食可诱导脂肪组织内T淋巴细胞的增多,并向Th1和Th17方向极化。  相似文献   
108.
周启旭 《重庆医学》2015,(20):2837-2839
目的 探讨脾脏保留在姑息性全胃切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80例晚期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脾脏切除组30例与脾脏保留组50例,均行姑息性全胃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0 d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等均显著高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0 d相比,脾脏切除组术后6个月的IgA、IgG、IgM、CD3、CD4、CD4/CD8显著降低,而脾脏保留组术后6个月的IgA、IgG、IgM、CD4、CD8、CD4/CD8等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脾脏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生存时间及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行姑息性全胃切除术时,尽量保留患者的脾脏,有利于改善免疫功能,且可能对术后患者的预后产生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脾脏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大患者16例设为A组;脾脏结节或肿块患者19例为B组,其中脾脏淋巴瘤6例为B1组,白血病脾浸润患者5例为B2组,脾脏转移瘤8例为B3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比较正常脾脏组织和脾脏疾病的血流灌注特点,分析CT灌注成像的检出率,并比较各组脾脏肿块患者的血流灌注参数。结果 A组门脉和脾脏灌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T灌注成像检出率明显高于CT平扫(P<0.05)。脾脏肿块患者TIP、MTT明显高于对照组,BF、PEI、BV明显低于对照组,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脾脏疾病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评价经脾脏途径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SMCs)移植对对乙酰氨基酚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疗效.方法:建立对乙酰氨基酚导致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将SCID小鼠20只.随机分成2组,经脾脏注射组和对照组(n=10),经脾脏途径行hSMCs移植,采用肝功能检查、免疫荧光、荧光显微镜、网状纤维染色等方法观察hMSC移植前后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evere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CID)小鼠肝腺泡结构的恢复与肝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SCTD小鼠肝功能在经脾脏移植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呈现显著性改善(28 d时,ALT:26.3U/L vs 50.1 U/L,P<0.01;AST:108.0 U/L vs154.3 U/L,P<0.05;ALB:40.0 g/L vs 31.9 g/L,尸<0.05).免疫荧光显示经脾脏移植的hMSCs在脾脏、肝脏均有较多量定植、分化与增殖.免疫荧光观察到脾脏移植后肝腺泡结构有较明显改善.结论:经脾脏途径行hMSCs移植能改善小鼠急性肝损伤肝功能,hMSCs在小鼠肝内生长良好,是hMSCs移植治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