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25篇
  免费   2959篇
  国内免费   1406篇
耳鼻咽喉   1082篇
儿科学   473篇
妇产科学   707篇
基础医学   1782篇
口腔科学   415篇
临床医学   10189篇
内科学   7513篇
皮肤病学   208篇
神经病学   2068篇
特种医学   2882篇
外国民族医学   72篇
外科学   2151篇
综合类   22220篇
预防医学   4964篇
眼科学   6021篇
药学   9110篇
  141篇
中国医学   8412篇
肿瘤学   880篇
  2024年   422篇
  2023年   1720篇
  2022年   1650篇
  2021年   1858篇
  2020年   1787篇
  2019年   1821篇
  2018年   951篇
  2017年   1636篇
  2016年   1854篇
  2015年   2114篇
  2014年   3859篇
  2013年   3819篇
  2012年   4803篇
  2011年   5305篇
  2010年   5160篇
  2009年   4839篇
  2008年   4665篇
  2007年   4625篇
  2006年   4559篇
  2005年   4559篇
  2004年   3368篇
  2003年   2969篇
  2002年   2221篇
  2001年   1986篇
  2000年   1545篇
  1999年   1249篇
  1998年   1050篇
  1997年   970篇
  1996年   811篇
  1995年   733篇
  1994年   538篇
  1993年   393篇
  1992年   330篇
  1991年   345篇
  1990年   261篇
  1989年   286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8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全球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的不断普及,我国ACS患者接受血运重建的比例明显增加。但非血运重建仍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选择之一,常见于缺血低危患者、既往已行血运重建患者、伴并发症或血运重建禁忌证(如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或高龄和身体虚弱)的高危患者等。  相似文献   
982.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迷走神经病变,从而为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接受诊治的51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2例健康志愿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自主神经症状(SAS)量表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系统症状进行评价;采用超声测定迷走神经横断面面积,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迷走神经横断面面积差异,分析迷走神经横断面面积与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间的关联。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性别构成、年龄、身高、有吸烟史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2组研究对象体质量(t = 4.52,P < 0.01)、体质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21,P < 0.01)。5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37例出现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平均出现3.7 ±0.9种(1~9种)自主神经系统症状,总体症状影响评分平均为10.5 ±3.2分(0~25分)。2型糖尿病患者左、右侧迷走神经横断面面积平均为(1.55 ±0.44)、(1.97 ±0.66) mm2,显著大于健康对照的(1.37 ±0.37)、(1.61 ±0.540) mm2t = 2.20,P < 0.05;t = 2.87,P < 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迷走神经横断面面积与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对照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均无统计学关联(P > 0.05),且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病程、自主神经系统症状数量及SAS量表总体症状影响评分均无统计学关联(P > 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迷走神经增粗,迷走神经超声可用于自主神经病变早期检测。  相似文献   
983.
目的 依托胃癌高发区大规模人群筛查队列分析不同级别胃黏膜病变的患病情况,前瞻性探讨不同胃黏膜病变进展为胃癌的风险,为优化胃癌的筛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山东省临朐县胃癌高发区开展的国家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纳入年龄在40~69岁之间,2012-2018年经内镜筛查和病理诊断明确为各级别胃黏膜病变、且未患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或浸润性胃癌的14 087例研究对象,随访至2019年12月31日。随访期内新发胃癌通过重复性胃镜筛查、肿瘤发病和死因登记系统报告以及主动入户随访联合判定,经查阅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摘抄的临床病历进行确认。应用Poisson回归模型计算各级别胃黏膜病变进展至胃癌风险的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CI结果 14 087例研究对象中,胃黏膜正常者仅有8例(0.06%),最高诊断为浅表性胃炎(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IM)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分别为7 608例(54.00%)、2 848例(20.22%)、3 103例(22.03%)和520例(3.69%)。经过前瞻性随访,共有109例研究对象诊断为HGIN(63例)和浸润性胃癌(46例)。与基线正常或仅有SG的个体相比,患有CAG、IM和LGIN的个体进展为胃癌的风险依次增加为3.85倍(RR=3.85,95%CI:2.04~7.28)、5.18倍(RR=5.18,95%CI:2.79~9.60)和19.08倍(RR=19.08,95%CI:9.97~36.53),其中LGIN组进展为HGIN和浸润性胃癌的风险分别为SG/正常组的22.96倍(RR=22.96,95%CI:9.71~54.27)和14.64倍(RR=14.64,95%CI:5.37~39.93)。各个年龄组患有LGIN者随访期间发生胃癌的风险均显著增加。结论 基于胃癌高发区的大样本人群研究显示,绝大多数40~69岁的高发区居民患有不同程度胃黏膜病变。随胃黏膜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随访期间发生胃癌的风险呈级联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84.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种多发于青壮年的母系遗传性疾病,可导致双眼严重的急性无痛性、且一般是永久性的双侧中心视野缺失.3个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原发突变ND4 G11778A、ND1 G3460A和N06 T14484C是其致病的主要因素,但家族问及家族内不同成员之间的表型差异表明存在其他的修饰因子,包括核及线粒体遗传修饰因子、环境因素.本综述主要阐述mtDNA继发突变对LHON表型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5.
目的 探讨脉冲振荡技术 (IOS)阻力和流速依赖 (dR/dV′)对气道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德国IOS肺功能仪对正常、吸烟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共 72例进行阻力 /流速依赖 (dR/dV′)和FVC曲线有关指标检测、比较 ,并做回归分析。结果 dR/dV′正常组分别与吸烟组和COPD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但COPD组与吸烟组无差异 (P >0 0 5 ) ;dR/dV′与FEV1、V50 和V2 5分别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0 1) ;采用“正常组的均值+1 6 5标准差”作为异常判别标准对正常组的误检率为 4 17% ,对吸烟组和COPD组共 4 8例阳性率为 4 1 6 7%。结论 dR/dV′可以作为判断有无气道阻塞比较特异的指标 ,但可能无法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86.
有症状的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听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有症状的婴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引起的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发生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结果与临床特征相关性.方法①回顾性观察40例有症状婴儿CMV感染的BAEP.②分析BAEP结果与尿CMV-DNA定量(FQ-PCR法)、血清CMV-IgM抗体、谷丙转氨酶(ALT)、胆红素水平(DBIL、UDBIL)、血常规(PLT、HGB)等实验室检查及肝脾大、CMV肺炎、早产等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有症状的CMV感染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病率更高(82.5%),多伴有肝脾肿大(77.5%)、肺炎(35%)、先天性感染易合并先天畸形(32.5%)、血液系统受累(15%)、早产(12.5%)、胆道闭锁(10%)、抽搐(10%),病程中可并发机会致病菌败血症(7.5%).有症状的婴儿CMV感染听力正常和听力异常的患儿尿CMV-DNA定量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婴儿CMV感染是导致人类非遗传性先天性耳聋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症状的婴儿CMV感染应警惕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生,尿CMV-DNA定量高于104copies/ml 者应高度怀疑SNHL的发生,所有CMV感染患儿均应进行听力筛查,BAEP是早期发现CMV听路病变的敏感、非损伤性检查,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87.
988.
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家系中由母系传递这种视觉功能障碍,提示线粒体基因组(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为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分子基础.在不同种族人群的LHON家系中,有50%以上是由于mtDNA编码呼吸链复合体I上ND1 G4360A,ND4 G11778A和ND6 T14484C突变引起的.这3个突变位点因为致病率高,被称为原发性突变.但是携带这些位点突变的母系成员并不是都会出现LHON症状,而且在同一个家系内或不同家系间携带相同mtDNA突变的患者在发病年龄、视力损伤程度和发病过程也都不完全一样.这提示可能这些LHON相关的原发性突变本身不足以导致临床表现.IMON的男性多发、不完全外显和不同的基因表现度表明还有其他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起到修饰作用,这些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环境因素、核修饰基因和mtDNA单倍型.特别是mtDNA单倍型,在对携带3个LHON相关原发性突变的家系中母系成员的发病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89.
细胞性神经鞘黏液瘤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发生不明确的良性皮肤肿瘤,由于含有不同程度的明显的黏液基质,原来把它归类于真皮的神经鞘黏液瘤(DNSMs)(所谓的黏液样神经鞘黏液瘤)。事实上,尽管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其神经鞘分化,但是这些罕见病变却成了病理学家应该诊断什么的问题,甚至有时误诊为恶性肿瘤,由于报道的病例相对较少及有限的随访资料,其临床特点和形态学谱仍未完全明了,其不典型组织学特征的意义尚不清楚。作者分析了1987~2003年间收集的133例细胞性神经鞘黏液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女性和男性发病比为1.8:1.0,[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