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5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19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1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344篇
内科学   426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298篇
外科学   720篇
综合类   2045篇
预防医学   356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774篇
  11篇
中国医学   2044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232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279篇
  2014年   448篇
  2013年   436篇
  2012年   554篇
  2011年   611篇
  2010年   527篇
  2009年   479篇
  2008年   491篇
  2007年   449篇
  2006年   403篇
  2005年   360篇
  2004年   318篇
  2003年   240篇
  2002年   245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张英泽  阎小萍 《中国骨伤》2007,20(8):505-507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原因不明的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其特点为几乎全部累及骶髂关节,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也可累及外周关节并造成关节软骨及骨的破坏,晚期可发生脊柱及外周关节强直、畸形以致严重功能受损[1]。所以我们必须强调重视AS骨质破坏发生机制的研究,有利于寻找有效药物,减少致残。1骶髂关节炎组织学研究较系统的骶髂关节炎组织学研究表明,AS的5个阶段不同程度存在滑膜炎、骨髓黏液样变、浅表软骨破坏、肌腱端炎、关节内纤维赘、新骨形成和骨性强直等众多病理表现;其中滑膜炎和软骨下骨髓黏液样变较肌腱端炎更能合理解  相似文献   
12.
杨维晓 《光明中医》2009,24(3):542-543
通过对50例强直性脊柱炎病人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实施健康教育内容,进行出院随访,病人心态良好,对疾病有一定认识,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使疾病得到了控制和复发,从而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了病人心理负担及经济负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AS中医临床常见证型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常林  李卉  刘芳  黄睿臻 《光明中医》2009,24(2):370-37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药研究现状.方法: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临床常见证型、辨证论治方面进行总结.小结:中医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对As辨证论治、分期分型治疗,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刘光亭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1):4247-4247
目的 观察巨针通督补肾针刺为主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对患者运动能力及疼痛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148例患者按门诊就诊或住院顺序号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用巨针通督补肾针刺;对照组50例,服用吲哚美辛(消炎痛)。结果 腰骶、髋、膝关节部位及压痛指数的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8.2416~5.2998,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0m步行时间、整体功能、体温指标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2574—17.8717,P<0.05或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体液免疫诸项指标及血沉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0049~5.7595,P<0.05或P<0.01)。治疗组总显效率为49%,对照组总显效率为2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2=5.013,P<0.05)。结论 巨针通督补肾针刺法对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主要体征积分、疼痛积分、运动能力及体液免疫指标及血沉有确切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德峰  郭建萍  张新芬 《中医杂志》2006,47(10):769-769
我们于1999年10月~2005年5月应用柳氮磺吡啶加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4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强直性脊柱炎驼背两种截骨术远期矫疗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强直性脊柱炎驼背的手术治疗,以前常规采用的手术方法为脊柱后方推板截骨术,后又开展了经推弓椎体联合截骨及脊柱后方多节段推板截骨术。国内文献中,作者对各种截骨术的近期效果报道较多,而对远期疗效报道较少。我院1986~1988年行强直性肾柱炎驼背矫形术68例,现将远期随访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8例中男66例,女2例,平均年龄371岁,平均发生驼背时间Ic.5年。驼背部位:胸腰段56例,腰段12例。随访时间最长9年,最短7年。按截骨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第一组,脊柱后方推板截骨术32例;第二组,推弓椎体联合截骨术36例。术前…  相似文献   
18.
按摩手法治疗腰椎退行性脊柱炎1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王金彬  郝敬明 《江苏医药》1994,20(7):359-360
对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行骶髂行骶髂关节CT及常规X线片检查对照,结果表明,CT明显优于X线检查,CT能清晰显示关节间隙,提高关节面软骨下囊变、骨皮质中断、锯齿状改变的检出率,不仅能发现AS骶髂关节的早期改变,而且有利于较准确定级,Ⅰ~Ⅱ级骶髂关节炎CT检查比X线敏感一个级别,有利于早期诊断,此外,骶、髂骨的脱钙,下腰椎小关节硬化也是比较敏感的CT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一支HLAB27抗血清的制备孔繁华金荔陈兴国孙成文张蕊芳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北京100039强直性脊柱炎与HLAB27抗原呈强相关〔1〕,对病人进行HLAB27抗原检测,有利此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此项检测关键是HLAB27抗血清的质量,如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