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868篇 |
免费 | 738篇 |
国内免费 | 36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1篇 |
儿科学 | 117篇 |
妇产科学 | 43篇 |
基础医学 | 858篇 |
口腔科学 | 16篇 |
临床医学 | 2114篇 |
内科学 | 3879篇 |
皮肤病学 | 50篇 |
神经病学 | 272篇 |
特种医学 | 44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327篇 |
综合类 | 4066篇 |
预防医学 | 994篇 |
眼科学 | 450篇 |
药学 | 1471篇 |
19篇 | |
中国医学 | 686篇 |
肿瘤学 | 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9篇 |
2023年 | 378篇 |
2022年 | 446篇 |
2021年 | 595篇 |
2020年 | 537篇 |
2019年 | 353篇 |
2018年 | 185篇 |
2017年 | 266篇 |
2016年 | 328篇 |
2015年 | 446篇 |
2014年 | 639篇 |
2013年 | 645篇 |
2012年 | 814篇 |
2011年 | 932篇 |
2010年 | 870篇 |
2009年 | 824篇 |
2008年 | 887篇 |
2007年 | 799篇 |
2006年 | 755篇 |
2005年 | 833篇 |
2004年 | 701篇 |
2003年 | 562篇 |
2002年 | 434篇 |
2001年 | 431篇 |
2000年 | 307篇 |
1999年 | 239篇 |
1998年 | 207篇 |
1997年 | 245篇 |
1996年 | 228篇 |
1995年 | 217篇 |
1994年 | 181篇 |
1993年 | 93篇 |
1992年 | 98篇 |
1991年 | 107篇 |
1990年 | 69篇 |
1989年 | 61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全麻)控制性呼吸出现心率周期性改变时患者的麻醉深度.方法 选择ASA分级Ⅰ~Ⅱ级32例患者,在出现心率周期性改变的患者中分别增加和减少异丙酚的输注量观察麻醉深度.在增加剂量后的不同时间T1(1 min)、T2(5 min)、T3(再次出现心率周期性改变时)、T4(心率周期性改变消失时)、T5(在T4后5 min),观察:血压、心率的改变、流泪、出汗、意识、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评价全麻控制性呼吸心率周期性改变时的麻醉深度.结果 随着异丙酚的增加心率周期性改变消失,心率减慢,麻醉加深,随着异丙酚的减少,心率周期性改变幅度增加,心率增快,心率周期性改变消失,麻醉变浅或苏醒,心率的周期性改变与BIS值具有很好相关性.结论 心率的周期性改变是心率变异性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全麻控制性呼吸心率周期性改变是中枢神经的抑制不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张力交替增强,致心率出现周期性改变,全麻控制性呼吸心率周期性改变与麻醉深度具有相关性,可以作为全麻深度的临床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2.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早期T波倒置与Q—T离散度的关系。方法观察65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患者,根据其是否在介入治疗后24h内出现T波倒置,将患者分为T波倒置组45例,未倒置组20例,分别观察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Q—T离散度及预后。结果T波倒置组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减低、达酶峰时间提前、QTd及QTcd显著缩短,随访6个月,T波倒置组较未倒置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结论Q—T间期离散度变化和介入治疗后是否早期T波倒置均为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的简易临床指标,与临床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3.
综述自提出胃肠移行性肌电复合波 (MMC)到最近有关MMC发生的中外主要文献 ,以介绍MMC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4.
康焕君辛柳青贾金辰张印博韩少磊邵长亮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21,(10):733-738
目的:探讨角膜穿孔伤术后高阶像差的变化对视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北省眼科医院眼外伤科角膜穿孔伤58例(58只眼)为观察组,对侧健眼为对照组。随访3个月以上,观察两组视力、角膜曲率、散光、高阶像差、彗差、球差及余差等。结果:末次随访时观察组的视力明显低于对照组(
t=8... 相似文献
115.
血清钾浓度低于3.5 mmol/L时,称为低钾血症(hypokalemia).造成低钾血症的主要原因可以是机体总钾量丢失,称为钾缺乏;也可以是钾转移至细胞内或体液量过多而稀释,机体总钾量不缺乏.重度低钾血症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需积极处理.心电图的表现对低钾血症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一般早期表现为ST段下降,T波降低并出现U波,QT时间延长,随着低钾血症的进一步加重,可出现P波增宽、QRS波增宽以及各种心律失常的表现.低钾血症大体可分为急性缺钾性低钾血症(简称急性低钾血症)、慢性缺钾性低钾血症(简称慢性低钾血症)、转移性低钾血症和稀释性低钾血症四类. 相似文献
116.
目的通过对采用易思MP妊高症监测系统进行桡动脉脉搏波预测妊高症阳性孕妇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预测妊高症阳性的改善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作产检的孕妇330例,将体重增加过重、下肢轻度水肿、测量血压接近120/80mmHg的孕妇进行MP妊高症预测阳性的94例为对照组;预测阴性的236例分为观察组.对对照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后复查MP妊高症预测(2~4周一次);对观察组则定期产前检查情况,定期MP复查,发现预测阳性也及时给予健康教育干预,观察其效果.结果对照组:在给以健康教育干预后复查MP明显转为阴性和MP预测各项指标均呈下降趋势的86例,有效率91.49%,(P<0.5);观察组:MP妊高症预测阳性的169例,且都在孕晚期出现了体重异常增加(2周增加体重≥2kg)和下肢水肿,并及时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复查MP预测明显好转的125,有效率73.96%结论使用MP妊高征检测系统可预测妊高征发生的可能,而且尽早地给予健康宣教和生活指导,能够有效地降低MP妊高征预测阳性的各项指标,对妊高症的发病有明显的预防作用.且MP妊高症检测仪监测方法简单,无创,耗时短,费用低. 相似文献
117.
118.
目的:探究TI-RADS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将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分组方式为电脑随机分组,本次研究人数共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超声诊断、观察组采取TI-RADS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并将两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以明确效果.结果:观察组检出率90.00%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