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883篇 |
免费 | 2319篇 |
国内免费 | 156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21篇 |
儿科学 | 210篇 |
妇产科学 | 410篇 |
基础医学 | 1936篇 |
口腔科学 | 224篇 |
临床医学 | 6154篇 |
内科学 | 1938篇 |
皮肤病学 | 172篇 |
神经病学 | 1777篇 |
特种医学 | 70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3篇 |
外科学 | 1432篇 |
综合类 | 7458篇 |
预防医学 | 2368篇 |
眼科学 | 205篇 |
药学 | 3051篇 |
131篇 | |
中国医学 | 2710篇 |
肿瘤学 | 54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729篇 |
2023年 | 1336篇 |
2022年 | 1378篇 |
2021年 | 1856篇 |
2020年 | 1281篇 |
2019年 | 1020篇 |
2018年 | 425篇 |
2017年 | 716篇 |
2016年 | 733篇 |
2015年 | 835篇 |
2014年 | 1284篇 |
2013年 | 1052篇 |
2012年 | 1450篇 |
2011年 | 1584篇 |
2010年 | 1418篇 |
2009年 | 1353篇 |
2008年 | 1785篇 |
2007年 | 1493篇 |
2006年 | 1414篇 |
2005年 | 1519篇 |
2004年 | 1191篇 |
2003年 | 1038篇 |
2002年 | 828篇 |
2001年 | 634篇 |
2000年 | 532篇 |
1999年 | 443篇 |
1998年 | 353篇 |
1997年 | 391篇 |
1996年 | 339篇 |
1995年 | 267篇 |
1994年 | 274篇 |
1993年 | 142篇 |
1992年 | 141篇 |
1991年 | 144篇 |
1990年 | 119篇 |
1989年 | 138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73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2.
993.
994.
目的 评价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出血术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脑出血术后尿失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电刺激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奥昔布宁缓释片治疗.2组均治疗3周.观察患者排尿日志指标和膀胱容量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7.2%(34/39)、65.8%(25/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6,P=0.027).治疗组排尿次数[(10.15±2.21)次/24 h比(18.63±3.42)次/24 h,t=12.956]、尿失禁次数[(2.18±1.04)次/24 h比(6.19±2.16)次/24 h,t=10.421]少于对照组(P<0.01),平均单次尿量[(293.38±16.32)ml比(180.82±15.43)ml,t=31.083]、膀胱初感容量[(276.73±20.95)ml比(186.43±21.14)ml,t=18.825]、膀胱最大容量[(492.81±23.72)ml比(293.81±24.46)ml,t=36.244])高于对照组(P<0.01),残余尿量[(13.25±5.83)ml比(34.63±6.25)ml,t=15.527]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穴位电刺激可有效改善脑出血术后尿失禁患者的尿失禁症状. 相似文献
995.
背景 约85%的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单侧空间忽略(USN),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目前临床对脑卒中后USN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且现有的治疗方法疗效并不明确.目的 探究行为学疗法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USN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脑...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低频电穴位刺激对胃或直结肠切除术患者的术后镇痛作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ASAⅠ~Ⅱ级,行胃或直结肠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低频电经皮穴位刺激(HANS)+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HANS组)和PCIA组(对照组)各30例,均于手术结束前30min缝合腹膜时给予托烷司琼3mg,曲马多1.5mg/kg静脉注射;在麻醉结束后5min,于复苏室(PACU)中开始使用PCIA镇痛。HANS组同时增加低频电穴位刺激30min。2组均于麻醉前5min、实施镇痛后30min检测血浆β-内啡肽(β-EP)的浓度,记录和评定术后的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和疼痛VAS评分,PCIA用量,有效和无效按压次数,镇痛和睡眠满意度,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频率及程度。结果:术后血浆β-EP浓度与术前比较2组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HANS组升高更明显(均P0.05)。术后HANS组0、2、6、14及24h的疼痛VAS评分、PCIA用量、有效及无效按压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和镇痛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术后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及PONV发生频率和程度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频电穴位刺激可促进内源性β-EP的分泌,增强胃肠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997.
即刻早期基因c-fos与学习记忆的关系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即刻早期基因(IEGs),是指细胞经外部刺激后最先表达的一组基因,是联系细胞生化改变与细胞最终对刺激发生特异性反应的中介物.不仅参与细胞的正常生长、分化过程,而且也参与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和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在学习记忆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发现的IEGs有十几种,最有特征、最重要的是c-fos基因族(包括c-fos、fos-B、fos-1、fos-2).大量研究发现,c-fos基因及其蛋白产物与学习记忆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本文主要就c-fos基因与学习记忆的关系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应激电刺激疗法对急性踝关节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对144例运动后急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进行应激电刺激治疗(治疗组)并与同例数同疾病对照组(传统按摩方法)比较。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和踝关节活动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应激电刺激治疗有助于降温、消肿、镇痛和短期即可进入小负荷量运动,是一种较好的运动损伤康复方法。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促进技术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的综合治疗,与单纯促进技术疗效比较。方法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上述方法治疗的功能评定均采用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两种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两组治疗后偏瘫患者的综合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提高,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综合性康复措施优于单纯本体促进技术。 相似文献
1000.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典型的偏头痛根据病史,查体不难诊断;但对于不典型的病例,除了应详细询问病史外,还应做认真的体格检查,特别要注意疼痛的局部情况,有无脑膜刺激症,有无眼、鼻等疾病,症状和体征有无进展倾向等,必要时应做眼底检查,现就临床上几种易与偏头痛混淆的疾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