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0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16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9篇 |
临床医学 | 14篇 |
内科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30篇 |
预防医学 | 20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13篇 |
中国医学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3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前有大量的研究证明白血病可能起源于胚胎期.约有10%单卵双胞胎共患白血病,这源于他们之间共同的胎盘环境,为白血病的胚胎期起源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在急性白血病儿童的出生Guthrie血片上发现,AML1-ETO、TEL-AML1等融合基因阳性,为白血病胚胎期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在单细胞水平系统描绘人早期红系发育的细胞图谱及分子轨迹。方法 通过对人妊娠第36天CS15后期的胚胎卵黄囊组织scRNA-seq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以及拟时序分析;观察标记基因在不同细胞群体中的表达情况;预测红系细胞发生时间和发育路径。结果 在CS15的卵黄囊的不同细胞群体中,红细胞及其祖细胞、前体细胞等的标记基因存在差异性表达,不同细胞的发生时序不同,且卵黄囊内的红细胞存在一定的异质性。CS15的卵黄囊内存在类型丰富的细胞,可能包括血管内皮细胞、造血前体细胞、粒细胞、不同状态的红细胞以及单核细胞等。结论 推测人早期红系发育路径大致为血管内皮细胞分化产生造血前体细胞,进一步分化成为红髓祖细胞,最终产生巨核细胞和红细胞。 相似文献
93.
94.
目前有大量的研究证明白血病可能起源于胚胎期.约有10%单卵双胞胎共患白血病,这源于他们之间共同的胎盘环境,为白血病的胚胎期起源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在急性白血病儿童的出生Guthrie血片上发现,AML1-ETO、TEL-AML1等融合基因阳性,为白血病胚胎期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
血管内皮祖细胞在血管生物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胚胎期血管生成存在两种方式,即血管发生(vasculogenesis)和血管形成(angiogenesis)。血管发生是指中胚层衍生的成血管细胞(angioblast)迁移、聚集、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在原位或远处形成原始毛细血管网的过程。血管形成系在原有血管基础上,成熟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发芽(sprouting)、搭桥(bridging)方式形成新的血管的过程。以往认为,出生后血管生成仅以血管形成的方式进行。然而,自1997年Asahara等首次证明成人外周血中CD34^ 细胞能够在体外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在体内缺血组织中整合形成新生血管以来,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成年体 相似文献
96.
结节性硬化是一种少见的胚胎期发育异常的遗传性疾病,临床上以神经系统症状和皮肤损害为特征,兹将我科近期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病例摘要潘某,男,7岁2个月,因头痛9个月,伴步态不稳3个月于1991年1月4日入院,息者于出生后不久即发现躯干、四肢多个灰白色斑块,1岁半始面部出现淡红色皮疹,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胚胎期胎盘位置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分娩的剖宫产瘢痕妊娠孕妇120例,所有患者在孕早期给予超声检查,记录胚胎期胎盘位置,随访记录所有孕妇的妊娠结局与围产儿预后。结果 在120例孕妇中,超声显示前壁胎盘型80例(前壁组),后壁胎盘型40例(后壁组)。两组孕妇的年龄、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妊娠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孕妇都采用剖宫产分娩,无死亡孕妇发生,前壁组孕妇的早产、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发生率都显著高于后壁组(P<0.05);所有围生儿都存活,前壁组的巨大儿、新生儿窒息、低体质量儿、胎儿窘迫发生率都显著高于后壁组(P<0.05)。结论 疤痕子宫妊娠中前壁胎盘型临床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且围生儿易出现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等现象,对母体健康分娩影响严重。 相似文献
98.
背景:小鼠的下颌下腺是研究唾液腺的发育的良好模型,转化生长因子β是器官发育和疾病中重要的生长因子,但是在下颌下腺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的表达以及作用机制至今并不明确。目的:观察胚胎小鼠下颌下腺发育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和Ⅱ型受体以及p-ERK1/2的表达,揭示转化生长因子β在小鼠涎腺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取C57BL/6J小鼠胚胎期第14.5天的标本,使用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和Ⅱ型受体以及p-ERK1/2抗体,对小鼠的下颌下腺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取新生小鼠标本,大体观察下颌下腺,并且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其形态。结果与结论:①小鼠出生时,下颌下腺位于下颌骨下方;苏木精-伊红染色发现小鼠下颌下腺的腺泡、导管和闰管细胞也已经分化完成。②在胚胎期第14.5天,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和Ⅱ型受体在腺泡上皮和导管上皮内高表达,而腺体上皮细胞外的间充质没有表达。③p-ERK1/2主要也是表达在下颌下腺的上皮细胞中,与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和Ⅱ型受体在下颌下腺中的表达基本一致。说明在小鼠下颌下腺的发育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蛋白可能通过与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ERK信号通路来调节涎腺腺泡和导管的发育。 相似文献
99.
副乳房,由胚胎期乳腺退化不全,某些始基残留所形成。副乳房可见乳头、乳晕,超声易诊断。而仅含乳腺的副乳房较难与皮脂腺、汗腺囊瘤、脂肪瘤、纤维瘤、淋巴结等鉴别。本文总结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42个)仅含乳腺的副乳房超声分析。诊断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0.
传统观点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的产生只发生于胚胎期及出生后的一段时问,成熟的神经元很难或不能分裂,因而数目恒定。各种原因造成神经元的变性坏死,其缺失将是永久性的,不能通过神经元的分裂增殖以替换死亡的神经元,只能由胶质细胞来替换。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的发现和相关研究改变了传统神经修复的观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