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1篇
  免费   448篇
  国内免费   481篇
耳鼻咽喉   246篇
儿科学   113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742篇
口腔科学   63篇
临床医学   1348篇
内科学   348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625篇
特种医学   2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13篇
综合类   2902篇
预防医学   329篇
眼科学   662篇
药学   1129篇
  11篇
中国医学   560篇
肿瘤学   90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308篇
  2014年   487篇
  2013年   506篇
  2012年   593篇
  2011年   643篇
  2010年   603篇
  2009年   523篇
  2008年   524篇
  2007年   506篇
  2006年   522篇
  2005年   502篇
  2004年   404篇
  2003年   364篇
  2002年   276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227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病例 1 男 ,3 6岁 ,因腹痛 2天入院。腹痛呈持续性钝痛 ,伴恶心 ,腹胀 ,纳差 ,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3年前曾有类似发作史。查体 :腹部膨隆 ,可见胃型 ,无肠蠕动波 ,触诊柔软 ,上腹部有压痛 ,无反跳痛 ,肠鸣音弱。腹部X线透视提示肠梗阻 ,气钡双重造影提示结肠先天性发育异常并巨结肠 ,故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 :乙状结肠肠管无明显扩张 ,降结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肠管稍有狭窄 ,降结肠、横结肠极度扩张 ,肠管直径达 15cm ,肠系膜水肿增厚 ,故行左半结肠 (包括狭窄肠段 )切除 ,手术顺利。病理报告为肠管粘膜组织 ,壁间未见神经节细胞 ,符合先…  相似文献   
92.
超前镇痛与背根神经节外周敏感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介绍了超前镇痛新的定义和背根神经节外周敏感化,以及如何针对背根神经节外周敏感化治疗的超前镇痛的方法、研究进展和前景。  相似文献   
93.
骨骼肌组织对鸡胚背根节细胞GAB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长满 《解剖学报》1997,28(4):374-378,I008
采用在体和离体实验及随后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了周围靶组织对鸡背根节(DRG)内GABA细胞发育的影响。在胚胎6d行鸡胚单侧右后肢切除后12d切除侧后肢缺如,其DRG明显小于对照侧,其细胞数量也明显少地对照侧。实验侧的DRG细胞均呈GABA阴性,而对照侧有7.0%的感觉神经细胞为GABA阳性。在L4-S1脊髓边级切断右侧脊神经根后12d,DRG的形态无特殊异常,GA-BA免疫反应细胞的出现率与对照侧  相似文献   
94.
1 临床资料本组男 6例 ,女 10例。年龄 2 6~ 6 9岁 ,平均年龄 5 0 .2岁。既往无锥体外系疾病。患锥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8例 ,偏头痛 7例 ,美尼尔氏病 1例。用药至出现锥体外系反应时间 :8周 1例 ,10~ 12周 3例 ,2 0~ 2 2周 12例。以上病例均做头颅 CT或 MRI检查 ,脑部未发现病灶 ,6例患者病前做过肝肾功能化验 ,结果不同程度异常。服药方法 :5~ 10 mg,每晚一次 ,口服。主要表现为 :1斜颈 2例 ,其中 1例伴有体重增加 ;2静坐不能 5例 ,其中3例伴有表情淡漠 ,面具脸 ,1例伴皮肤过敏 ;3静止性震颤 ,偏侧肢体肌张力增高 7例 ;4面部肌肉活动…  相似文献   
95.
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为临床上较罕见的良性肿瘤。我们自 1 989年 6月~ 2 0 0 0年 1 0月共收治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患者 3例 ,均经病理检查证实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3例 ,男 2例 ,女 1例 ,年龄分别为 1 8、2 6和 3 0岁。病程 3 1d~ 3年。肿瘤位于右侧肾上腺2例 ,左侧 1例。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适 1例 ,右腰酸痛伴乏力 1例 ,无症状 1例 ,均无高血压、头痛、出汗病史。体检腹部未扪及肿块。 2 4h尿VMA、1 7 酮类固醇、血醛固酮、血皮质醇均正常 ,1例尿1 7 羟类固醇偏高。B超检查提示为均一低回声实质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GC)过量/耗竭后,对大鼠痛域、脊神经节和脊髓后角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6只大鼠分为地塞米松(DEX)组和糖皮质激素(GC)耗竭组,分别腹腔注射应急量DEX和预先切除双肾上腺后经胃管给予Ru 486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测定大鼠痛阈,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两组脊神经节及脊髓后角CGRP的反应强度。结果DEX组,痛阈升高,L4、L5脊神经节CGR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为17.30±0.52,细胞体染色平均光密度值(OD)为0.1576±0.0062,脊髓后角Ⅰ、Ⅱ层OGR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OD值为0.1301±0.0011;GC耗竭组,痛阈降低,L4、L5脊神经节CGR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为32.83±0.49,细胞体染色OD值为0.3122±0.0045,脊髓后角Ⅰ、Ⅱ层CGR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OD值为0.2658±0.0080。结论糖皮质激素过量时,大鼠痛阈升高,脊神经节和脊髓后角CGRP免疫反应减弱;而糖皮质激素耗竭后,大鼠痛阈降低,脊神经节和脊髓后角CGRP免疫反应增强,提示糖皮质激素有抑制痛觉信息一级传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本研究采用射频热凝毁损腰交感神经节,探讨背根神经节(DRG)Nav1.8磷酸化在大鼠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诱导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取造模成功的大鼠2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组)及交感神经节射频热凝组(R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同月龄大鼠为正常对照组(C组)。R组大鼠在X光机介导下行右侧L3,4椎旁腰交感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分别于射频热凝前、射频热凝后1、2周时,采用von Frey纤维丝测定大鼠右侧后爪对机械性刺激缩足反应的阈值(PWT);射频热凝后2周,采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测定DRG细胞Nav1.8蛋白和苏氨酸磷酸化Nav1.8蛋白表达,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腓肠神经超微病理结构。结果 与C组比较,射频热凝前D组和R组PWT降低(P<0.01)。射频热凝后1~2周,R组较D组PWT升高,但仍较C组降低(P<0.05)。C组髓鞘排列均匀,轴突内可见形态正常的线粒体;D组脱髓鞘明显,髓鞘板层排列紊乱、断裂、肿胀;R组脱髓鞘程度明显减轻,髓鞘板层局部排列紊乱、空泡形成。与C组比较,D组和R组Nav1.8蛋白表达降低(P<0.05),而苏氨酸磷酸化Nav1.8蛋白表达增高(P<0.01);R组苏氨酸磷酸化Nav1.8蛋白表达低于D组(P<0.05)。结论 DRG细胞Nav1.8的磷酸化可能是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痛觉过敏形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8.
目的评价背根神经节(DRG)P2Y2受体mRNA的表达在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大鼠24只,体重150~200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S组)和慢性神经痛组(N组),每组12只。N组结扎左侧坐骨神经建立大鼠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S组只暴露,不结扎左侧坐骨神经。2组分别于CCI前1d、CCI后1、4、7、10、14 d进行行为学观察,测定大鼠双后肢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并分别于CCI后7、14 d各取6只大鼠断颈处死,取双侧L(4-6)背根神经节,RT-PCR法测定P2Y2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两组CCI后4 d热痛阈、机械痛阈明显降低(P〈0.05),持续至CCI后14 d;N组左侧DRG P2Y2受体mRNA表达较右侧明显下调,CCI后14 d较CCI后7 d下调(P〈0.05);与S组右侧比较,N组DRG P2Y2受体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根神经节P2Y2受体mRNA的表达下调参与了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  相似文献   
99.
Objective:To study whether adenovirus-mediated human β-nerve growth factor (Ad-hNGFβ) gene has any protective effect on blast hearing impairment. Methods:Deafness was induced by blast exposure (172.0 dB) in 30 healthy guinea pigs. On day 7 of blast exposure, Ad-hNGFβ was infused into the perilymphatic space of 20 animals as the study group (hNGFβ group), and artificial perilymph fluid (APF) was infused into the perilymphatic space of the other 10 animals as the control group. At weeks 1, 4 and 8 after blast exposure, the animals were sacrificed and the cochleae were removed for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HE stainings. Results: Expression of Ad-hNGFβ protein was detected in each turn of the cochlea at the 1st week, with almost equal intensity in all turns. At the 4th week, the reactive intensity of the expression of Ad-hNGFβ protein decreased. At the 8th week, no expression was detectable. The results of HE staining showed that the amount of spiral ganglions in hNGFβ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t week 4 (P〈0.01). Conclusion: Ad-hNGFβ can be expressed at a high level and for a relatively long period in the blast impaired cochlea, suggesting that Ad-hNGFβ has a protective effect on cochlear spiral ganglion cells after blast exposure and the efficient gene transfer into cochlea had been achieved without toxicity.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评价神经节苷酯(GM1)在重症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方被:对重症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GM1组和对照(NC)组进行疗效观察并比较。结果:GM1组NIHSS评分优于NC组,GM1组BI指数明显高于NC组。结论:GM1可明显改善病人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