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56篇
  免费   455篇
  国内免费   482篇
耳鼻咽喉   250篇
儿科学   113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744篇
口腔科学   63篇
临床医学   1355篇
内科学   355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625篇
特种医学   2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19篇
综合类   2930篇
预防医学   330篇
眼科学   661篇
药学   1137篇
  13篇
中国医学   569篇
肿瘤学   90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308篇
  2014年   487篇
  2013年   506篇
  2012年   593篇
  2011年   643篇
  2010年   603篇
  2009年   523篇
  2008年   523篇
  2007年   497篇
  2006年   522篇
  2005年   502篇
  2004年   404篇
  2003年   364篇
  2002年   276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227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神经节苷脂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M1)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入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ICU病房的早产儿于生后1周内常规行床旁头颅B超检查,将确诊为脑白质损伤(WMD)的89例患儿分为GM1治疗组及对照组。在积极治疗早产儿各项并发症的基础上,治疗组另给予GM1治疗,动态观察头颅B超的变化情况并进行随访。 结果在收治的356例早产儿中,确诊WMD的患儿89例,发生率为25%。第一疗程GM 1治疗后,经头颅B超的动态观察,治疗组的56例均较对照组好转,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中有33例患儿追踪至生后6个月,头颅超声显示16例出现了脑室扩大,占48%;2例出现了明显的智力及运动发育落后,约占6%;5例表现为限局性的肌张力、运动异常及轻微的认知障碍,占15%。对照组中有10例患儿追踪至生后6个月,8例出现脑室扩大,占80%;3例出现了明显的智力及运动发育落后,占30%;2例出现了轻微的认知及行为障碍,占20%。 结论GM 1可减少脑白质软化及持续性病变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2.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静脉滴注与脑活素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比较。方法:将HIE55例分为GM1治疗组(n=29)和对照组(脑活素治疗组,n=26)。新生儿期采用NBNA评分,随访期每3个月采用Gesell量表法对其进行发育评价直至生后15个月,对出现神经系统异常者给予相应的康复训练。结果:两组在新生儿期NBNA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esell在总均值、精细运动和语言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GM1治疗新生儿HIE对改善HIE所致的远期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3.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偏头痛治疗效果依据。方法:28例病者采用局麻药、地塞米松、维生素B12星状神经节阻滞法,注射前后测定脑光电血流图。结果:注射后脑供血情况有明显改善(占75%),治疗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注射侧更为显著。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治疗偏头痛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方法,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脑血液循环有关,尤其是对颈动脉系供血改善显著。  相似文献   
194.
脊髓背根神经节的钠通道与神经性疼痛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钠通道有α和β两种亚单位,它们的基因表达与电生理的改变可引起神经元兴奋性增高,产生异常高频放电,在神经性疼痛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5.
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难治性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马力  宋文阁 《重庆医学》2006,35(7):587-588
目的探讨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难治性三叉神经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三叉神经第Ⅱ支合并第Ⅰ、Ⅲ支或Ⅰ、Ⅱ、Ⅲ支并存疼痛者应用改良的前入路卵圆孔穿刺法行射频热凝毁损术。应用C型臂定位下行卵圆孔穿刺。射频温度控制在75-90℃。结果优良46例,良好1例,总有效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随访42例3~18个月,无复发患者。结论在C型臂引导下射频热凝半月神经节毁损术治疗难治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可靠、定位准确,时患者更安全。  相似文献   
196.
吴昌龙  刘怀清 《重庆医学》2006,35(23):2155-2156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治疗不定陈诉综合征(unidcntofied complaints syndrome.UCS)取得满意疗效的机制和方法以及与内科综合治疗不定陈诉综合征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不定陈诉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1)采用SGB者40例(治疗组),所用药物为1%利多卡因8~10m1、维生素B120.5mg,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采用内科综合治疗者40例(对照组),根据病情需要给予精神心理治疗及选用神经/精神安定药等药物治疗,5d 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显效率分别为95.5%及47.5%,P<0.05;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2d及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GB比内科综合疗法治疗的治愈显效率高、平均住院时间短。SGB是治疗不定陈诉综合征常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7.
目的 GM1神经节苷脂沉积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本文拟通过对1例GM1神经节苷脂沉积病患儿临床经过、酶学分析、影像学资料的回顾,结合文献对本症进行研究. 对象与方法先证者,女,新生儿期起病,9个月时经外周血白细胞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确诊为GM1神经节苷脂沉积病.结果患儿为第1胎,新生儿期常呕吐,反应差.3个月时发现智力运动落后,喂养困难,易惊.体格检查显示头围增大,营养不良貌,肌张力低下,中度肝肿大.眼底检查未见樱桃红斑.一般化验显示轻度贫血,血清ALT、AST、ALP、氨增高.尿液黏多糖过筛试验提示富含半乳糖的低聚糖和硫酸角质排泄增加.X光检查显示双手指骨骨质疏松,呈子弹头样改变,脊柱后突畸形,胸椎椎体前缘尖突样改变.磁共振成像显示脑白质发育不良.患儿外周血白细胞β-半乳糖苷酶活性为1.4 nmol/ (mg·h)蛋白(正常对照为88~204 nmol/(mg*h)蛋白),其父母均为45.6 nmol/(mg*h)蛋白.患儿病情进行性加重,1岁5个月时死于肺炎、呼吸衰竭.结论本文报道了1例婴儿型GM1神经节苷脂沉积病,以智力运动落后为主,伴肝损害及骨骼异常.  相似文献   
198.
目的:评价国产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GM1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分别给予试验组(n=67)和对照组(n=70)病人国产和进口GM1注射液100 mg,iv,qd,连续使用14 d。结果:国产及进口GM1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的差值及变化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生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查结果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没有临床意义。结论:国产GM1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9.
目的观察华蟾素对骨癌痛(CIBP)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A)的影响,探讨华蟾素可能的镇痛机制。方法 急性分离SD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华蟾素对骨癌痛大鼠DRG细胞IA的影响。结果骨癌痛 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IA电流密度减小,激活曲线向右移动,失活曲线向左移动;华蟾素能调节骨癌痛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IA电 流密度,并且逆转骨癌痛IA电流激活和失活曲线的改变。结论在大鼠胫骨内注入肿瘤细胞后,DRG神经元IA电流减小;华蟾素 可能通过调节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IA电流激活和失活特性,该作用可能与它的镇痛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200.
目的研究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亚基KCNA2在碘乙酸钠诱导的骨关节炎(OA)疼痛模型大鼠 中的表达及机制。方法15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组(S组)和骨关节炎组(OA组),通过 膝关节腔内注射碘乙酸钠建立骨关节炎模型。分别于注射前、注射后1、2、4、6周测定大鼠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WMT)。注射后 4周,HE及番红固绿染色观察膝关节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DRG神经元活化转录因子-3(ATF-3)、诱生型一氧化氮合 酶(iNOS)的表达情况。RT-qPCR检测1、2、4、6周DRG神经元Kcna2 mRNA表达,4周时Western blot分析KCNA2的表达情况、 MSPCR检测Kcna2甲基化程度。结果与注射前相比,OA组2、4、6周PWMT显著降低(P<0.05或P<0.001);与C组相比,OA 组2、4、6周PWMT显著降低(P<0.05或P<0.001)。OA组大鼠膝关节软骨表面断裂、缺损,骨质增生,潮线模糊不清;C、S组未发 现明显异常。4周时OA组ATF-3与iNOS表达显著增高(P<0.01),2、4、6周Kcna2 mRNA及4周KCNA2表达显著降低(P<0.05 或P<0.01)、Kcna2 甲基化程度显著增高(P<0.01)。结论骨关节炎疼痛大鼠DRG神经元KCNA2 的表达降低,其机制可能与 Kcna2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