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87篇 |
免费 | 444篇 |
国内免费 | 48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51篇 |
儿科学 | 114篇 |
妇产科学 | 18篇 |
基础医学 | 750篇 |
口腔科学 | 62篇 |
临床医学 | 1368篇 |
内科学 | 368篇 |
皮肤病学 | 26篇 |
神经病学 | 625篇 |
特种医学 | 29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627篇 |
综合类 | 2958篇 |
预防医学 | 337篇 |
眼科学 | 664篇 |
药学 | 1159篇 |
21篇 | |
中国医学 | 583篇 |
肿瘤学 | 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0篇 |
2023年 | 188篇 |
2022年 | 243篇 |
2021年 | 316篇 |
2020年 | 197篇 |
2019年 | 255篇 |
2018年 | 143篇 |
2017年 | 256篇 |
2016年 | 272篇 |
2015年 | 308篇 |
2014年 | 487篇 |
2013年 | 506篇 |
2012年 | 593篇 |
2011年 | 643篇 |
2010年 | 604篇 |
2009年 | 524篇 |
2008年 | 522篇 |
2007年 | 497篇 |
2006年 | 522篇 |
2005年 | 501篇 |
2004年 | 406篇 |
2003年 | 364篇 |
2002年 | 276篇 |
2001年 | 241篇 |
2000年 | 227篇 |
1999年 | 175篇 |
1998年 | 159篇 |
1997年 | 156篇 |
1996年 | 124篇 |
1995年 | 117篇 |
1994年 | 123篇 |
1993年 | 58篇 |
1992年 | 59篇 |
1991年 | 56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背根神经节Nav1.8磷酸化在大鼠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本研究采用射频热凝毁损腰交感神经节,探讨背根神经节(DRG)Nav1.8磷酸化在大鼠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诱导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取造模成功的大鼠2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组)及交感神经节射频热凝组(R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同月龄大鼠为正常对照组(C组)。R组大鼠在X光机介导下行右侧L3,4椎旁腰交感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分别于射频热凝前、射频热凝后1、2周时,采用von Frey纤维丝测定大鼠右侧后爪对机械性刺激缩足反应的阈值(PWT);射频热凝后2周,采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测定DRG细胞Nav1.8蛋白和苏氨酸磷酸化Nav1.8蛋白表达,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腓肠神经超微病理结构。结果 与C组比较,射频热凝前D组和R组PWT降低(P<0.01)。射频热凝后1~2周,R组较D组PWT升高,但仍较C组降低(P<0.05)。C组髓鞘排列均匀,轴突内可见形态正常的线粒体;D组脱髓鞘明显,髓鞘板层排列紊乱、断裂、肿胀;R组脱髓鞘程度明显减轻,髓鞘板层局部排列紊乱、空泡形成。与C组比较,D组和R组Nav1.8蛋白表达降低(P<0.05),而苏氨酸磷酸化Nav1.8蛋白表达增高(P<0.01);R组苏氨酸磷酸化Nav1.8蛋白表达低于D组(P<0.05)。结论 DRG细胞Nav1.8的磷酸化可能是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痛觉过敏形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2.
目的评价背根神经节(DRG)P2Y2受体mRNA的表达在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大鼠24只,体重150~200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S组)和慢性神经痛组(N组),每组12只。N组结扎左侧坐骨神经建立大鼠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S组只暴露,不结扎左侧坐骨神经。2组分别于CCI前1d、CCI后1、4、7、10、14 d进行行为学观察,测定大鼠双后肢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并分别于CCI后7、14 d各取6只大鼠断颈处死,取双侧L(4-6)背根神经节,RT-PCR法测定P2Y2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两组CCI后4 d热痛阈、机械痛阈明显降低(P〈0.05),持续至CCI后14 d;N组左侧DRG P2Y2受体mRNA表达较右侧明显下调,CCI后14 d较CCI后7 d下调(P〈0.05);与S组右侧比较,N组DRG P2Y2受体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根神经节P2Y2受体mRNA的表达下调参与了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3.
端侧神经吻合后GAP-43和Tau蛋白在背根神经节和受神经内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神经端侧吻合后 ,供神经干能够经侧枝发芽再生轴突[1] 。吻合初期 ,供、受神经的第 2颈椎 (C2 )背根节内生长相关蛋白 43(GAP 43)含量发生改变 ,反映了GAP 43在供、受神经有不同的表达变化规律[2 ] 。而轴突再生与细胞骨架系统的形成密不可分 ,生长锥的延伸必须有微管形成 ,才能算作成功的神经再生。Tau蛋白是一种重要的微管相关蛋白 ,影响着微管的形成 ,而GAP 43是富含在生长锥中的神经生长相关蛋白。我们利用Tau和GAP 43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Tau在神经节和神经纤维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GAP 43表达的关… 相似文献
144.
阴茎勃起神经再生模型和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明神经性勃起功能障碍(NED)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以期对该类疾病进行神经调控干预,是男科学研究的当务之急。本文回顾了急性神经损伤、前列腺癌、糖尿病和帕金森病所致的NED的研究进展。通过利用大鼠阴茎勃起神经的盆腔大神经节(MPG),在体外构建一个三维培养体系来研究各种生长因子和细胞信号通路对神经再生的影响。体外结果表明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可显著促进NED的恢复,并在体内证实了该效应。因此,通过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来达到神经调控干预措施预防治疗神经性勃起功能障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探讨背根神经节(DRG)内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免疫阳性神经元与阴茎包皮系带感觉信息传递之问的关系。方法:通过荧光金(FG)逆行标记对大鼠阴茎包皮系带内神经末梢的来源作追踪定位,并结合SP、CGRP免疫荧光标记法,研究大鼠DRG内FG标记阳性神经元中SP、CGRP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结果:FG逆行标记结果发现,大鼠阴茎包皮系带内的神经末梢起源于第6腰髓对应的背根神经节(L6-DRG)和第1骶髓对应的背根神经节(S1-DRG)的神经元。对这些神经元分别作SP、CGRP免疫荧光标记后发现,标记细胞大小不等,分别呈深红色和深绿色,沿神经束成行排列或散在分布。FG/SP、FG/CGRP双标记阳性细胞均为中小型,其数量分别占FG逆行标记阳性细胞总数的1/3和1/2,FG/SP/CGRP三标记阳性细胞占FG逆行标记阳性细胞总数的1/5。结论:大鼠L6-DRG和S1-DRG内的SP、CGRP免疫阳性神经元可能参与阴茎包皮系带感觉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146.
腰神经根病致背根神经节受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神经根受压后对背根神经节的影响。 方法 SD大鼠 50只。参照 Kawakami方法 ,显露左侧 L4~ 6神经根及背根神经节 ,用 4/0肠线于背根神经节头侧端结扎神经根两道打两个结 ,线与神经根相距 3 mm;自身右侧神经根为对照。术后 1、2、4、8和 1 2周 ,分别取 L4~ 6脊髓节段标本 ,依 Gomori法检测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 (FRAP)活性 ,并用图像分析。 结果 实验侧术后 4周 ,脊髓后角 FRAP含量开始降低 ,在所观察的 1 2周内 FRAP随时间延长 ,其含量降低 ,与对照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 结论 腰神经根慢性受压对背根神经节有损害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探讨NF-κB参与TRPM8受体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痛觉调制中的作用。方法鞘内置管成功的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4~6周龄,体重180~2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和NF-κB阻滞剂PDTC组(PDTC组),每组12只。鞘内置管成功后第3天,NP组和PDTC组采用坐骨神经缩窄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S组只游离坐骨神经不做损伤处理。三组大鼠术后1d开始连续鞘内注射,连续14d(2次/天),PDTC组鞘内注射PDTC 20μg/10μl(20μg PDTC溶于10μl生理盐水),注射完成后10μl生理盐水冲管,S组和NP组分别鞘内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三组大鼠分别于术前1d、术后1、3、7、10和14d鞘内给药后30min测定冷痛阈、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分别在术后7、14d处死大鼠,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背根神经节(DRG)中TRPM8受体和NF-κB p65蛋白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术后1~14dNP组冷痛阈明显降低、热痛阈明显缩短、机械痛阈明显降低(P0.05);与NP组比较,术后3~14dPDTC组冷痛阈明显增多、热痛阈明显延长、机械痛阈明显升高(P0.05)。与S组比较,术后7、14dNP组TRPM8受体和NF-κB p65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NP组比较,术后7、14dPDTC组TRPM8受体和NF-κB p65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大鼠DRG中TRPM8和NF-κB p65表达上调参与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生发展,抑制NF-κB活化可以减少TRPM8受体的表达上调并且改善大鼠痛觉过敏的症状。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向雪旺细胞(SCs)分化的可行性,以及分化成类SCs的表型、分子及功能特征.方法 原代培养F344乳鼠B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特异标记CD29、CD44、CD45的表达;诱导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评价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forskolin等诱导BMSCs向SCs分化,光镜观察诱导后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鉴定SCs特异性标记物S100和p75的表达;RT-PCR分析诱导前、后SCs相关基因的表达;培养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分别与诱导前后的BMSCs共培养,评价其促轴突生长的功能特性.结果 分离培养的鼠BMSCs CD29、CD44表达呈阳性,CD45表达呈阴性:干细胞诱导的成骨细胞茜素红染色阳性,脂肪细胞油红O染色阳性;BMSCs经过胶质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光镜下发现诱导的细胞形态与SCs相似;免疫荧光染色S100和p75阳性;RT-PCR结果S100、CD104均表达增强;与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共培养,诱导后的BMSCs促进轴突生长的距离为(285.3±36.7)μm,与未诱导组BMSCs的[(113.5±11.5)μ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66,P=0.001).结论 BMSCs可诱导分化成SCs,其表型、分子及功能特征与SCs相似,诱导分化的BMSCs是一种理想的神经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49.
目的 探讨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RG) 孔钾离子通道TRESK 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2、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2组(n=16):假手术组(S组)和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采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法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S组仅暴露神经,不结扎.于术前1 d和术后1、3、5、7、14 d取8只大鼠,测定左后肢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于术前1 d和术后14 d痛阈测定结束后取L4,5术侧DRG,采用RT-PCR法测定TRESK mRNA的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NP组MWT明显降低,DRG TRESK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或0.01),T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病理性痛大鼠DRG TRESK mRNA表达下调,该变化可能与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Foxo3a and p27kip1 in lumbar dorsal root ganglia (DRG) after injury of sciatic nerve in rats. Methods Adult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The ra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ubjected to sciatic nerve clamp.Expres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Foxo3a and p27kip1 and cellular proliferation and axon regeneration in DRG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Foxo3a protein levels begined to reduce at 1 day (7.0 ± 3.5), reached valley at 2 day (6.0 ± 3.8) after injury, and following Foxo3a downregulation, p27kip1 protein levels begined to decrease at 2 day (29.0 ± 3.5), reached valley at 7 day (21.0± 3.0) after injury. Down-regulation of Foxo3a and p27kip1 was expressed predominantly in neurons and glial cells by double immunolabelling. Foxo3a and p27kip1 were expressed in neurons [(37.8 ± 5.7)%, (43.3 ±4.3)%] and glial [(22.4 ± 3.9)%, (13.8 ± 3.2)%] cells in sections of DRG at 2 day after injury less than neurons [(73.6 ± 2.5)%, (84.1 ± 3.7)%] and glial [(61.3 ± 4.4)%, (68.7 ± 5.6)%] cells in sections of normal DRG.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and GAP-43 were up-regulation from 2 day, and PCNA reached peak at 7 day after injury.The glial cells were the main type of cellular proliferation.Conclusion Down-regulation of Foxo3a and p27kip1 in lumbar DRG is correlated with the proliferation of glial cells and axonal regeneration after sciatic nerve injur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