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87篇
  免费   315篇
  国内免费   99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427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923篇
内科学   749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194篇
特种医学   4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3603篇
综合类   3398篇
预防医学   471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494篇
  6篇
中国医学   244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355篇
  2013年   424篇
  2012年   611篇
  2011年   896篇
  2010年   768篇
  2009年   933篇
  2008年   895篇
  2007年   891篇
  2006年   883篇
  2005年   853篇
  2004年   799篇
  2003年   758篇
  2002年   637篇
  2001年   534篇
  2000年   418篇
  1999年   308篇
  1998年   311篇
  1997年   301篇
  1996年   223篇
  1995年   239篇
  1994年   196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肾移植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CD15S抗原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了肾移植前后不同情况下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15S抗原的表达 ,并结合临床对各组间的异同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 12 1例。男 96例 ,女 2 5例。年龄 19~ 70岁 ,平均 32 .8岁。分为 6组。 5组随机选自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及肾移植术后 2个月内的患者。尿毒症群体反应性抗体 (PRA)阴性组 (B组 ) 11例 ,PRA <10 %。PRA阳性组 (C组 ) 10例 ,PRA 10 %~ 70 %。术后稳定组 (D组 ) 4 8例 ,为肾移植后尿量正常 ,血清肌酐水平稳定在正常范围1周以上的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组 (E组 ) 30例 ,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52.
肾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器官共享联合网(UNOS)的统计,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因素按程度排序依次为:PRA、HLA-B及DR的错配、移植次数、移植前输血、供者年龄和种族差异。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检测是近几年应用于临床肾移植的组织配型的方法,可指导供体的选择、预测预后和指导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对提高肾移植的成功率和存活率方面有着明显的优点,因而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与关注。我中心自2003年开始采用PRA方法为肾移植患者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尿毒症患者血清标本112例,其中男76例,女36例,年龄15~6…  相似文献   
53.
目的为解决供肾紧张问题,探讨双"边缘肾"移植的手术方法.方法自2001年3月~ 2002年10月对8例供体有特殊情况的病人进行了双"边缘肾"移植.手术将两个肾脏移植在患者的一侧髂窝内,改进了原有的双肾移植手术方法.结果 8例随访病人的16只肾脏中仅有1个肾脏因为肾动脉栓塞,于术后第3 d失败,其余15个肾脏均成活,手术成功率93.8%.结论改良的单侧双肾移植手术简单易行,损伤小,符合中国人的解剖特点,有利于双肾移植手术的开展以及"边缘肾"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54.
2001年4月~2003年5月,我院开展同种异体肾移植术5例,其中2例术中发生急性左心衰伴肺水肿。现报告如下:病例1 男,56岁,血液透析1年,体重51kg,心电图、胸片正常。术前1d血液透析后体重为495kg。持续硬膜外麻醉,术前血压170/100mmHg,手术顺利,开放移植肾血管后血压降至126/90mmH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不同表现模式对肾移植受者长期存活的影响。方法 对 62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者及 1 96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全阴性者肾移植术后的肝功能、人肾均存活的存活率等指标进行随访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早期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组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组比较 ,肝功能异常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术后中远期 ,HBsAg、HBeAg及抗 HBc阳性者的肝功能受损率明显高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组及HBsAg、抗 HBe、抗 HBc阳性者 (P <0 .0 5) ,其人肾均存活的存活率也最低 (P <0 .0 5)。结论 对HBsAg、抗 HBe及抗 HBc阳性者进行肾移植应慎重 ,而HBsAg、HBeAg及抗 HBc阳性者则不适宜接受肾移植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观察环孢素A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 :对 60名肾移植术后患者 ,测定其环孢素、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 ,按不同的环孢菌素A浓度将患者进行分组 ,并将术前与术后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肾移植前后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改变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服用环孢素A可能是导致肾移植术后高脂血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7.
浩天 《看医生》2004,(10):26-27
所谓慢性肾衰,其全称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一种临床综合症。在各种肾脏疾病的晚期,肾功能减退,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毒素不能顺利经尿液排出,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目前来说,大部分治疗慢性肾衰的措施,只能延缓慢性肾衰的进程,晚期只能靠透析和肾移植。因此,慢性肾衰目前还是一种难以治疗的疾病。既然如此,预防慢性肾衰的发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8.
高敏受者肾移植术前行血浆置换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敏受者肾移植术前行血浆置换 (PE)的效果。方法 :12例高敏受者在肾移植术前进行PE治疗 ,37例高敏受者未行PE治疗 ,观察两组肾移植病人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PE组置换前PRA值71.0 %± 19.1% ,置换后 34.3%± 17.9%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术后发生超排 2例 ,急性排斥 2例 ;未行PE组发生超排 2例 ,急性排斥 8例 ,两组间超排和急性排斥的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E对预防超排和降低急性排斥的发生率均无明显作用。PE治疗的主要适应症为PRA大于 80 %的受者 ,能快速降低PRA值 ,有助于HLA抗体特异性分析和HLA配型。  相似文献   
59.
目的 了解随机HLA配型的供-受配合率的多寡,为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提供一些基础性资料。方法 对336例肾移植供-受随机的HLA-A、B和DR抗原配型进行分析。结果 HLA6个抗原完全错配率为24.40%(82/336),5个抗原错配率为33.33%(112/336),4个抗原错配率为27.68%(93/336),3个抗原错配率为11.91%(40/336),2个抗原错配率为2.68%(9/336),1个抗原错配率和0个抗原错配率为0。随机HLA-A、B和DR1个抗原配合的在HLA-A抗原为49.7%(167/336),B抗原为27.7%(93/336),DR抗原为31.8%(107/336)。2个抗原配合的在A抗原为4.76%(16/336),B抗原为2.08%(7/336),DR抗原为3.27%(11/336)。结论 完全配合的HLA抗原和5个HLA抗原配合的几率极低。在随机肾移植供-受中,HLA抗原A、B和DR抗原位点的2个等位基因完全配合的几率很低。  相似文献   
60.
目的 研究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在肾移植中的意义。方法 对178例肾移植患进行了术前、术后PRA检测。结果 肾移植术前PRA阳性患有23例,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为20例。术后PRA阳性受58例,发生排斥反应的有34例。移植前后PRA阴性患有108例,有8例发生排斥。在肾移植患中所产生的抗HLA抗体的频率和与HLA抗原的分布不同。结论 PRA检测对预测移植肾排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