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128篇 |
免费 | 3630篇 |
国内免费 | 287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10篇 |
儿科学 | 1317篇 |
妇产科学 | 201篇 |
基础医学 | 2614篇 |
口腔科学 | 53篇 |
临床医学 | 13907篇 |
内科学 | 6936篇 |
皮肤病学 | 113篇 |
神经病学 | 226篇 |
特种医学 | 318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28篇 |
外科学 | 12117篇 |
综合类 | 28108篇 |
预防医学 | 5746篇 |
眼科学 | 102篇 |
药学 | 10857篇 |
246篇 | |
中国医学 | 14755篇 |
肿瘤学 | 17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13篇 |
2023年 | 2166篇 |
2022年 | 2629篇 |
2021年 | 3441篇 |
2020年 | 2431篇 |
2019年 | 2430篇 |
2018年 | 1136篇 |
2017年 | 1985篇 |
2016年 | 2282篇 |
2015年 | 2671篇 |
2014年 | 4721篇 |
2013年 | 4696篇 |
2012年 | 5834篇 |
2011年 | 6197篇 |
2010年 | 5686篇 |
2009年 | 5398篇 |
2008年 | 5790篇 |
2007年 | 5059篇 |
2006年 | 4541篇 |
2005年 | 4657篇 |
2004年 | 4108篇 |
2003年 | 3751篇 |
2002年 | 3128篇 |
2001年 | 2830篇 |
2000年 | 2306篇 |
1999年 | 2041篇 |
1998年 | 1790篇 |
1997年 | 1588篇 |
1996年 | 1501篇 |
1995年 | 1220篇 |
1994年 | 941篇 |
1993年 | 781篇 |
1992年 | 546篇 |
1991年 | 515篇 |
1990年 | 426篇 |
1989年 | 381篇 |
1988年 | 141篇 |
1987年 | 98篇 |
1986年 | 62篇 |
1985年 | 53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本文报告一种新的改良式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即脾静脉与左肾静脉侧侧吻合、脾静脉远端结扎,再将胃冠状静脉结扎。作者经治7例,初步观察疗效较好,术后无死亡,无复发出血,无肝性脑病发生。本文对这种手术的步骤和优点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72.
73.
从1991年开始,口服的碳吸附剂AST-120在日本被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但是在其他国家却不常用。在CKD的动物模型中,AST-120可清除尿毒症毒素,减轻氧化应激;在组织学水平观察到它可明显延缓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近端肾小管肥大的进展。在部分肾切除的大鼠模型中,AST-120显示出对其肾脏的保护作用超过了低蛋白饮食和降压药物。在CKD的患者中,AST-120也显示可延缓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血肌酐浓度倒数下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进一步明确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患者食管上皮细胞结构的改变,建立非糜烂性反流病高清晰内窥镜下的诊断标准及诊断指标.方法 于消化科门诊顺次收集具有胃食管反流症状超过3个月、2周内未服过抑酸药、同意行24 h食管pH监测的患者及正常志愿者.采用富士能EG485ZH高清晰内窥镜进行观察,同时录像及照相.于齿状线上方鳞状上皮部分、齿状线下方柱状上皮部分、胃窦、胃体各取一块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根据临床症状及内窥镜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EE组及无糜烂组.24 h胃食管pH监测阴性及pH监测阳性内窥镜下无典型改变者给予PPI试验(洛赛克20 mg,2次/d,口服7 d).随机分别选取正常对照组、NERD组及糜烂性食管炎(EE)组患者20、22、20例于齿状线上方鳞状上皮取一块组织行电子显微镜观察.对研究对象采用耐信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记录其体重指数及病程,观察其与酸暴露程度的关系.结果 非糜烂性反流病占胃食管反流病的大部分.非糜烂性反流病高清晰内窥镜下主要表现为齿状线形态及贲门黏膜粗糙程度的改变.结论 非糜烂性反流病根据其内窥镜下的表现可以分为非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和症状性胃食管反流病,病理组织学检查不能做为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金标准,但对诊断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5.
76.
多年以来 ,临床上发现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患者常出现血糖升高 ,并有患者因出现非酮性高渗性昏迷[1 ,2 ] 。因此 ,HFRS患者糖代谢紊乱应予以重视 ,为了对 HFRS患者糖代谢紊乱进一步探索 ,本人对 HFRS患者空腹血糖 (FBG)及糖化血红蛋白 (GHb)水平进行了动态观察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HFRS4 3例 ,分别于极期、恢复期、痊愈后 3个月进行了检测 ,其中男 38例 ,女 6例 ,年龄 12~ 6 3岁 ,平均 35 .5岁 ,全部病例按卫生部 1987年 EHF防治方案进行分型 ,且 EL ISA检测 EHF特异性抗体阳性。对照组 2 0例为健康体… 相似文献
78.
蔡景修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05,4(6):381-382
临床上无论远端脾肾分流(DSRS),还是远端脾腔分流(DSCS),其技术难度都较大,主要是游离脾静脉和结扎、切断汇入脾静脉的数支胰腺静脉难度大,因此影响此类手术的开展[1]。1 DSRS和DSCS手术的临床意义DSRS和DSCS手术,其目的是选择性维持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区域的高压、维持门脉向肝血流灌注;选择性降低胃脾区域的压力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为此,必须有效地施行完全性的“脾胰断流”,将胰腺汇入脾静脉的数支小静脉一一分离结扎、切断。“脾胰断流”越彻底,其选择性分流效果越好。否则高压的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区域的血流,就会通过胰… 相似文献
79.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38岁,主因“体检行B超检查发现双肾积水,双输尿管扩张”入院。追问病史,有尿频、夜尿增多10余年。查体:BP130/85mmHg,下腹略膨隆,双肾区无叩痛。耻骨上区饱满,无压痛。肛诊发现前列腺位置抬高,未能触及。ⅣU检查示:两侧肾小盏杯口变钝,双侧输尿管扩张迂曲,均以右侧为甚;膀胱位置异常,位于小骨盆腔上方, 相似文献
80.
70 %的早期胃癌患者无典型症状 ,尤其是贲门癌[1] 。由于贲门癌位置结构特殊 ,早期症状隐匿 ,易与消化不良、胃炎、溃疡病等疾病混淆 ,临床易被误诊。本文收集了 1998~ 2 0 0 2年我院附属医院误诊的 4 8例贲门癌 ,现分析误诊原因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仅限在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