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16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116篇
综合类   227篇
预防医学   170篇
药学   115篇
中国医学   159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唐义 《保健医苑》2008,(10):48-49
<正>3年前秋天的一个早晨,我起床后,感到右肩部酸痛不适,起初我以为是睡觉姿势不对造成的,不想自此后疼痛一天比一天加重,到第三天晚上痛的我怎么也睡不着,且不能卧向右侧,朝左侧卧时还要抱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探讨肩胛上神经肩关节支阻滞治疗肩部撞击症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于肩胛上神经主干外侧1.5cm处,用利多卡因和醋酸曲安耐德的混合液对其肩关节支进行阻滞,治疗肩部撞击症17例17肩。每周注射1次,3次为1疗程,每例注射1-2疗程,同时辅之以患肩功能锻炼,随访6-32个月平均11个月。结果:优8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82.4%,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肩胛上神经肩关节支阻滞是治疗肩部撞击症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3.
臂丛麻醉一般常用于上肢及肩部手术。如手术部位较为局限,则一点法即足够。但笔者所见患者多为上肢大面积复合伤,所以要求整条手臂麻醉。我院2001~2004年已为50例病人实施两点法臂丛阻滞,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4.
肩胛上神经压迫综合征是引起颈肩部疼痛和颈肩部活动受限的病因之一。此病症在频发的颈肩部疼痛的病例中常有发生。对于此病症的治疗方法,国内外的学者们多主张采用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但对此病症的保守治疗方法却很少见有报道。笔者对14例侧的肩胛上神经压迫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了注射治疗,并长期观察和随访。结果表明:效果满意,现结  相似文献   
135.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肩周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周炎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也叫冻结肩、凝肩,由于其多发于50岁上下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故又称之为“五十肩”。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为肩部感受风寒而致,故又称为“漏肩风”。肩周炎是一种严重影响中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以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此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6.
肩关节脱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用传统的复位方法绝大多数患者均能复位,但对肩部肌肉发达、疼痛耐受较差或脱位时间稍长的患者,复位有一定困难,如用力不当有造成肋骨和肱骨骨折,甚至血管或神经损伤的危险。2001年我科运用液压及生物力学原理设计了液压自动复位器用于肩关节脱位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人工全肩胛骨肩关节置换及保肢功能重建技术治疗肩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2月-2004年11月,采用肿瘤广泛切除术、制约式逆置型人工全肩胛骨肩关节置换及功能重建治疗肩部恶性肿瘤5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19~26岁,平均23.6岁。肿瘤包括骨肉瘤2例、软骨肉瘤1例以及尤文氏肉瘤2例。术后患肢均用三角巾悬吊3周。术后第3天开始被动肩关节功能锻炼,3周后行主动肩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手术时间380~530min,平均425min;术中出血量1250~1900ml,平均1540ml。术后出现气胸1例,肩部切口皮瓣局部缺血坏死1例,锁骨残端翘起顶破皮肤合并局部感染1例;分别经短期胸腔闭式引流、中药生肌膏换药及再次手术清理病灶、二次截骨等处理后治愈。术后获随访7~52个月,平均24.6个月。患者均无深部感染、假体外露、松动或脱位以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屈、伸肘功能均恢复正常;肩部前屈功能部分保留,外展与后伸功能丧失;手部持物及精细动作良好。按照肩关节JOA(Japan orthopaedics association)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得分60~72分,平均65分。结论逆置型人工全肩胛骨肩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肩部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此类假体具有适应证广、活动范围大及稳定性强等优点,同时术式既保留肢体又重建功能,术后恢复快,能减轻肩关节疼痛,患者满意率高。  相似文献   
138.
高娇 《大家健康》2003,(5):16-16
天气渐渐暖和起来,衣服一件件的减少,展露出肌肤的机会同时也增加了许多。一些冬日不太以为然的“缺陷”马上就要暴露于人前,怎么办呢?惟一的办法,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赶在“大展拳脚”之前,尽早实施美化娇躯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9.
目的:观察臂丛联合颈丛神经阻滞应用于肩部和上臂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臂丛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肩部和上臂手术68例患者的相关资料,总结分析其麻醉效果、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68例采用臂丛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行肩部和上臂手术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阻滞麻醉效果优者43例,占63.24%;麻醉效果良者24例,占35.29%,优良率为98.53%;麻醉效果差者1例,占1.47%。1例麻醉效果差者辅助用药无效后采用静脉全麻后顺利完成手术。全部病例均未发生膈神经阻滞、喉返神经阻滞、局部麻醉药中毒等不良反应。结论:肩部和上臂手术采用臂丛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提高了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可解决单纯臂丛或颈丛阻滞在肩区和上臂手术中的阻滞不全,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麻醉效果良好,优良率高等优点,且操作相对较为简单、安全,比较适合在县、市级医院麻醉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0.
病例介绍患者某,男,53岁,2013年11月6日初诊。主诉:右肩疼痛、抬举不利2个月。患者自诉年轻时为搬运工,肩部曾损伤,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肩部周围疼痛、抬举不利。近来因阴雨天气疼痛进一步加重,穿衣、梳头自感困难,曾自行贴敷跌打膏药无效。查体:右肩部无红肿,肩部前侧、后侧、外侧均有压痛感,肩关节外展试验外展270°时即现疼痛,不能继续外展,肩关节前屈后伸、旋内旋外困难。舌淡,舌底脉络略紫,苔薄白,脉弦。肩关节X线片:右肩部无异常发现。诊断:肩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