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6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68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185篇
预防医学   60篇
药学   71篇
  3篇
中国医学   30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风偏瘫患者肩痛的预防和治疗:(附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颈性肩痛症”260例报告葛植厚,杜远书,端木庆颈椎病和肩周炎都是常见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都能引起肩痛症。但在临床上各具不同特点,是两个原因不同的疾病,治疗方法也各异,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近年来我们诊治“颈性肩痛症”260例,有效率达1...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后肩痛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脑卒中后肩痛的康复程序和康复效果。方法 主要运用肩胛骨松动法配合正确的体位摆放等方法对 2 6例脑卒中后肩痛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结果  2 6例脑卒中后肩痛的患者经康复治疗后 ,其肩关节活动范围、疼痛评分、患肢的运动功能与治疗前均有明显差异 ,P <0 0 1。结论 脑卒中后肩痛经康复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肢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颈源性肩背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源性肩背痛(Cervicogenic Shoulder and Backache)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颈椎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一类疼痛性疾病,主要以颈神经受累后所致的肩背部肌肉或软组织疼痛为主。特别是当病变严重刺激或压迫邻近神经根和硬膜囊时可产生头、颈、肩、背、上肢等相关部位感觉异常或运动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肩痛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在全麻下择期行胆囊切除术的病例8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在拔管前即刻与相隔4h后静脉各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B组则予以安慰剂.当术后肩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5分时,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 mg.记录术后肩部疼痛发生情况,术后1、3、6、12、24、48 h肩部疼痛VAS和初次要求补偿止痛时间即生存时间(手术结束至初次要求补偿镇痛药时间).结果 A组术后肩部疼痛的发生率为15% (6/40),B组为57.5% (23/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632,P<0.001).A组各时间点的术后肩痛VAS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A组的样本生存时间为44.46 h,标准误是1.44 h,总体生存时间的95%可信区间为(41.63 h,47.28 h);B组的样本生存时间为31.85 h,标准误是2.58h,总体生存时间的95%可信区间为(26.79 h,36.90 h).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0,P<0.001).结论 麻醉拔管前即刻与4h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各50mg能有效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肩痛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膝胸卧位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肩痛的影响。方法将8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分别采取膝胸卧位(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2组均采用通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于术后第1天的不同时段(8:00、16:00、20:00)进行肩痛评分,两个组还于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肩痛评分。结果 2组患者首次干预前肩痛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1次干预后,观察组在同一时段的肩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术后膝胸卧位、氧疗能够显著改善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肩痛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也是最容易损伤的关节。在青年群体中.多以运动时造成的拉伤等运动伤害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大,活动量减小.稳定关节的肌肉、肌腱和关节囊出现退变松弛和乏力,动作协调性降低,更易出现肩关节周围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肩痛穴配合蜡疗治疗中风后肩痛是否有效。方珐将40例中风后肩痛患者均采用平衡针配合蜡疗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2个疗程治疗后,显效10例(25.00%),有效22例(55.00%),无效8例(20.00%),有效率为80.00%。结论肩痛穴配合蜡疗治疗中风后肩痛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卒中后肩痛患者上肢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及针极肌电图检查,观察卒中后肩痛患者周围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卒中住院患者40例,根据数字疼痛评分法(Numerical Pain Rating Scale,NPRS)分为肩痛组(26例)与无肩痛组(14例)。分别进行双侧上肢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和针极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检查。结果 肩痛组患侧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波幅较无肩痛组患侧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00,0.001,0.000);无肩痛组患侧尺神经CMAP波幅较同组健侧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00);肩痛组患侧尺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波幅较无肩痛组患侧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00)。三角肌、肱二头肌自发电位出现率,肩痛组较无肩痛组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44,0.044)。结论 卒中后肩痛患者伴有上肢周围神经的损伤,且肩痛的发生可能与运动神经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野木瓜治疗卒中后肩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2例脑血管病后肩痛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与针刺治疗,观察组在针刺治疗的同时给予野木瓜肩部注射。治疗10次1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疼痛的有效率为90.6%,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程度评分为(1.03±0.31)分,低于对照组的(2.32±0.43)分(P<0.01)。结论野木瓜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卒中后肩痛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