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10篇 |
免费 | 253篇 |
国内免费 | 23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12篇 |
妇产科学 | 35篇 |
基础医学 | 90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911篇 |
内科学 | 526篇 |
皮肤病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7篇 |
特种医学 | 11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136篇 |
综合类 | 2257篇 |
预防医学 | 729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1254篇 |
19篇 | |
中国医学 | 1131篇 |
肿瘤学 | 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97篇 |
2022年 | 144篇 |
2021年 | 188篇 |
2020年 | 139篇 |
2019年 | 146篇 |
2018年 | 69篇 |
2017年 | 131篇 |
2016年 | 154篇 |
2015年 | 170篇 |
2014年 | 358篇 |
2013年 | 335篇 |
2012年 | 385篇 |
2011年 | 467篇 |
2010年 | 383篇 |
2009年 | 404篇 |
2008年 | 430篇 |
2007年 | 405篇 |
2006年 | 397篇 |
2005年 | 371篇 |
2004年 | 316篇 |
2003年 | 266篇 |
2002年 | 230篇 |
2001年 | 236篇 |
2000年 | 184篇 |
1999年 | 132篇 |
1998年 | 150篇 |
1997年 | 132篇 |
1996年 | 136篇 |
1995年 | 117篇 |
1994年 | 85篇 |
1993年 | 65篇 |
1992年 | 56篇 |
1991年 | 54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53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放射性肠炎是腹、盆腔恶性肿瘤经放射性治疗后引起的常见消化道并发症,随着放疗病人的增多及生存时间的延长,放射性肠炎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依据组织病理学和临床表现的差异,放射性肠炎可分为急性放射性肠炎和慢性放射性肠炎,其中约 1/3 的慢性放射性肠炎病人需要手术治疗,放射性肠炎继发肠梗阻的手术目的是解除梗阻、恢复肠道功能、防止复发。目前,放射性肠炎合并肠梗阻治疗的总体原则是行确定性的病变肠管切除和消化道重建手术。对于并发急性肠梗阻的病人,应积极采取非手术措施将急诊手术转化为择期或限期手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此外,由于慢性放射性肠炎病人出现营养不良风险较高,围手术期应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7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9):144-146
目的研究纯母乳喂养对预防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坏死性肠炎和改善喂养不耐受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180例,根据喂养方式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90),对照组应用母乳混合早产儿配方奶粉调制喂养,观察组应用纯母乳喂养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早产儿坏死性肠炎与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肠内完全营养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坏死性肠炎发生率、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肠内完全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及腹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生1个月后的头围、体重及身长增长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纯母乳喂养可有效预防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坏死性肠炎,并且能够降低发生喂养不耐受的情况,缩短监护与住院时间,进而促进早产儿健康生长发育,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4.
《中国民康医学》2019,(12)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4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家属疾病认知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退热、止泻、止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疾病发病机制、预防措施、注意事项及紧急应对措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4%(2/73),低于对照组的10.96%(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3.15%(68/73),高于对照组的82.19%(6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应用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可有效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家属疾病认知度及护理满意度,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75.
《河南医学研究》2019,(22)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与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溶液联合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RVE)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扶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RVE患儿,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儿接受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溶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呕吐、腹泻、发热)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吐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溶液治疗RVE患儿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症状缓解时间。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渑池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4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病毒(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接受益生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临床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65/70),高于对照组的78.57%(5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呕吐、发热及腹泻等临床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NF-α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2/70),低于对照组的12.8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抑制炎性因子释放,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究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果糖二磷酸钠对轮状病毒肠炎(RVE)患儿胃肠激素、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本院诊治的RVE患儿1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研究组予以果糖二磷酸钠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症状停止时间、胃肠激素[胃动素(MOT)、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2 (IL-12)、白细胞介素-8 (IL-8)]、免疫功能(CD4+、CD4+/CD8+)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研究组不良症状停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MOT、GAS、VIP、IL-12、IL-8、CD4+、CD4+/CD8+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分析蒙脱石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吴川市人民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蒙脱石散治疗)与观察组(40例,除基础治疗外,采用蒙脱石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对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和免疫指标(辅助T细胞、杀伤T细胞)、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症状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呕吐时间、脱水纠正时间、腹泻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白细胞介素-2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0则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辅助T细胞明显低于观察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杀伤T细胞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对照组患儿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观察组为12.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脱水纠正时间、... 相似文献
79.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XIV--手术后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撰写协作组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8):1146-1147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概念和命名.肠道是人体最大的细菌库,细菌种群在500以上,总量达1000g,其中许多是条件致病菌。正常状态下,肠道菌群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的微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成为宿主肠道屏障的一个组成部分(生物屏障)。在这个微生态环境里,不同种属的细菌共生,各得其所,细菌和宿主之间也相安无事。当因某种感染性疾病使用抗生素,或外科(尤其腹部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时间过长时(无论是经口或经胃肠外途径), 相似文献
80.
肛周克罗恩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34年Bissell首先报道了同时有小肠局限性肠炎和肛周肉芽肿的病变。1938年Penner等描述了1例克罗恩病患者的肛瘘表现,包括无痛的肛裂、多发性肛瘘、脓肿、溃疡和皮赘,常伴有活动性肠道克罗恩病,亦可单独表现;其典型的特征是不断进展的肛周病变,不管是否得到足够的外科处理,状况仍可能愈来愈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