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43篇 |
免费 | 81篇 |
国内免费 | 50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81篇 |
妇产科学 | 12篇 |
基础医学 | 37篇 |
临床医学 | 702篇 |
内科学 | 126篇 |
皮肤病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268篇 |
外科学 | 312篇 |
综合类 | 1450篇 |
预防医学 | 238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488篇 |
9篇 | |
中国医学 | 123篇 |
肿瘤学 | 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52篇 |
2021年 | 77篇 |
2020年 | 49篇 |
2019年 | 48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60篇 |
2015年 | 72篇 |
2014年 | 142篇 |
2013年 | 150篇 |
2012年 | 195篇 |
2011年 | 246篇 |
2010年 | 262篇 |
2009年 | 212篇 |
2008年 | 228篇 |
2007年 | 225篇 |
2006年 | 218篇 |
2005年 | 263篇 |
2004年 | 199篇 |
2003年 | 225篇 |
2002年 | 153篇 |
2001年 | 150篇 |
2000年 | 101篇 |
1999年 | 104篇 |
1998年 | 82篇 |
1997年 | 76篇 |
1996年 | 78篇 |
1995年 | 48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 掌握空气灌肠适应证 ,提高整复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方法 对 780例空气灌肠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整复成功 6 31例 ,失败 14 6例 ,整复成功后复套 3例 ,后两者均行手术整复。结论 ①小儿肠套叠治疗应首选空气灌肠 ,非到必要时不主张手术治疗 ;②肠套叠整复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肠壁的水肿、粘连和坏死 ;③空气灌肠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要细心和有耐心。 相似文献
32.
根据腹臂肌电波幅的强弱,对比检查判定30例阑尾炎及17例急性肠套叠病儿的腹部体征,有无肌紧张及程度,结果发现单纯性阑尾炎安静时肌电波幅增高不明显,化脓性阑尾炎安静时肌电波幅略有增高,触压右下腹时可见肌电波幅明显增高,阑尾穿孔腹膜炎时,安静时左,右下腹部肌电波幅均明显增高,而急性肠套叠病儿的腹壁肌电波幅与复位后相比无大变化。 相似文献
33.
推拿治疗婴幼儿肠套叠25例青岛市中医院(266012)赵秋主题词:肠套叠,婴幼儿/治疗推拿疗法经验介绍肠套叠1岁以内婴儿最易发生,其发病率占婴儿肠梗阻的首位,是儿科的急腹症。本病因肠蠕动紊乱引起,常在腹泻后发病。根据其腹痛、呕吐、腹胀、大便异常的特... 相似文献
34.
2001-07~2004-07,我科应用空气灌肠法诊治57例小儿肠套叠,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7例患者,其中男42例,女15例,年龄11个月~4周岁, 平均1.9岁,其中症状典型的7例,患儿突发剧烈的阵发性腹痛,阵发性哭闹不安,有安静如常的间歇期,伴有呕吐和果酱样血便,因小儿查体不配合,无明显阳性体征,腹部透视可见肠内积气,血常规白细胞升高5例,2例正常;其余50例症状均不典型,以阵发性腹痛,伴有呕吐和/或果酱样便,43例腹透可见肠内积气,37例白细胞总数和/或中性粒升高。 相似文献
35.
肠套叠是指部分肠管及其系膜套入邻近肠腔所引起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简单地说就是一段肠子滑进另一段肠子内,然后卡住套紧,老百姓俗称肠子打结,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相似文献
36.
小儿肠套叠60例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5~2005年8月,我院共诊治小儿肠套叠60例,现分析其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及护理,以便及时正确诊断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肠套叠足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多见于1岁以内婴儿,约占65%,其中5~9个月婴儿发病率最高,男婴发病率约为女婴的2~3倍。我院自1995年以来共收治小儿急性肠套叠52例,现对所有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小儿肠套卺的诊治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8.
小儿肠套叠的影像学X线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临近的肠管内,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肠梗阻原因,多见于2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4~10个月的乳儿,男性的发病率较女性为高,由于肠管互相套入,肠系膜血管受压,肠管发生供血障碍而导致肠管水肿淤血、坏死,甚至发生休克及死亡。如能及时救治,则恢复顺利,死亡率很低。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儿童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后小肠套叠的潜在发病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2例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后小肠套叠患儿病例资料,1例为腹膜后巨大畸胎瘤行肿瘤血管骨骼化切除及肠系膜上动脉导管扩张术,术后5d出现腹胀,腹部X线检查提示小肠中高位不全性梗阻。1例为腹膜后巨大神经节细胞瘤行肿瘤血管骨骼化切除术,术后6d出现腹胀,右腹部包块,轻压痛,B超提示肠套叠。结果两例患儿均再次行剖腹探查手术,术中发现均为回-回型小肠套叠,1例距屈氏韧带50cm,另1例距屈氏韧带75cm,均手法整复获得成功,术后3~4d自行排便,痊愈出院。结论儿童腹膜后区域手术存在术后肠套叠的潜在发病因素,临床工作中应提高警惕,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与小儿原发性肠套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5年5月~2007年3月经本院治疗的肠套叠患儿36例,检验血清中柯萨奇病毒IgM。结果36例中无柯萨奇病毒IgM阳性或弱阳性病例。结论柯萨奇病毒与小儿原发性肠套叠的发生可能无明确相关性,柯萨奇病毒与小儿原发性肠套叠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