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72篇 |
免费 | 294篇 |
国内免费 | 16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篇 |
儿科学 | 43篇 |
妇产科学 | 21篇 |
基础医学 | 150篇 |
口腔科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1397篇 |
内科学 | 635篇 |
皮肤病学 | 24篇 |
神经病学 | 43篇 |
特种医学 | 11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375篇 |
综合类 | 2160篇 |
预防医学 | 511篇 |
眼科学 | 7篇 |
药学 | 1129篇 |
43篇 | |
中国医学 | 541篇 |
肿瘤学 | 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6篇 |
2023年 | 239篇 |
2022年 | 287篇 |
2021年 | 468篇 |
2020年 | 281篇 |
2019年 | 255篇 |
2018年 | 134篇 |
2017年 | 200篇 |
2016年 | 219篇 |
2015年 | 268篇 |
2014年 | 406篇 |
2013年 | 387篇 |
2012年 | 476篇 |
2011年 | 489篇 |
2010年 | 380篇 |
2009年 | 278篇 |
2008年 | 335篇 |
2007年 | 269篇 |
2006年 | 196篇 |
2005年 | 275篇 |
2004年 | 201篇 |
2003年 | 235篇 |
2002年 | 152篇 |
2001年 | 117篇 |
2000年 | 78篇 |
1999年 | 75篇 |
1998年 | 71篇 |
1997年 | 60篇 |
1996年 | 63篇 |
1995年 | 58篇 |
1994年 | 50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对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7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平均年龄(83.1±8.4)岁,分别于入院时和明确诊断后6 h测定动脉血乳酸,计算乳酸清除率。在患者入院第1个24 h内进行APACHEⅡ评分。以患者入院后28 d预后为研究终点,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早期乳酸清除率及APACHEⅡ评分。根据明确诊断后6 h乳酸清除率将患者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乳酸清除率≥10%)和低乳酸清除率组(乳酸清除率<10%),比较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率、病死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乳酸清除率预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的乳酸清除率分别为(19.7±6.4)%和(7.7±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28 d病死率分别为26.7%(8/30)和58.8%(10/17),高乳酸清除率组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P<0.05);乳酸清除率预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28 d病死率最佳临界点为20%,敏感性68.9%,特异性67.9%。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评分正相关,两者可作为判断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探讨不同状态下高血压病对肾功能早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4年收治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PH)患者,根据受试者不同血压状态水平分为高血压病Ⅰ组30例(140/90~159/99 mm Hg)、Ⅱ组30例(160/100~179/109 mm Hg)、Ⅲ组30例(≥180/110 mm Hg);比较三种不同状态下PH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m 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Cr、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及胱抑素C等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高血压病Ⅰ组、Ⅱ组、Ⅲ组患者m Alb、(β2-MG)/Cr、胱抑素C比较差异显著,呈递增趋势(P0.05);三组BUN、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处于正常范围。结论 PH早期可能对肾小管近端重吸收以及肾小球滤过产生损伤。 相似文献
94.
《疑难病杂志》2015,(6)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造影剂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168例,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行PCI术,比较术前及术后血清肌酐(SC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介入治疗前,2组患者SCr、CCr、hs-CRP、ICAM-1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d,2组SCr、hs-CRP、ICAM-1水平均较术前升高,CCr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2 d,对照组患者的SCr、hs-CRP、ICAM-1水平仍高于术前,CCr仍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ICAM-1水平仍较术前升高(P<0.05),而SCr、CCr水平显著恢复,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2组SCr、CCr、hs-CRP、ICAM-1水平均恢复,均接近术前基线水平(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1、2 d SCr、hs-CRP、ICAM-1水平明显降低,CCr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术后7 d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PCI术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滴丸可显著降低血清SCr、hs-CRP、ICAM-1,提高CCr,减轻并缓解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95.
早期乳酸清除率评估外科严重脓毒症预后的临床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早期乳酸清除率与外科手术后严重脓毒症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观察并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2004年7月至2007年6月因术后严重脓毒症进入外科重症监护病房206例病人的APACHEⅡ评分、入ICU6h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及病人预后的相关资料。将病人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比较其差异性。结果各组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和基础血乳酸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存活组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28.8±11.7)%对(15.2±11.2)%,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26.7%对51.1%,P<0.001)。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可用于评估外科术后严重脓毒症的预后。 相似文献
96.
柳昔敖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3(7):412-413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的一种主要治疗方法。血透相关性腹水仍时有发生 ,影响患者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笔者对我院 1997年~ 2 0 0 0年血透病人中的 2 7例合并腹水患者用评价透析充分性与否参数 :平均时间尿素氮浓度(TACurea)、蛋白分解率 (PCR)、尿素清除指数 (Kt/V )、营养指标以及血肌酐 (Scr)、血尿素氮 (BUN)等 ,在腹水发生前后各项目参数指标进行量化比较 ,并与无腹水血透患者作随机对照。现将该 2 7例合并腹水患者情况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 2 7例中 ,男 18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36岁。慢性肾炎 2 1例… 相似文献
97.
川芎嗪对小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小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无损动脉夹夹闭右肾肾蒂阻断血流 30min ,然后放开动脉夹再灌注 15min、6 0min、2 4h制造小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模型 ,观察血肌酐、血清尿素氮、血清丙二醛、血浆一氧化氮和肾含水量的变化。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 ,川芎嗪组在缺血再灌注 2 4h血肌酐、血清尿毒氮、血清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 (P <0 .0 1) ;再灌注 15min的血浆一氧化氮升高 (P <0 .0 5 ) ;肾含水量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川芎嗪对小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8.
73岁供肾移植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供者 男性 ,73岁。血肌酐 10 6mol/L(正常值 <13 3mol/L)。肌酐清除率 90ml/min。同位素肾图双肾a、b段形态尚好 ,c段下降稍迟缓。肾动脉造影血管壁光滑 ,分布均匀。受者为其子 ,3 2岁。同为O型血 ,淋巴毒交叉配型试验为 7% ,HLA 4个位点相同。肋缘下腹膜外途经取左肾 ,热缺血 5 0s,开放血流 2 5s泌尿 ,冷缺血 60min。术后 18h供者尿量 3 60 0ml,受者 180 0 0ml;72h供者血肌酐 118mol/L ,尿量 2 0 0 0ml/d ,10d出院 ,随访 7个月 ,肌酐 14 0~ 160mol/L。受者术后 72h血肌酐由术前 640mol/…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48 h内血清降钙素原(PCT)与动脉乳酸(LAC)清除率对判断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并分析202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按照第28天患者的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63例(经ICU治疗病情好转出院或转入其他科室继续治疗者)和死亡组41例(经治疗无效,在观察期间死亡者)。两组病例入住ICU时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Ⅱ)及PCT、动脉LAC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8 h后,存活组较死亡组患者血清PCT(PCT48 h)显著下降[(3.31 ± 1.05)ng/ml vs. (4.37 ± 2.13)ng/ml,t = 3.375、P = 0.001]、动脉LAC水平(LAC48 h)显著下降[(2.11 ± 0.55)mmol/L vs. (2.52 ± 0.92)mmol/L,t = 2.845,P = 0.006]。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PCT及动脉LAC清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CTc-48 h[(49.62 ± 5.85)% vs. (42.29 ± 4.99)%,t =-6.607、P < 0.001)及LACc-48 h[(51.27 ± 3.44)% vs. (44.86 ± 5.55)%,t =-7.277、P < 0.0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Tc-48 h和LACc-48 h对脓毒性休克的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其对良好预后的OR值分别为1.212和1.570。以PCTc-48 h和LACc-48 h作为参数拟合Logistic二元回归方程,拟合优度高(χ2 = 7.986、P = 0.435),得出PCTc-48 h和LACc-48 h对脓毒性休克预后的预测方程为logit(P)= 0.430 + 0.251 ×(PCTc-48 h)+ 0.472 ×(LACc-48 h)。ROC曲线图显示PCTc-48 h曲线下面积为0.842,LACc-48 h曲线下面积为0.901。而PCTc-48 h和LACc-48 h联合预测价值最大,曲线下面积为0.944,其最大约登指数为0.819,最佳临界值为35.32%,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56%和80.95%。
结论PCTc-48 h和LACc-48 h联合检测可作为脓毒性休克预后判断的简便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