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72篇 |
免费 | 294篇 |
国内免费 | 16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篇 |
儿科学 | 43篇 |
妇产科学 | 21篇 |
基础医学 | 150篇 |
口腔科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1397篇 |
内科学 | 635篇 |
皮肤病学 | 24篇 |
神经病学 | 43篇 |
特种医学 | 11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375篇 |
综合类 | 2160篇 |
预防医学 | 511篇 |
眼科学 | 7篇 |
药学 | 1129篇 |
43篇 | |
中国医学 | 541篇 |
肿瘤学 | 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6篇 |
2023年 | 239篇 |
2022年 | 287篇 |
2021年 | 468篇 |
2020年 | 281篇 |
2019年 | 255篇 |
2018年 | 134篇 |
2017年 | 200篇 |
2016年 | 219篇 |
2015年 | 268篇 |
2014年 | 406篇 |
2013年 | 387篇 |
2012年 | 476篇 |
2011年 | 489篇 |
2010年 | 380篇 |
2009年 | 278篇 |
2008年 | 335篇 |
2007年 | 269篇 |
2006年 | 196篇 |
2005年 | 275篇 |
2004年 | 201篇 |
2003年 | 235篇 |
2002年 | 152篇 |
2001年 | 117篇 |
2000年 | 78篇 |
1999年 | 75篇 |
1998年 | 71篇 |
1997年 | 60篇 |
1996年 | 63篇 |
1995年 | 58篇 |
1994年 | 50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观察加味薯蓣丸对腺嘌呤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预防组、加味薯蓣丸组、尿毒清颗粒组,每组12只大鼠,除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外,其余组用腺嘌呤250mg/(kg·d)连续灌胃21天制作大鼠CRF模型,预防组同时给予加味薯蓣丸治疗,造模结束后,处死预防组大鼠,并检测空白组、预防组及模型组大鼠的血清BUN和SCr,观察预防性治疗效果并讧明造模成功,再分别用加味薯蓣丸、尿毒清颗粒灌胃治疗31天(模型组及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检测大鼠血清BUN、SCr,用放射免疫法测大鼠血清TNF-α含量。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BUN、SCr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造模成功;预防组与模型组比较,BUN、SCr有所降低(P〈0.01),说明预防组预防性治疗有效。加味薯蓣丸组在降低CRF大鼠血清BUN、SCr方面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尿毒清颗粒组在降低CRF大鼠血清BUN、SCr方面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加味薯蓣丸组降低血清SCr的疗效优于尿毒清颗粒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加味薯蓣丸组大鼠血清中TNF-α的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加味薯蓣丸组降低TNF-α的含量的疗效优于尿毒清颗粒组(P〈0.05)。结论:加味薯蓣丸可延缓CRF的进展、保护肾功,其疗效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TNF-α.含量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2.
为探讨血、尿内皮素水平在肾性高血压及肾脏疾病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对正常人和慢性肾炎患者血浆内皮素 (PET 1 )、2 4h尿内皮素排泄量 (UET 1 )、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和尿 β2 微球蛋白 ( β m)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PET 1和UET 1水平均升高 ,且PET 1或UET 1与平均动脉压 (MAP)和β m呈正相关 ,与Ccr呈负相关。提示 :血、尿内皮素均参与肾性高血压形成和肾脏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3.
目的:观察中药肠道去污疗法对创伤后脓毒症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清除率及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通腑净化汤和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以及治疗6 h、12 h、24 h、48 h后动脉血乳酸水平、清除率及氧合指数情况。结果:治疗6 h后治疗组乳酸浓度以及乳酸清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2 h、24 h、48 h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各时间段乳酸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2 h、24 h、48 h后2组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各时间段氧合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时间超过48 h的死亡率比较,治疗组为6.67%(2/30),对照组16.67%(5/3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肠道去污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提高脓毒症患者的氧利用率以及乳酸清除率,改善全身氧代谢状况,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4.
目的:观察苏叶地黄汤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 chronic renal fcilure,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8例CRF患者在基础治疗同时予以自拟苏叶地黄汤口服,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尿素氮、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情况。结果:68例患者中显效43例,稳定14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83.80%。治疗后尿素氮、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苏叶地黄汤能有效改善早中期CRF患者肾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135.
<正>日光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AK)是临床最常见的损害之一,常发生于头、颈、躯干上部和四肢日光损伤部位[1]。老年人、浅肤色类型和慢性日光暴露者容易受累。原发性损害是粗糙的红色丘疹,伴白色到黄色鳞屑。因AK可发展成鳞癌,且有时与鳞癌不易区别[2],故必须积极进行治疗,其目标为毁坏异常细胞以根治AK和预防复发。巨大戟醇凝胶是近年首个获准用于治疗AK的局部用凝胶制剂,疗程仅需2~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探讨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 sUA)水平与代谢综合征( MS)组成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将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178例男性未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sUA水平分为高sUA组(66例)和低sUA组(112例),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血压水平、血脂、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的差别。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sUA与年龄、BMI、血压水平、血脂、FBG、Scr的相关性。结果高sUA组患者SBP、DBP、TG、Scr高于低sUA正常组,年龄低于sUA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sUA与 SBP、TG、TC、HDL-C、FBG、Scr正相关。对以上变量进行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受血尿酸影响的主要因素为Scr、TG,标准回归系数(Beta)分别为1.607、3.391。高sUA组中MS发病率为43.9%高于正常sUA组的2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合并高sUA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Scr,血压、TG更高,sUA增加伴随着肾功能的损害,构成MS的一个危险因素。此外,sUA的增加可能是MS年轻化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肽(C-P)水平与尿白蛋白肌酐比(ACR)和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T2DM患者132例及健康人30例,分别测定FC-P、2hC-P、FPG、NCV及ACR,根据ACR分3组:Ⅰ组45例,Ⅱ组52例,Ⅲ组35例;另根据NCV分2组:NCV正常组70例及NCV异常组62例。结果(1)ACR各组FC-P、2hC-P(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ACR与病程(t=8.455,P〈0.01),2hC-P(t=-4.258,P〈0.01)、2hPG(t=3.424,P≤0.01)相关;对ACR的作用大小依次为:病程(Beta:0.592),2hC-P(Beta:-0.297),2hPG(Beta:0.201)。交互效应方差分析:病程与2hC-P(P=0.815,F方差值=0.657)、2hC-P与2hPG(P=0.120,F方差值=37.231)。(3)NCV各组2hC-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2hC-P与ACR及NCV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F方差值=12.894)。结论(1)血清C-P水平与T2DM所导致的血管神经功能障碍密切相关。(2)病程、2hPG及2hC-P可能分别是ACR的独立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38.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诊断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c)浓度对检出早期肾损害的价值。方法 对41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同时测血Cyst-c和血肌酐(Cr)浓度,并与正常对照组对照。结果41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早期肾损害197例(占47.82%),肾功能不全24例(5.82%),肾功能正常191例(46.36%)。在早期肾损害组:血Cyst-c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3±0.8 vs 0.9±0.2)mg/L,P<0.01)],而血Cr浓度两组无显著性差异[(86.6±12.7 vs 81.0±10.5)μmol/L,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早期肾损害占47.82%,很常见。血Cyst-c能检出血Cr不能检出的早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139.
目的:通过测量可溶性CD40(一种肝病患细胞凋亡的实验室标志)的水平来判断其产生以及与肝病活动和组织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