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13篇
  免费   655篇
  国内免费   56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7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98篇
内科学   1044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1161篇
综合类   4010篇
预防医学   747篇
药学   1684篇
  35篇
中国医学   732篇
肿瘤学   1314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330篇
  2022年   315篇
  2021年   426篇
  2020年   390篇
  2019年   458篇
  2018年   235篇
  2017年   432篇
  2016年   421篇
  2015年   480篇
  2014年   764篇
  2013年   665篇
  2012年   821篇
  2011年   806篇
  2010年   674篇
  2009年   586篇
  2008年   671篇
  2007年   524篇
  2006年   499篇
  2005年   493篇
  2004年   450篇
  2003年   407篇
  2002年   393篇
  2001年   376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202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1.
92.
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一期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0年5月~2005年5月共对18例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施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3.
患者女性,72岁。因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入院。既往患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20余年。2004年行“结肠癌切除术”。入院前20d一直有不规则中低度热,体温不超过38.5℃,无畏寒、寒战。入院后给予抗感染、物理降温等治疗,症状无改善,考虑有癌性发热、患者体质虚弱不能耐受长期发热,治疗不变的情况下给予消炎痛栓半枚(50mg)纳肛,1h后体温上升至39℃。  相似文献   
94.
吴天荣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0):2572-2572
目的:分析右半结肠癌合并阑尾炎误诊的原因及避免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1978年3月至2006年3月我院收治13例该类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13例术中均发现右半结肠癌而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结论:右半结肠癌合并阑尾炎易发生误诊、漏诊。术前要详细询问病史和仔细检查,术中注意探查,术后随访,避免右半结肠癌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95.
96.
尚卫红 《当代医学》2007,(10):66-67
患有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隆氏病的患者发展成为结肠、直肠癌的危险性大大增加.病变范围越大、病程越长、并发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有肠癌家族史的病人是UC病人中恶变危险性最高的.发病年龄轻、炎症反应重也是高危因素之一.减轻结肠炎患者癌变危险的方法包括不典型监测和预防性结肠切除术,但是大部分UC和克隆氏病人不能接受手术预防.尽管很多学者推荐,但是监测并没有减少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做监测的病理医生很难达成统一意见.病人失访、发现不典型增生后没有及时建议手术治疗等很多因素使监测很难有效发挥作用.为了弥补监测的局限性,现正在评估药物预防和内镜、分子技术能够替代传统监测,或增加传统监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
结肠癌术后早期动脉灌注化疗是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进行肝总动脉或肝固有动脉插管,注入化疗药物的一种新方法.该法具有选择性强,局部药物浓度高,可短期杀灭大量癌细胞,见效快,副作用小,优于全身静脉化疗.联合化疗能抑制或杀灭大量敏感的肿瘤细胞,增强疗效,减低毒性,减少耐药可能或延缓耐药性的出现.我院1998~2000年对30例胃结肠癌手术后患者进行选择性腹腔动脉插管灌注抗癌药物,经临床追踪观察,近期疗效较为满意,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其中男23例,女7例,年龄50~77岁,平均58.5岁.均为在我院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胃结肠癌患者,其中胃癌20例,结肠癌10例.行根治性切除25例,姑息性切除5例.组织分型:腺癌18例,低分化腺癌10例,粘液腺癌1例,印绒细胞癌1例.30例中除7例无淋巴结转移外,其余均有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98.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 ,我们共治疗 4 2例老年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其中右半结肠病变 15例 ,横结肠病变 4例 ,左半结肠病变 12例 ,乙状结肠病变 11例。 4 2例均行一期肿瘤切除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2例中 ,男 31例 ,女 11例。年龄 6 5~76岁 ,平均 6 9岁。术前均诊断为急性肠梗阻。其中不全性肠梗阻 2 7例 (6 4 % )。病程 12h~ 7d ,平均 4d。术前CT诊断结肠癌 3例 ,B超诊断结肠癌 5例 ,消化道造影诊断 5例。术前诊断符合率 33.3%。 4 2例中并发心脏疾病 7例 ,肺部感染6例 ,糖尿病 9例 …  相似文献   
99.
陈新  施作霖 《中国肿瘤临床》2004,31(18):431-434
目的:探讨结肠癌对5-氟脲嘧啶(5-FU)产生耐药的机理,从细胞培养水平进一步论证胸苷酸合成酶(TS)对5-FU化疗产生耐药的影响,揭示不同TS蛋白表达水平的结肠癌患者对5-FU治疗的敏感性。方法:应用MTT法对体外培养的30例结肠癌细胞进行5-FU药敏试验,再应用SP免疫组化法对30例结肠癌进行TS检测,然后将两个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另采用SP法检测60例结肠癌组织切片及其正常对照组切片中T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TS高表达组体外培养的结肠癌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明显低于TS低表达组。正常结肠粘膜组织中的TS表达水平高于结肠癌组织,结肠癌组织中TS表达水平与5-FU化疗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与患者的性别、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无关。结论:TS蛋白表达程度的高低对临床结肠癌患者化疗药物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结肠癌组织中TS蛋白的表达水平可作为患者对5-FU为主的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0.
自2000年7月至2004年7月,我院共收治表现为急性阑尾炎而被误诊的结肠癌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