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43篇
  免费   3248篇
  国内免费   1963篇
耳鼻咽喉   1223篇
儿科学   349篇
妇产科学   195篇
基础医学   1318篇
口腔科学   280篇
临床医学   11683篇
内科学   8196篇
皮肤病学   88篇
神经病学   808篇
特种医学   33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篇
外科学   11299篇
综合类   19693篇
预防医学   2725篇
眼科学   637篇
药学   7771篇
  259篇
中国医学   3264篇
肿瘤学   597篇
  2024年   605篇
  2023年   2289篇
  2022年   2042篇
  2021年   2723篇
  2020年   2729篇
  2019年   2877篇
  2018年   1243篇
  2017年   2134篇
  2016年   2256篇
  2015年   2390篇
  2014年   3913篇
  2013年   3860篇
  2012年   4774篇
  2011年   4849篇
  2010年   4426篇
  2009年   4268篇
  2008年   3970篇
  2007年   3383篇
  2006年   3106篇
  2005年   2632篇
  2004年   2278篇
  2003年   2116篇
  2002年   1737篇
  2001年   1326篇
  2000年   987篇
  1999年   789篇
  1998年   703篇
  1997年   665篇
  1996年   596篇
  1995年   570篇
  1994年   411篇
  1993年   284篇
  1992年   219篇
  1991年   193篇
  1990年   149篇
  1989年   157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比较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合并颈椎管狭窄的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合并颈椎管狭窄的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1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组)19例,后路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P组)12例。采用JOA评分比较两组术后疗效,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术后平均改善率为75.9%,P组为64.8%,两组间术后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治疗合并颈椎管狭窄的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和后路两种术式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1998年11月~2004年11月,采用颈椎后路单、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92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术前、术后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随访0.5~6.5年,多数病人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按JOA评分标准,单开门组改善率为61.6%,优良率为88.6%;双开门组改善率为63.9%,优良率为91.2%。本组平均改善率为63.0%,优良率为90.2%。结论: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用于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疗效满意,是颈椎管狭窄症有效的治疗方法。单、双开门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对术后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黏附分子-1(ICAM-1)测定值的变化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2005年3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6例,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两组于术前及术后1、3、7、14d清晨空腹静脉采血,测定血清TNF-α、ICAM-1的含量。结果血栓组和非血栓组TNF-α、ICA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检验证明,TNF-α在不同时间点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ICA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NF-α、ICAM-1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94.
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在妇科领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16例(研究组)和传统方法羊膜阴道成形术16例(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病史、症状体征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61±7.5)ml,对照组出血(102±23.7)ml(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100±46.6)min,对照组手术时间(168±73.7min)(P<0.05);研究组术后有尿路刺激症状者仅1例,而对照组有尿路刺激症状者9例;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大为减少;研究组阴道长度(9.3±0.7)cm,宽度(3.5±0.6)cm,对照组阴道长度(5.4±0.64)cm,宽度(2.3±0.5)cm,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性生活满意程度比对照组高。结论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是一种更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手术方式,可以提高先天性无阴道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比较采用两种填充物聚甲基丙烯酸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和锶羟磷灰石(strontium-contained hydroxyapatitecement,SrHAC)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选择单椎体骨折患者49例,其中男19例,女30例,随机分成2组,PMMA组26例,SrHAC组23例,对填充物注入量、术中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术后填充物渗漏、疼痛改善、临床效果、影像学征象等指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PMMA组平均注入量为(2.82±0.39)mL,SrHAC组平均注入量为(3.75±0.52)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rHAC组注入填充物时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稳定。PMMA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VAS)评分由术前平均的(7.0±0.8)分下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7±0.4)分;SrHAC组术前平均为(7.2±1.0)分,末次随访降为(1.8±0.5)分。两组组内比较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临床效果SC法评价,优良率:PMMA组为84.6%、SrHAC组为8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椎体均无继续塌陷征象。随访达1年以上的SrHAC组见填充物开始降解。【结论】应用两种填充剂行PVP均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996.
费瑜  宋春莉  刁鸿英 《广东医学》2006,27(4):510-511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瘦素(LP)水平的变化及急诊PCI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老年正常对照组、老年AⅧ患者及急诊PCI后即刻,6h,24h血清LP水平。结果 老年AMI患者血清LP水平明显高于老年正常对照组,急诊PCI后即刻,6h,24h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非PCI组。结论 LP参与了老年AMI患者的痛理过程,急诊PCI可影响老年AMI患者LP的变化,急诊PCI后给予相应治疗以降低LP水平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短期效果、适应证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颅内动脉狭窄均成功置入支架,狭窄率由术前平均78.3%下降至术后平均23.3%,无颅内出血、支架内急性闭塞等手术并发症;5例临床随访6个月,无TIA或中风发生,脑血管造影复查2例,无再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适应证和远期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观察。  相似文献   
998.
多层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晓明  梁俊生  蔡越飞  曾仲刚 《广东医学》2006,27(10):1520-152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PET/CT)]引导下行肺穿刺活检对肺部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在MSCT(PET/CT)引导下应用COOK-18G切割式活检针,对28例经影像检查确定为肺部肿瘤患者行肺穿刺活检。结果28例肺穿刺活检患者,活检病理结果为肺癌23例、淋巴瘤1例、结核2例、炎性假瘤1例、1例未能作出明确诊断(手术病理证实为腺癌),诊断准确率为96.4%;并发症仅有少量气胸、针道附近少量出血或咯血,其中气胸6例(21.4%)、出血2例(7.1%)、咯血3例(10.7%)。本组病例的平均操作时间约为15 min。结论MSCT(PET/CT)引导下行肺穿刺活检准确率高,扫描时间短,操作方便,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ATALS^TM线缆系统在颈椎“双开门”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双开门”成形术,植骨块采用ATALS^TM线缆系统固定,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结果:根据Frankel分级的评价,本组术后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和恢复,植骨块在术后6—9个月获得骨性融合,无固定夹松动及线缆断裂现象存在。结论:ATALS俐线缆系统在颈椎“双开门”成形术中的应用,具有植骨内固定牢固,植骨融合率高、维持开门效果好,椎管减压彻底,术后颈椎病症状恢复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00.
2000年9月以来我科采用彩超引导及腹腔镜下经皮微波固化(PMCT)治疗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4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7例,女5例。年龄38~70岁,平均51岁。原发性肝癌38例,转移性肝癌4例。治疗前均经彩超、CT及甲胎蛋白(AFP)检测确诊。肿瘤直径2.0~9.3cm(中位值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