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57篇
  免费   3273篇
  国内免费   1973篇
耳鼻咽喉   1226篇
儿科学   362篇
妇产科学   205篇
基础医学   1341篇
口腔科学   282篇
临床医学   11841篇
内科学   8450篇
皮肤病学   90篇
神经病学   819篇
特种医学   33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篇
外科学   11571篇
综合类   19959篇
预防医学   2786篇
眼科学   646篇
药学   7888篇
  321篇
中国医学   3321篇
肿瘤学   609篇
  2024年   636篇
  2023年   2289篇
  2022年   2858篇
  2021年   3205篇
  2020年   2804篇
  2019年   2878篇
  2018年   1243篇
  2017年   2134篇
  2016年   2256篇
  2015年   2390篇
  2014年   3913篇
  2013年   3860篇
  2012年   4774篇
  2011年   4849篇
  2010年   4426篇
  2009年   4268篇
  2008年   3969篇
  2007年   3328篇
  2006年   3106篇
  2005年   2632篇
  2004年   2278篇
  2003年   2116篇
  2002年   1737篇
  2001年   1326篇
  2000年   987篇
  1999年   789篇
  1998年   703篇
  1997年   665篇
  1996年   596篇
  1995年   570篇
  1994年   411篇
  1993年   284篇
  1992年   219篇
  1991年   193篇
  1990年   149篇
  1989年   157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dose atorvastatin on the adhesion molecules level in the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patients who had received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Methods Eighty-eight ACS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group A (normal treatment group), group B (normal treatment plus atorvastatin 10mg per day) and group C (normal treatment plus atorvastatin 80mg per day). The patients in group B received atorvastatin 10 mg per day orally before PCI and after PCI subsequently, and the patients in group C received atorvastatin 80 mg per day orally before PCI and after PCI subsequently for three days, then the dose of atorvastatin was decrease to 10 mg per day. The concentrations of 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molecule-1 (sICAM-1) and 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sVCAM-1) were detected before PCI and at the 3rd, 7th 14th day after PCI. Results At the 7th day, the concentrations of sICAM-1 and sVCAM-1 in group C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which showed sICAM-1 (68.35±23.80) μg/L vs (131.45±29.12) μg/L and sVCAM-1 (251. 65±36.61)μg/L vs (334.87±32.98) μg/L,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group A, the adhesion molecule level in group B and group C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 and had no obviously affect on blood fat level.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atorvastatin could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adhesion molecules' level after PCI, which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lowing inflammation and coronary artery restenosis after PCI.  相似文献   
942.
目的:探讨双腔气囊小肠镜的内镜下球囊扩张(endoscopic balloon dilation,EBD)和狭窄切开(endoscopic stricturotomy with needle knife,NKSt)对于小肠炎症性疾病相关狭窄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 2018年9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行双腔气囊小肠镜狭窄治疗的患者14例,病变部位16处,内镜下干预16次(EBD 11次 和NKSt 5次)。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和复发情况,以及是否能替代外科手术。结果:14例患者均 成功行内镜治疗,操作成功率100%,未发生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EBD和NKSt患者分别在随访5.9~35.3(中位 数26.1)个月及1.6~17.8(中位数8.3)个月内梗阻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其中2例患者随访期间出现再次梗阻,予以保守对 症处理后缓解,未行外科手术干预。结论:小肠镜下治疗(EBD和NKSt)对小肠炎症性疾病狭窄安全有效,可以推迟 外科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943.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治疗70岁以上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笔者单位自2014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治疗的70岁及以上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共197例,通过术后24个月的随访统计并分析总结术后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即刻有效率为94.4%。随访12个月、24个月有效率分别为90.9%、85.4%。术后出现患侧面部麻木176例(89.3%)、患侧咀嚼肌乏力92例(46.7%)、口唇疱疹79例(40.1%)、术中发生三叉神经心脏反射13例(6.6%),无角膜炎、角膜溃疡、听觉、嗅觉受损、颅内出血及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手术方法,可作为基础情况一般的70岁以上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首选外科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44.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对脊椎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脊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脊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行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观察组行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疼痛程度、脊髓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运动觉及感觉评分均较术前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相比,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用于脊椎骨折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脊髓功能。  相似文献   
945.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长期服用曲美他嗪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AMI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是否给予曲美他嗪治疗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PC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长期服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超声心动图E/A比值、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B型利钠肽(BNP)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2 h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95%(7/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72%(1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给予曲美他嗪长期服用,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糖水平,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946.
目的:探讨单、双球囊两种机械引产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7年8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产科采用单、双球囊催引产的研究对象共1 422例,其中单球囊组146例,双球囊组1 276例。方法:由高年资医师宫颈评分后放置单、双球囊催引产,比较两组催引产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单、双球囊催引产宫颈成熟率分别为97. 26%、98. 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比较单、双球囊催引产有效性,发现两组间产妇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产程等均无显著差异(P>0. 05),但单球囊组球囊放置至分娩时间明显短于双球囊组(P<0. 05)。而在引产过程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Apgar评分、胎儿窘迫、产妇引产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 05)。结论:单、双球囊催引产安全性无显著性差异,但单球囊催引产球囊放置至分娩的时间显著短于双球囊组。此外,Foley单球囊的单价明显低于COOK双球囊。结论:Foley单球囊催引产是一种相对经济、有效的引产方式。  相似文献   
947.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应用药物洗脱球囊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4例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球囊扩张与支架植入术治疗,对照组选用普通球囊治疗,观察组则应用药物洗脱球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管腔直径变化以及治疗后患者二次再狭窄率与Mehran再狭窄分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3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管腔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二次再狭窄率为4.76%(2/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19%(1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ehran再狭窄分型分布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应用药物洗脱球囊治疗可获得较高的临床疗效,可作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重要补充治疗内容。  相似文献   
948.
中药经皮给药有悠久的应用历史,脂质体作为新型载体用于中药活性成分的经皮给药可以提升药物在局部的皮内滞留或(和)透皮吸收效果,从而显著改善药效。该文从皮肤屏障的特点、中药经皮给药概况、脂质体促进经皮吸收的机制与影响因素、中药经皮给药脂质体的皮内滞留、中药经皮给药脂质体的透皮吸收等5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涉及常规脂质体以及传递体、醇质体、萜质体、甘油体、表面修饰脂质体等新型脂质体的应用,并提出了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提升制剂技术水平和提高研究技术水平三方面的展望。   相似文献   
949.
随着现代影像学、腔镜技术、各种碎石设备的发展以及临床医生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得经皮肾镜取石术广泛应用于治疗肾结石,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及疾病治疗效果,并且也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利用哪种穿刺指导进行经皮肾镜手术十分重要,该文主要介绍不同方法引导下在经皮肾镜取石术通道建立中的作用以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950.
目的评价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激光瞳孔成形术与传统降眼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于邯郸市眼科医院(邯郸市第三医院)就诊的62例(68只眼)确诊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首次急性发作并未做降眼压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15例(17只眼),女性47例(51只眼),平均年龄(67.5±8.5)岁,所有患者眼压升高≥40 mmHg(1 mmHg=0.133 kPa)。将入选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激光组和药物组。激光组给予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激光瞳孔成形术治疗,药物组给予传统降眼压药物治疗。采用TA03型Icare眼压计测量治疗前、治疗后1 h和2 h的眼压,记录两组角膜及前房情况。以治疗后2 h眼压降至30 mmHg及以下为抢救成功,反之则为治疗失败。激光组和药物组年龄、就诊时眼压和发作时间等资料的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治疗成功率的描述采用眼数和百分比,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 h和2 h眼压的比较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结果治疗后1 h激光组14只眼抢救成功,成功率为41.2%;药物组15只眼抢救成功,成功率为44.2%。治疗后2 h激光组18只眼抢救成功,成功率为52.9%;药物组20只眼抢救成功,成功率为58.2%。治疗后1 h与2 h两组间成功率无统计学意义( χ2=0.06,0.24;P>0.05)。激光组治疗前视力为光感至0.4,治疗后1 h视力为眼前手动至0.6,治疗后2 h视力为眼前手动至0.6。药物组治疗前视力为光感至0.4,治疗后1 h视力为光感至0.8,治疗后2 h视力为光感至0.8。两组主要并发症为前房内炎症反应和角膜内皮皱褶,无眼内感染和脉络膜下暴发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激光组治疗前、治疗后1 h和2 h平均眼压分别为(56.9±8.7)mmHg、(37.9±16.2)mmHg和(32.9±16.4)mmHg,治疗后眼压下降,与治疗前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2,7.76;P<0.05)。药物组治疗前、治疗后1 h和2 h平均眼压分别为(55.8±9.5)mmHg、(37.6±17.7)mmHg和(30.6±18.2)mmHg,治疗后眼压下降,与治疗前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7.16;P<0.05)。但两组各时间点的眼压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t=0.89,0.58,0.85;P>0.05)。 结论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激光瞳孔成形术和传统的降眼压药物治疗均能快速降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眼压,但激光治疗安全、有效,可避免药物治疗给机体带来的副作用,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重要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