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39篇
  免费   3248篇
  国内免费   1963篇
耳鼻咽喉   1223篇
儿科学   349篇
妇产科学   195篇
基础医学   1318篇
口腔科学   280篇
临床医学   11683篇
内科学   8196篇
皮肤病学   88篇
神经病学   808篇
特种医学   33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篇
外科学   11298篇
综合类   19693篇
预防医学   2725篇
眼科学   637篇
药学   7771篇
  259篇
中国医学   3264篇
肿瘤学   597篇
  2024年   605篇
  2023年   2289篇
  2022年   2039篇
  2021年   2722篇
  2020年   2729篇
  2019年   2877篇
  2018年   1243篇
  2017年   2134篇
  2016年   2256篇
  2015年   2390篇
  2014年   3913篇
  2013年   3860篇
  2012年   4774篇
  2011年   4849篇
  2010年   4426篇
  2009年   4268篇
  2008年   3970篇
  2007年   3383篇
  2006年   3106篇
  2005年   2632篇
  2004年   2278篇
  2003年   2116篇
  2002年   1737篇
  2001年   1326篇
  2000年   987篇
  1999年   789篇
  1998年   703篇
  1997年   665篇
  1996年   596篇
  1995年   570篇
  1994年   411篇
  1993年   284篇
  1992年   219篇
  1991年   193篇
  1990年   149篇
  1989年   157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41.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是对左心室功能衰竭和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机械性循环支持疗法之一。本院近年收治6例行IABP的患者,现将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2.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普及和提高,以及对半月板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对盘状半月板的诊治越来越完善。目前,公认应尽可能保留半月板组织,以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半月板成形术是治疗盘状半月板比较理想的方法,同时,依据现有康复条件设计一套科学的康复训练计划也是必不可少的。2002~2004年,我们采用关节镜下成形术加康复训练治疗盘状半月板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3.
腭咽肌瓣咽成形术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常用的改良兰氏法施行先天腭裂修复术后仍有近一半患者不能达到满意的语音效果[1],这些患者由于软腭长度及动度不足,咽侧及咽后壁收缩力差,发音时鼻咽腔不能形成良好的腭咽闭合,从而术后遗留明显的腭裂语音,极大地影  相似文献   
144.
心内膜荷包环缩法行巨大室壁瘤左心室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心室室壁瘤是冠心病病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严重合并症之一。室壁瘤切除传统术式包括线性缝合和补片左心室成形。1996年至2004年,我们对59例室壁瘤体积大于左心室容积50%的巨大左心室室壁瘤病人进行了术式的改进,采取了左心室心内膜环缩法进行左心室成形,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5.
目的研究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6例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患者行支架成形术治疗。16例患者均成功植入球囊扩张支架。结果术后11例患者恢复正常管径;5例患者狭窄程度明显改善,残余狭窄均小于20%。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在6个月的临床随访中,16例患者均无脑缺血发作及再狭窄发生。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安全、有效方法,其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146.
147.
骨质疏松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132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玉明  徐阳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9):1112-1113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患者在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的特点和不同处理方法。方法:对132例168髋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单髋关节置换96例,双髋同期置换36例72髋。原发疾病分别为骨关节炎87例,类风湿关节炎21例,强直性脊柱炎24例。所有病例经检测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原发骨质疏松症82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43例,特发性骨质疏松症7例。所有病例均采用骨水泥人工假体置换。结果: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最短1年5个月,最长6年3个月,平均4年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法)术前平均为37分,术后平均随访4.25年,平均评分89分。优良率为93%。结论:对于骨质疏松的病例,骨质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使用骨水泥固定,能够使假体增加稳定性,而且术后假体松动的可能性将减少。假体选择的个体化,手术操作的精细化以及术后康复治疗具体化等对临床疗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8.
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以往多采用经典的乳突根治术或改良乳突根治术,以清除病灶、防止颅内并发症。随着耳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耳科医生技术水平提高,出现了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型中耳炎由以前的清除病灶、防止颅内并发症、提高听力发展到了功能重建阶段。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为胆脂瘤中耳炎患者施行鼓室成形术123例,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9.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致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的老年患者逐年增多,传统治疗方法为长期卧床休息加药物镇痛。但长期卧床休息又导致骨质疏松程度加重及并发症出现。经皮椎体成形术(Per 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介入技术,它是经皮向病变椎体内注入一些  相似文献   
150.
目的对国内外有关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英语类研究文献进行分析,评价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能。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和Ovid等数据库,检索从2001—2007年有关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文献资料。比较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疼痛、脱位、感染、皮肤坏死、关节功能等并发症和近期疗效。对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并与传统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比较,用Meta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估计其综合总体的比值比(OR)值和95%置信区间(CI)。结果共纳入27篇相关的文献,以微创与传统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相比较的文献共18篇。研究结果提示Q值=13.93,P=0.53,不存在异质性,OR值为0.84,95%CI(0.58,1.20),P=0.34。微创全髋置换术后总体并发症与传统髋关节置换术相当。微创髋关节置换术的血肿、皮肤坏死、假体周围骨折和假体松动的发生率高于传统的髋关节置换术;而以疼痛、脱位、感染、深静脉血栓低于后者,微创髋关节置换术的功能更佳。结论微创髋关节置换术较传统的髋关节置换术的出血和输血少,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更短,而术后髋关节的功能恢复得更好,疼痛更少。但是应当重视较传统髋关节置换术新增的并发症,比如假体周围骨折、血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