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911篇
  免费   7979篇
  国内免费   3933篇
耳鼻咽喉   317篇
儿科学   758篇
妇产科学   713篇
基础医学   3070篇
口腔科学   289篇
临床医学   33438篇
内科学   24914篇
皮肤病学   336篇
神经病学   3079篇
特种医学   101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94篇
外科学   11736篇
综合类   51799篇
预防医学   9635篇
眼科学   1305篇
药学   19390篇
  582篇
中国医学   11760篇
肿瘤学   1436篇
  2024年   1274篇
  2023年   5132篇
  2022年   6097篇
  2021年   6199篇
  2020年   5501篇
  2019年   5044篇
  2018年   2246篇
  2017年   3990篇
  2016年   4322篇
  2015年   4899篇
  2014年   8637篇
  2013年   8496篇
  2012年   10323篇
  2011年   11344篇
  2010年   10674篇
  2009年   10297篇
  2008年   10722篇
  2007年   9665篇
  2006年   9320篇
  2005年   9687篇
  2004年   7507篇
  2003年   6683篇
  2002年   5459篇
  2001年   4166篇
  2000年   2902篇
  1999年   2184篇
  1998年   1979篇
  1997年   1869篇
  1996年   1590篇
  1995年   1440篇
  1994年   1140篇
  1993年   895篇
  1992年   702篇
  1991年   663篇
  1990年   547篇
  1989年   604篇
  1988年   143篇
  1987年   155篇
  1986年   105篇
  1985年   97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对索拉非尼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T细胞亚群、近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93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46,康莱特+索拉非尼+TACE)和对照组(n=47,索拉非尼+TACE),观察2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免疫功能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观察组患者免疫功能相关指标(CD3~+、CD4~+和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及发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有助于提高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有助于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并且可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2.
133.
13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bility of contrast enhancement patterns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n differentiating benign and malignant soft tissue tumours.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LAN)患者预后关键,但临床检查及诊断方法较多,当前尚未明确各方法在LAN中诊断价值。本研究探讨LAN患者实施三维CT血管造影术(three dimensional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three 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2015-10-01-2018-10-01收治的80例LA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检验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实施3D-DSA检查,对照组实施3D-CTA检查,以全脑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对两组检出情况、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进行评估。结果以全脑血管造影为金标准,研究组阳性检出率及阴性检出率分别为62.50%和37.50%,对照组分别为52.50%和4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8 4,P=0.365 6。瘤体检出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出准确率为92.50%,与对照组的9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8 2,P=0.809 4;灵敏度为92.00%,与对照组的90.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3 2,P=0.817 6;特异性为93.33%,与对照组的89.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2 1,P=0.956 3;阳性预测值为92.00%,与对照组的90.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0 8,P=0.470 7;阴性预测值为93.33%,与对照组的89.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65 1,P=0.325 9。结论 LAN患者实施3D-CTA和3D-DSA技术诊断均有显著价值,临床可根据患者病情、治疗需求及实际需求选择合适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6.
13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治疗帕金森病(PD)合并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0例PD合并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观察两组吞咽障碍改善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吞咽功能、营养状况、脑血流动力学、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摄食-吞咽功能治疗总有效率(95.6%)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和咽动态透视录像造影检查(VFSS)评分显著提高(P0.05),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显著降低(P0.05),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双侧大脑动脉血流平均流速(Vm)、最大峰值流速(Vs)显著提高(P0.05),血管阻力指数(RI)显著降低(P0.05),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和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显著提高(P0.05),以上指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治疗PD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患者摄食-吞咽功能,降低其营养不良风险,促进其脑血流动力学改善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以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8.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4):3016-3019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冠脉血流、心功能的评估及其与手术创伤的相关性。方法:80例在本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标准气腹压组(12~15 mmHg)、高气腹压组(>15mmHg)各40例,对比两组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下冠脉血流、心功能参数水平、血清应激激素、急性时相蛋白含量差异。结果:标准气腹压组冠脉血流参数冠脉左前降支起始处直径(D)、冠脉分钟血流量(Q)、舒张期最大流速(PDV)、舒张期平均流速(MDV)、舒张期加速度(DAR)水平均显著高于高气腹压组;心功能参数左室流出道心脏排血量(COLVOT)、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面积变化分数(LVFAC)水平均显著高于高气腹压组;血清应激激素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胰高血糖素(Glucagon)、C-肽(C-peptide)及急性时相蛋白C反应蛋白(CRP)、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含量均显著低于高气腹压组,急性时相蛋白前白蛋白(PA)含量显著高于高气腹压组。结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可以及时发现腹腔镜手术中过高腹压对患者冠脉血流及心功能带来的损伤,同时也避免过度手术创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9.
140.
目的探讨ICU患者撤机后不同吸氧方式对患者再次插管率和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122例ICU内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在撤机后进行常规吸氧,研究组患者进行经鼻高流量吸氧,2组其他护理和治疗完全相同。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氧合指数变化情况以及再插管率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再插管率(6. 6%)低于对照组(19.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1、8、24 h,研究组呼吸频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ICU患者撤机后经鼻高流量吸氧可有效降低再插管率,提高氧合指数,是一种有效的新型呼吸支持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