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462篇
  免费   7915篇
  国内免费   3918篇
耳鼻咽喉   317篇
儿科学   746篇
妇产科学   702篇
基础医学   3030篇
口腔科学   286篇
临床医学   33018篇
内科学   24403篇
皮肤病学   328篇
神经病学   3043篇
特种医学   100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94篇
外科学   11497篇
综合类   51323篇
预防医学   9446篇
眼科学   1289篇
药学   19171篇
  495篇
中国医学   11614篇
肿瘤学   1407篇
  2024年   1225篇
  2023年   5130篇
  2022年   4287篇
  2021年   5399篇
  2020年   5393篇
  2019年   5043篇
  2018年   2246篇
  2017年   3990篇
  2016年   4322篇
  2015年   4899篇
  2014年   8637篇
  2013年   8496篇
  2012年   10323篇
  2011年   11344篇
  2010年   10674篇
  2009年   10297篇
  2008年   10727篇
  2007年   9902篇
  2006年   9320篇
  2005年   9687篇
  2004年   7507篇
  2003年   6683篇
  2002年   5459篇
  2001年   4166篇
  2000年   2902篇
  1999年   2184篇
  1998年   1979篇
  1997年   1869篇
  1996年   1590篇
  1995年   1440篇
  1994年   1140篇
  1993年   895篇
  1992年   702篇
  1991年   663篇
  1990年   547篇
  1989年   604篇
  1988年   143篇
  1987年   155篇
  1986年   105篇
  1985年   97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目的分析比较子宫颈纳氏囊肿采取经腹部和经阴道超声检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妇科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入选时间为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依次进行经腹部超声检测和经阴道超声检测,进一步比较两组检测方法的效果。结果①在子宫颈纳氏囊肿检出率上,经阴道超声检测检出率为80.47%,和经腹部超声检测检出率的37.50%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阴道超声检测出的103例(80.47%)子宫颈纳氏囊肿,单发囊肿40例(31.25%)、多发囊肿63例(49.22%);经腹部超声检测出的48例(37.50%)子宫颈纳氏囊肿,单发囊肿31(24.22%)、多发囊肿17例(13.28%);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③经阴道超声检测的103例(80.47%)子宫颈纳氏囊肿,囊肿发生部位分布情况为:宫颈内口囊肿28例(21.88%)、宫颈管内17例(13.28%)、壁间45例(35.16%)、宫颈阴道段13例(10.16%)。经腹部超声检测的48例(37.5%)子宫颈纳氏囊肿,囊肿发生部位分布情况为:宫颈内口囊肿12例(9.38%)、宫颈管内9例(7.03%)、壁间21例(16.41%)、宫颈阴道段6例(4.69%)。结论在子宫颈纳氏囊肿检测中,经阴道超声检测的效果要优于经腹部超声检测,能够明确囊肿发生情况及部位,为进一步的诊疗工作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及心血管造影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将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在2016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并行介入封堵术的82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按照双色球平均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每组各有41例患者,一组采用心血管造影检查,另一组则采用超声诊断检查,观察比较两组不同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超声诊断与心血管造影两种检查方式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率均为100%,超声诊断中,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病变的直径测量值度分别为(6.01±1.61) mm、(4.12±2.12) mm,心血管造影诊断中,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病变的直径测量值度分别为(5.37±2.32) mm、(3.16±1.24) mm,检查结果要明显大于心血管造影术检查结果,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术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超声诊断技术进行术前筛选与术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更加明显,且诊断结果更加准确,而心血管造影检查技术则对确定病变的直径和选择合适的封堵器两个方面的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