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4篇
  免费   470篇
  国内免费   218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104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333篇
内科学   207篇
皮肤病学   61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35篇
综合类   2014篇
预防医学   373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683篇
  7篇
中国医学   5048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293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336篇
  2013年   301篇
  2012年   460篇
  2011年   438篇
  2010年   389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450篇
  2007年   357篇
  2006年   362篇
  2005年   337篇
  2004年   332篇
  2003年   347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595篇
  1996年   584篇
  1995年   253篇
  1994年   221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120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连脂清肠肠和灌肠液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153例慢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甲(内服加灌肠组)、乙(内服组)和丙(对照组)组。甲组有效率95.1%,显效率83.6%;乙组有效率90.2%,显效率64.0%,明显高于丙组有效率51.6%,显效率22.6%(P〈0.05),甲组显效率高于乙组(P〈0.05)。实验研制了慢性结肠炎动物模型,通过动物模型治疗对比,表明连脂清肠汤和灌肠液有消炎、愈合溃疡作用,药理研究表明该两种药物有抑制肠平滑肌作用和  相似文献   
993.
非经典型21羟化酶缺陷症是21羟化酶缺陷症中酶活性下降较轻的一种类型。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往往仅有轻度雄激素过多症状和体征;常混杂于高雄激素血症的其他病因中,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特征相近,易于漏诊或误诊。因其发病率高,且常合并胰岛素抵抗及其他代谢紊乱,正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着重从其临床特征、分子遗传学特点、诊断与治疗等方面进行系统地阐述。  相似文献   
994.
许多中成药因其服用及携带方便,用途广泛等,颇受人们青睐,成为家庭必备药品。然而,很多人对中成药(尤其是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的认识还不够,在用药前没有意识去看药品说明书,随意剂量,甚至自行搭配药品,缺乏正确使用中成药的概念,从而导致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等各种剂型,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合方应用之理法进行分析,并联系中医哲学思维,认为合方的辨证方式是方剂辨证,其方式体现出中医哲学思维中的象数思维与直觉思维。合方而用可紧扣病机、全面兼顾病情、提高效率,充分体现出中医学的整体思维、中和思维、变易思维与功用思维。合方正是在这些中医哲学思维的指导下而产生,同时也是这些中医哲学思维在临床应用中的极好体现。  相似文献   
996.
五千年前,三湘四水,炎帝神农氏遍尝百草,宣药疗疾,开创了延续至今已有数千年的中医药辉煌时代。炎帝神农中华始祖三湘四水,是远古中华民族创始人——炎帝神农氏的领地。炎帝神农氏在此始种五谷,以为民食;制作耒耜,以利耕耘;遍尝百草,以医民恙;治麻为布,以御民寒;陶冶器物,以储民用;削桐为琴,以怡民情;首辟市场,以利民生。完成了从游牧到定居,从渔猎到田耕的历史转变,实现了从蒙昧到文明的过渡,从旧石器时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在《金匮要略》中实施医案案例式结合PBL模式的教学方式,探讨在中医经典课程中实施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此模式可促进师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文献资料的检索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中医特色临床思维,是中医师承的体现。  相似文献   
998.
合方研究     
一个方剂虽能治疗数种病症,但若遇到病情较为复杂,而治疗功效范围不能涵盖全部时,只能扩充药味来解决。由于新方不易创立,便可考虑于此方剂上同时加入另一个或数个适合方剂,来扩展疗效,因为既有之方剂是经过多代医者临床实践后肯定其疗效而留下的,故采取方剂与方剂相加,成为便捷又易掌握疗效之方法。方证使用者常以单一方剂作为最基本单位,爰引类比推理法,透过已有之方证对应来而产生合方,即依循辨证论治法则,对应复杂病症所采取一种动态调整。多个关键主证系决定合方主要依据,而方与方相合可产生累加、协同、相反相成,甚至新的功效。由于古方历经多年临床验证,医者若能活用既有方剂,将能拥有更多的论治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联合针刺在治疗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将120例糖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口服自拟中药联合针刺,对照组口服羟苯磺酸钙分散片,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有显著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联合针刺治疗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总结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常用方剂及药对规律.方法 检索1994-2014年中医药治疗GERD的相关文献,提取辨证分型、用药等信息,建立Microsoft Excel 2003数据库,采用Crosstabs方法分析各证型、方剂、药对出现频次.结果 共纳入文献350篇,常见6种基本证型,依次为肝胃不和证、脾虚湿热证、肝胃郁热证、痰气交阻证、中虚气逆证、脾胃虚寒证;共使用方剂109个,中药143种.GERD肝胃不和证治疗以柴胡疏肝散为主;脾虚湿热证以半夏泻心汤居多;肝胃郁热证常用左金丸;痰气交阻证以半夏厚朴汤为主;中虚气逆证以旋覆代赭汤为主;脾胃虚寒证黄芪建中汤多见.文献中高频使用的药对组合是半夏-黄连、黄芩-黄连、芍药-甘草、柴胡-白芍等共19对.结论 中医药治疗GERD重视辨证论治的思想,多在主方、主药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本证型病机特点,适当配伍其他类药物,或使其兼顾病机更加广泛,提高主药治疗效果,或防止主药作用太过,佐制其潜在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