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017篇 |
免费 | 1879篇 |
国内免费 | 58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63篇 |
儿科学 | 351篇 |
妇产科学 | 485篇 |
基础医学 | 825篇 |
口腔科学 | 475篇 |
临床医学 | 4785篇 |
内科学 | 2016篇 |
皮肤病学 | 232篇 |
神经病学 | 42篇 |
特种医学 | 201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1篇 |
外科学 | 4069篇 |
综合类 | 9454篇 |
预防医学 | 1422篇 |
眼科学 | 89篇 |
药学 | 2998篇 |
84篇 | |
中国医学 | 634篇 |
肿瘤学 | 488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1篇 |
2023年 | 794篇 |
2022年 | 1094篇 |
2021年 | 1306篇 |
2020年 | 894篇 |
2019年 | 816篇 |
2018年 | 470篇 |
2017年 | 670篇 |
2016年 | 762篇 |
2015年 | 928篇 |
2014年 | 1490篇 |
2013年 | 1509篇 |
2012年 | 1954篇 |
2011年 | 2044篇 |
2010年 | 1853篇 |
2009年 | 1902篇 |
2008年 | 2312篇 |
2007年 | 2133篇 |
2006年 | 2112篇 |
2005年 | 2092篇 |
2004年 | 1385篇 |
2003年 | 1246篇 |
2002年 | 969篇 |
2001年 | 855篇 |
2000年 | 612篇 |
1999年 | 488篇 |
1998年 | 443篇 |
1997年 | 388篇 |
1996年 | 359篇 |
1995年 | 324篇 |
1994年 | 253篇 |
1993年 | 170篇 |
1992年 | 129篇 |
1991年 | 160篇 |
1990年 | 117篇 |
1989年 | 107篇 |
1988年 | 42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38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应用于外阴癌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04年10月-2008年4月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术中采用SLNB的外阴癌患者21例,其中处于研究前期(即2005年5月前)的11例患者采用染料法识别前哨淋巴结(SLN)、处于研究后期的10例患者采用核素-染料联合法识别SLN,术后行常规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SLNB的检测效果;并观察与SLNB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1例患者中,20例(95%)检出SLN,其中8例为单侧腹股沟、12例为双侧腹股沟.20例SLN阳性患者共检出83枚SLN,每例患者平均检出4.2枚(1~9枚),每侧腹股沟平均2.6枚(1~6枚).其中,染料法每例患者平均检出4.4枚、每侧腹股沟平均2.5枚,核素-染料联合法每例患者平均检出3.9枚、每侧腹股沟平均2.7枚,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59,P=0.652;t=-0.421,P=0.717).20例SLN阳性患者腹股沟浅组淋巴结中均检出SLN,其中1例双侧腹股沟深组淋巴结中也检出SLN.20例SLN阳性的患者中,8例(10侧腹股沟)术后病理检查显示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其中7例患者(9侧腹股沟)的转移淋巴结中均包括有SLN、1例(1侧腹股沟)出现假阴性.以SLN识别预测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假阴性率为10%(1/10),阴性预测值为96%(22/23).未发现与SLNB相关的损伤及不良反应.结论 SLNB应用于外阴癌安全、可行,以SLN预测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72.
73.
74.
龙江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4,31(5):309-309
淋巴结状态涉及肿瘤患者的预后,在肝肿瘤中区域性淋巴结清扫的作用仍不清楚。为此,作者分析意大利Bologna大学Sant Orsola医院外科和移植科于1999~2001年收治的120例原发和继发肝肿瘤病例。均行肿瘤切除和区域性淋巴结清扫,7例因未能彻底根治不予统计在内,另10例系肝外胆管肿瘤也剔除在外。在余下的103例中,男55例、女48例,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75.
患者 男 ,5 5岁。因胸闷 1年余 ,加重 6天入院。活动后即感胸闷、气急 ,伴发热 1月余 (最高达 38.9℃ ) ,稍有咳嗽 ,干咳 ,无咯血。既往有哮喘病史 4 0年。查体 :发育良好 ,营养中等 ,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胸廓无畸形 ,呼吸音清 ,未闻及干湿 口罗音 ;腹部未发现异常。X线检查 :正位胸片见左上纵隔旁巨大肿块影 ,两肺未见异常 ,心影呈普大型 ,肋膈角变钝 (图 1)。左侧位胸片显示肿块位于前中上纵隔 ,约 8cm× 10cm大小 ,边界尚光滑 ,密度均匀 ,与升主动脉相重叠。心脏彩超检查 :心脏在液性暗区中搏动 ,扩张受阻 ,心包内见多个强回声光团 … 相似文献
76.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6,3(5):456-456
日本Kobayashi等报告,保留幽门的近全胃切除、重建后消化途径不经过十二指肠、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是胃癌患者胃切除术后胆结石发生的危险因素[Br J Surg 2005,92(11):1399]。 相似文献
77.
<正> 纵隔支气管囊肿是一种少见病,我们自1965年7月至1989年7月,共收治11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结合临床与文献资料对纵隔支气管囊肿诊治作一分析探讨。临床资料本组11例,男4例,女7例,年龄11~46岁,中位年龄29.8岁。临床表现无症状6例,其中2例健康检查胸透时发现。以颈部肿物为主诉入院2例,3例表现为咳嗽、胸痛、憋气等。既往有反复性肺炎1例。X线7例可见肺部有圆形、半圆形或椭圆形边缘锐利的阴影,密度均匀。1例见阴影呈分叶状,密度均匀但不甚光滑,右肺中叶有阻 相似文献
78.
79.
80.
淋巴结血管内T细胞淋巴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内淋巴瘤 (IV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 1例腹股沟淋巴结IVL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男性 31岁 ,不明原因高热伴消瘦 5 0天 ,右腹股沟直径 1cm淋巴结 1枚 ,B超示肝脏轻度增大 ,血LDH明显升高伴ESR及转氨酶轻度升高 ,外周血WBC 3 3× 10 7/L ,骨髓像、多种病原及各肿瘤相关抗原检测均无异常。病理活检 :腹股沟淋巴结大部分破坏 ,代之以大量扩张的中小血管 ,腔内充满大量异型淋巴样细胞 ,局部伴管壁、管周浸润并累及结外脂肪组织。瘤细胞免疫表型CD4 5、CD4 5RO、CD3阳性 ,CK、CD6 8、CD79α、CD2 0均阴性 ,血管壁及内皮细胞CD31、CD34阳性。行CHOP化疗后症状缓解 ,现仍在随访中。结论 IVL是一罕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好发于中枢神经系统及皮肤 ,其他部位少见 ,绝大数为B细胞型 ,T型罕见 ,以浅表淋巴结活检确诊者尚无报道。临床表现有一定提示性 ,确诊靠组织病理学检查 ,部分病例对化疗敏感 ,但多数病例预后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