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3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56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310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科学   202篇
综合类   935篇
预防医学   15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25篇
  14篇
中国医学   97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 评估围术期应用塞来昔布对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的镇痛效应.方法 拟于全麻下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100例,ASA Ⅰ~Ⅱ级,年龄15~50岁,体重45~100kg,随机分为两组(n=50):对照组(K组)、治疗组(C组).于术前1h内C组患者口服塞来昔布400mg,K组不给予任何处理.手术均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全麻术后送入麻醉恢复室,连接PCA术后镇痛泵,持续剂量2mL/h、单次剂量2.5mL(锁定时间15min).泵内药物为布托啡诺、曲马多.术后C组口服塞来昔布200mg,2次/日,服用3天.于术后1h(T1)、2h(T2)、4h(T3)、12h(T4)、24h(T5)、48h(T6)对患者进行VAS评分,并记录48h内布托啡诺的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组在术后48h内使用量明显减少,不良发生几率降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提前,C组在24h、48h的VAS评分低于K组,其余时段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服塞来昔布对于围术期口腔颌面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且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12.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和结局.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66例CHF合并T2D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达格列净组、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分析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和随访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四组体重指数(BMI)...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药物对全麻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方法将134例术后出现EA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42例)、B组(45例)和C组(47例),术后分别采用帕瑞昔布40mg、布托啡诺20μg/kg和曲马多1mg/kg,静脉注射。比较各组治疗后躁动的改善程度、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等。结果治疗后,A组、B组患者EA的程度显著低于C组(P<0.05);治疗后,三组VAS评分显著下降,Ramsay镇静评分显著升高(P<0.05),其中C组VAS评分显著高于A组、B组,B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A组、C组(P<0.05);治疗后,B组患者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显著高于A组、C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治疗EA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全身麻醉后EA患者的躁动程度,提高术后的镇静效果,缩短PACU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114.
目的:观察和比较地佐辛、盐酸曲马朵和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5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地佐辛组(A组)、盐酸曲马朵组(B组)、酒石酸布托啡诺组(C组),每组50例。三组产妇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施术,术中麻醉效果满意,术毕立即接静脉输注镇痛泵,药物配方为A组:地佐辛50 mg+盐酸托烷司琼5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B组:盐酸曲马朵1000 mg+盐酸托烷司琼5 mg+0.9%氯化钠注射液共100 ml;C组:酒石酸布托啡诺10 mg+盐酸托烷司琼5 mg+0.9%氯化钠注射液共100 ml。观察各组术后4 h、12 h、24 h、36 h、48 h各时间点的静息疼痛和动态疼痛,并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记录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静息疼痛VAS评分:4 h、12 h A组低于B、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各时间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动态疼痛VAS评分:4 h、12 h、24 h A组低于B、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 组各时间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嗜睡)C组的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药物可安全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效果可靠,其中地佐辛联合盐酸托烷司琼镇痛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15.
目的了解丁丙诺啡与氯氮平或硝西泮联用对戒毒患者睡眠影响的差异。方法60例二醋吗啡(海洛因)成瘾患者分别用丁丙诺啡与氯氮平联用(氯氮平组)及丁丙诺啡与硝西泮联用(硝西泮组),每组各30例,氯氮平用量为50mg,硝西泮为10mg。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头5d的丁丙诺啡用量和睡眠时间。结果两组患者丁丙诺啡的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犤氯氮平组(2.2±0.9)mg,硝西泮组(2.5±0.9)mg,P>0.05犦;氯氮平组睡眠时间明显长于硝西泮组犤氯氮平组(54±9)h,硝西泮组(47±8)h,t=3.08,P<0.01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氯氮平对戒毒患者睡眠的改善优于硝西泮。  相似文献   
116.
冠心病患者等长收缩训练的作用及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验证等长收缩训练(IE)在冠心病康复中的疗效及机理。方法:4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IE组和动力性运动DE组。IE组每日进行IE体操和有氧训练,DE组每日进行有氧训练,每周均训练5次。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周。测定训练前后心率、血压、体重、腰围、臀围,心电运动试验,空腹血糖、血脂和二维超声心动图,并用放免法测定前后内啡肽(强啡肽、β—内啡肽、亮氨酸脑啡肽)的变化。结果:①两组均引起体质改善,但IE组腰围下降、肌力增加、最大运动时间增加和TG下降更为明显。②IE组定量运动时心血管反应下降。③IE组脑啡队和β—内啡肽明显增加。结论:冠心病患者IE训练可以安全有效地改善体质,提高最大运动能力,降低定量运动心血管反应,其机理与L—EK和β—END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PCIA(静脉自控镇痛)与PCEA(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方法:选择择期硬膜外阻滞60例(ASAI-Ⅱ级)经腹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静脉自控镇痛(PCIA),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两组PCA配法为布托啡诺2mg/kg+芬太尼0.2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PCA参数设置为持续剂量2ml/h。PCA剂量为3ml/&,锁定时间60min。镇痛效应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并记录24H、48H、72H,记录术者镇痛满意度,恶心,呕吐及并发症。结果两种镇痛方法总体满意度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镇痛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镇痛方法术后恶心,呕吐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PCA报警次数有显著差异(P〈0.01)。结果:布托啡诺为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通过对脊髓K受体的激动作用而产生脊髓镇痛,作为M受体拮抗剂,对H受体兴奋引起的恶心,呕吐有抑制作用。通过两种镇痛方法比较,布托啡诺PCIA镇痛效果明显,镇痛持续时间长,副作用少,是子宫切除后一种方便、有效、安全、实用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18.
将80例剖宫产术后孕妇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20例,A、C组分别应用布托啡诺8mg、布托啡诺5mg加高乌甲素32mg静脉自控镇痛;B、D组分别应用布托啡诺8mg、布托啡诺5mg加高乌甲素32mg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术后1、6、12、24、36、48h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行双盲镇痛、舒适度和镇静评分.结果四组术后生命体征、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A组术后6h舒适度较高,性价比高于B、C、D组.认为剖宫产术后镇痛应首选布托啡诺8mg静脉自控镇痛.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电针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镇痛机理。方法:建造SD大鼠EMT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模型对照、电针治疗共3组。并监测各组大鼠垂体、下丘脑及异位内膜的β-内啡呔(β-EP)与强啡呔(DynA1-13)的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纽较空白对照组β-P与DynA1-13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电针治疗组其β-EP及DynA1-13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电针关元、地机穴可提高中枢及异位内膜组织中β-EP与DynA1-13的含量达到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脊柱后路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 90例行脊柱后路内固定手术患者,根据术后镇痛药物的不同随机均分为三组:布托啡诺8 mg组(B组)、氟比洛芬酯200 mg组(F组)、布托啡诺4 mg+氟比洛芬酯100 mg组(BF组).记录术后4、6、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BF组术后4、6、12 h时VAS评分低于B组和F组(P<0.05),其它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Ramsay评分术后6、12 h高于F组和BF组(P<0.05);三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布托啡诺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脊柱后路手术术后可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