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08篇
  免费   455篇
  国内免费   329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96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379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1046篇
内科学   491篇
皮肤病学   166篇
神经病学   130篇
特种医学   2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54篇
综合类   2525篇
预防医学   748篇
眼科学   64篇
药学   1487篇
  10篇
中国医学   2104篇
肿瘤学   97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381篇
  2012年   502篇
  2011年   556篇
  2010年   448篇
  2009年   454篇
  2008年   539篇
  2007年   501篇
  2006年   399篇
  2005年   439篇
  2004年   354篇
  2003年   357篇
  2002年   295篇
  2001年   306篇
  2000年   265篇
  1999年   287篇
  1998年   251篇
  1997年   273篇
  1996年   214篇
  1995年   212篇
  1994年   178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PB230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敏  买霞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0,9(4):243-244,247
目的:研究PB230对人胃癌细胞(MGC80-3)、人红白血病细胞(K562)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生物抑制作用,探讨其抗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PB230对体外培养的MGC80-3细胞系、K562细胞系和MCF-7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PB230明显抑制MGC80-3、K562和MCF-3三种细胞系的生长,其IC50值分别为2&;#215;10^-6-1&;#215;10^-5mol/L之间,2&;#215;10^-6mol/L和1&;#215;10^-5mol/L,结论:PB230能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 (HCMV)对红系祖细胞 (CFU E)的分化和增殖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 15例脐血标本 ,用红系祖细胞单向半固体培养技术 ,观察 3种不同浓度的HCMVAD16 9株对CFU E集落形成的影响 ,用PCR和RT PCR检测集落中的HCMVDNA与latemRNA。【结果】 3个感染组的CFU E均减少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分别为 11 46 %、2 1 88%、34 45 % (P <0 0 5 ) ,显示CFU E集落数与HCMV感染浓度有关 ,病毒感染浓度越高 ,抑制程度越大。CFU E集落细胞中的HCMVDNA均为阳性 ,而latemRNA为阴性。【结论】HCMVAD16 9株可直接感染红系祖细胞 ,并抑制其分化与增殖 ,该抑制作用可出现于仅有病毒潜伏的细胞。  相似文献   
133.
134.
对 145例经TPPA试验和 (或 )D F检查证实的早期梅毒治疗前后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结果 :145例早期梅毒治疗前TRUST阳性 135例 ,阳性率 93.1%。滴度达 1∶16以上的二期梅毒患者比例 ( 45 .8% )高于一期梅毒 ( 2 0 .6 % )和早期潜伏梅毒 ( 15 .4% ) ,提示二期梅毒血清学反应水平相对较高 ,TRUST滴度与病情活动性呈正相关。梅毒治疗后 1年内的血清阴转率 ,一期梅毒 ( 10 0 % )和早期潜伏梅毒 ( 88.9% )均高于二期梅毒 ( 76 .9% ) ,说明二期梅毒血清学阴转时间相对较长。TRUST具有简易、快速、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好等特点 ,是临床筛查早期梅毒和了解其病情活动程度及判定疗效的快捷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5.
八珍汤对血虚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八珍汤对血虚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失血法制造小鼠血虚模型,失血24h后再取血测定血红蛋白(Hb)含量、及红细胞(RBC)计数及测RBC.c3bR与RBC.ICR值并随即灌胃给八珍汤(20mg/kg.d-1),连续7d,于第8天采血分别测定Hb含量、RBC计数、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及循环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结果:①失血后的小鼠,Hb含量、RBC计数及RBC.c3bR均显著低于失血前水平(P<0.01);而RBC.ICR则显著高于失血前水平(P<0.01);②八珍汤治疗后,血虚小鼠的Hb、RBC及RBC.c3bR水平提高至接近失血前水平,与生理盐水(NS)对照组比较,均P<0.01;同时八珍汤具有明显降低血虚小鼠的RBC.ICR的作用,与NS组比较,P<0.01.结论:①血虚小鼠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呈明显低下状态;②古方八珍汤具有一定补血及恢复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6.
红花黄色素对血小板活化因子介导的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探讨中药红花中的红花黄色素 (SafflorYellow)对血小板活化因子 (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介导的人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通过细胞学的方法 ,在细胞松弛素B存在下 ,人的中性粒细胞 (PMN)悬液先与不同浓度的红花黄色素温育 ,然后以PAF刺激 ,以PMN悬液为空白对照。结果显示 :红花黄色素对PAF介导的人中性粒细胞聚集、粘附及超氧化物产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并且在 2~ 2 0g L浓度范围内 ,其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推测红花黄色素对抗PAF的作用 ,可能是其活血化瘀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7.
薄层扫描法测定复方板蓝根胶囊中靛玉红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方板蓝根胶囊由大青叶、板蓝根制备而成。本文应用单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其中主要成份大青叶中靛玉红含量 ,在文献报道的基础上[1 ] 对提取溶剂 ,展开剂进行改进。方法简便 ,结果满意。材料与方法1 仪器、药品与试剂岛津CS— 92 0薄层扫描仪。靛玉红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复方板蓝根胶囊 (青海省人民医院 )。2 方法2 .1 薄层色谱条件硅胶G薄层板 ,(1 0× 2 0 )cm ,青岛海洋化工厂出品 ,展开剂为石油醚 (60~ 90 )℃—乙酸乙酯—二乙胺 (7.5 5 1 ) ,展距约 6cm。室温挥去溶剂 ,可见光下观察。2 .2 薄层扫描条件单…  相似文献   
138.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制剂糖复康对Alloxan糖尿病大鼠红细胞免疫和血小板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 动物实验观察大鼠经几血小板免疫粘附功能。结果 Alloxan糖尿 在鼠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血小板免疫粘附功能呈高亢状态,经糖复康治疗4周后,其低下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其高亢的血小板免疫粘附功能得到明显了抑制,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糖复康具有提高实验性糖 病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清除循环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制剂糖复康对Alloxan糖尿病大鼠红细胞免疫和血小板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动物实验观察大鼠红细胞免疫和血小板免疫粘附功能.结果 Alloxan糖尿病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血小板免疫粘附功能呈高亢状态,经糖复康治疗4周后,其低下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其高亢的血小板免疫粘附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抑制,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糖复康具有提高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改善高亢的血小板免疫粘附功能、对抗凝血的作用.糖复康的这一作用,对防治糖尿病的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0.
早期梅毒TRUST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45例经TPPA试验和(或)D-F检查证实的早期梅毒治疗前后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TRUST)。结果:145例早期梅毒治疗前TRUST阳性135例,阳性率93.1%,滴度达1:16以上的二期梅毒患者比例(45.8%)高于一期梅毒(20.6%)和早期潜伏梅毒(15.4%),提示二期梅毒血清学反应水平相对较高,TRUST滴度与病情活动性呈正相关,梅毒治疗后1年内的血清阴转率,一期梅毒(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