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21篇
  免费   2229篇
  国内免费   1008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20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1540篇
口腔科学   63篇
临床医学   5921篇
内科学   2302篇
皮肤病学   172篇
神经病学   102篇
特种医学   7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篇
外科学   2333篇
综合类   11744篇
预防医学   2073篇
眼科学   54篇
药学   5558篇
  89篇
中国医学   14334篇
肿瘤学   80篇
  2024年   369篇
  2023年   1257篇
  2022年   1552篇
  2021年   1782篇
  2020年   1458篇
  2019年   1360篇
  2018年   653篇
  2017年   1245篇
  2016年   1320篇
  2015年   1429篇
  2014年   2651篇
  2013年   2458篇
  2012年   3134篇
  2011年   3213篇
  2010年   2648篇
  2009年   2580篇
  2008年   2601篇
  2007年   2403篇
  2006年   2267篇
  2005年   2006篇
  2004年   1560篇
  2003年   1363篇
  2002年   1181篇
  2001年   938篇
  2000年   744篇
  1999年   587篇
  1998年   494篇
  1997年   499篇
  1996年   382篇
  1995年   338篇
  1994年   266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69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析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5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将其分为痰瘀互结组(对照组)和湿热阻络组(观察组),均给予两组患者甲氨蝶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6例显效,68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7%,而对照组0例显效,38例有效,40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48.9%,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本院收治的9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行关节镜下清理术,研究组患者行关节镜下选择性清理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关节镜下广泛性清理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2周、术后4周的Lysholm功能评分上升幅度明显比对照组大,且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5%比对照组21.74%低。结论关节镜下选择性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创伤小、恢复快,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3.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临床上常见亚型包括全身型JIA、少关节型/多关节型JIA和幼年脊柱关节炎。本病无特异性诊断指标, 需与感染性疾病和恶性病相鉴别。全身型JIA起病多急骤, 病情进展快, 易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而危及生命。儿童风湿科医生对JIA的诊断及治疗经验仍不足, 规范化诊疗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组织有关专家, 在借鉴国内外诊疗规范和分类标准的基础上, 制定本规范, 旨在规范JIA各亚型及全身型JIA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以降低致死率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从而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研究采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联合治疗类风湿药治疗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人数为70例的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进行治疗类风湿性药治疗后再使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方案的治疗,对照组主要对患者进行治疗类风湿药的使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取得的总有效率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发现以下结果:采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联合治疗类风湿药方案的试验组所取得的总有效率为(90.00%),使用治疗类风湿药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所取得的总有效率为(54.29%),总有效率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也有很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和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药在临床方面取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主要使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所取得的总有效率,且在安全性方面,改善病情抗风湿药联合治疗类药好于单纯使用治疗类药,证明试验组的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成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建中颗粒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相关细胞因子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4组,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片组、加味黄芪建中颗粒组,每组12只,均行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模型组细胞因子(TNF-α、IL-1、ESR、RF、CRP)、关节炎指数、免疫球蛋白(Ig M、Ig G、Ig A)高于正常组,细胞因子(IL-4、IL-10)低于正常组。雷公藤多苷片组与加味黄芪建中颗粒组细胞因子(TNF-α、IL-1、ESR、RF、CRP)、关节炎指数、免疫球蛋白(Ig M、Ig G、Ig A)较模型组降低,细胞因子(IL-4、IL-10)较模型升高,加味黄芪建中颗粒组变异幅度大于雷公藤多苷片组(P<0.05)。结论加味黄芪建中颗粒可显著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细胞因子及免疫球蛋白状况。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甲氨蝶呤(MTX)和扶他林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类风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2%;观察组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3.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观察在实施临床诊断过程中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RA患者60例,将其设为A1组(观察组)。同期选择非RA患者146例,将其设为A2组(对照组1),选择健康体检人员60例,设为A3组(对照组2)。对A1组与A2组、A3组研究对象的CCP含量以及RF含量(类分湿因子)进行准确检测。主要用雅培i2000对患者的CCP含量进行检测,选择西门子特定蛋白仪对患者的RF含量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方法 针对RA疾病诊断敏感度以及特异度表现出的差异。结果 在进行RA临床诊断过程中,抗CCP抗体表现出的敏感性低于选择RF进行诊断后表现出的敏感性(P<0.05);在特异性方面,高于RF极为明显(P<0.05)。联合上述两种方法 对RA患者进行检测,临床获得较高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结论 针对RA患者,临床选择抗CCP抗体加以临床诊断,表现出较高的特异性,但尚未有效明确其与RF二者之间表现出的相关性。对此,将二者联合对RA患者进行检测,可有效将患者血清学阳性率提高。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SG)对类风湿关节炎(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介导的破骨细胞(Oc)分化及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活动期RA患者滑膜体外分离培养FLS,与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MNC)共培养,不同浓度RSG(0、5、10和15μmol/L)干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鉴定Oc并计数;甲苯胺蓝染色和图像分析系统计算骨吸收陷窝面积;Real-time PCR检测共培养体系RANKL和OPG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RANKL、OPG、p-ERK、p-p38和p-JNK的蛋白含量。结果:与不加RSG组比较,15μmol/L RSG干预后Oc的数量明显减少(P0.01),骨吸收陷窝面积也减少(P0.05);共培养体系RANKL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OPG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p-ERK的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p-p38及p-JNK的蛋白含量则不受影响。结论:RSG通过抑制RANKL及p-ERK活化影响RA关节微环境中组织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Oc分化及骨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检测初发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ICOS和ICOSL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的方法,检测85例初发RA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ICOS及CD14+单核细胞和CD19+B细胞表面ICOSL的表达,比较15例初诊RA患者治疗前后ICOS和ICOSL表达水平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RA患者外周血中ICOS/ICOSL的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C。R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ICOS表达显著增高[(7.08±4.72)%vs(3.01±1.39)%,P0.0001]。RA患者外周血中CD14+单核细胞[(5.77±3.45)%vs(3.64±1.43)%,P0.05]和CD19+B细胞[(5.78±4.52)%vs(3.97±1.63)%,P0.05]表面ICOSL的表达均高于HC。活动期的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和B细胞表面的ICOSL表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5.45±3.50)%vs(4.04±1.55)%,P=0.036]、[(6.59±5.74)%vs(5.63±4.30)%,P=0.016],治疗后CD4+T细胞表面ICOS的表达及CD14+单核细胞和CD19+B细胞表面ICOSL的表达均显著下降[(3.33±0.31)%vs(5.56±1.11)%,P=0.076]、[(5.12±1.23)%vs(9.99±2.02)%,P=0.045]、[(3.74±0.57)%vs(8.62±1.77)%,P=0.011]。结论: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ICOS和ICOSL异常高表达,且与疾病活动度和临床疗效密切相关。提示ICOS/ICOSL信号通路可能参与RA免疫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免疫金银法检测抗角质蛋白抗体(AKA)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AKA阳性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20份,同时收集20份正常健康者血清作为对照,采用免疫金银法检测上述血清AKA,检测中采用不同的封闭液、不同浓度的金标抗体、不同的显色时间,比较分析不同条件下免疫金银法检测AKA的阳性率及结果易判断程度,以确定较合适的检测条件。同时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AKA,比较2种方法检测AKA的敏感性。结果:以含10%~20%的羊血清及1%BSA的封闭液、1:80~1:320的金标抗体、10~15 min的显色时间为较合适的检测条件。免疫金银法检测AKA较免疫荧光法敏感性高,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疫金银法检测AKA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上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辅助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