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6612篇
  免费   25246篇
  国内免费   15172篇
耳鼻咽喉   5376篇
儿科学   8962篇
妇产科学   6646篇
基础医学   14429篇
口腔科学   9282篇
临床医学   135969篇
内科学   74795篇
皮肤病学   11565篇
神经病学   17580篇
特种医学   228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53篇
外科学   69196篇
综合类   306925篇
预防医学   72464篇
眼科学   10692篇
药学   140287篇
  1460篇
中国医学   158984篇
肿瘤学   28092篇
  2024年   2541篇
  2023年   9558篇
  2022年   12470篇
  2021年   14794篇
  2020年   12299篇
  2019年   10558篇
  2018年   5623篇
  2017年   11186篇
  2016年   13673篇
  2015年   16473篇
  2014年   37191篇
  2013年   37941篇
  2012年   50271篇
  2011年   56519篇
  2010年   56554篇
  2009年   56734篇
  2008年   72848篇
  2007年   62444篇
  2006年   59440篇
  2005年   69218篇
  2004年   69480篇
  2003年   77622篇
  2002年   67038篇
  2001年   59483篇
  2000年   36464篇
  1999年   25287篇
  1998年   22614篇
  1997年   15648篇
  1996年   15108篇
  1995年   11789篇
  1994年   9442篇
  1993年   3476篇
  1992年   2637篇
  1991年   2680篇
  1990年   3038篇
  1989年   3182篇
  1988年   944篇
  1987年   817篇
  1986年   542篇
  1985年   466篇
  1984年   346篇
  1983年   215篇
  1982年   116篇
  1981年   84篇
  1980年   47篇
  1979年   13篇
  1965年   4篇
  1958年   81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肥胖型2型糖尿病一方面加重疾病危害,另一方面加大疾病治疗难度。为更好开展临床肥胖型2型糖尿病内科治疗,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本研究总结其内科治疗现状。应用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以"肥胖型""2型糖尿病"和"内科治疗"等为关键词,检索2009-01-2019-12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2型糖尿病患者及体质量指数≥28kg/m2;(2)伴有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3)经过标准内科治疗和中医中药及针灸治疗成功减轻体质量,有效控制血糖。排除标准:(1)有严重并发症,且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内科治疗效果产生干扰;(2)单纯依赖内科用药、难以改变饮食及生活习惯患者;(3)在过去的10年中,参与任何药物试验者。共检索到英文文献15篇,中文文献57篇,最终纳入35篇文献。结果表明,通过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及内科治疗后,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体质量指数均得到改善。内科综合减重方案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抵抗,同时可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了解某设备实验条件下不同位置脉冲X射线电离辐射水平,提出适当的防护建议。方法 采用热释光测量方法,分别在设备舱周围不同方向不同距离布放热释光剂量计,累积一定数量脉冲辐射后进行测量;采用电离室型X、γ剂量率仪(FJ-347A)实时测量工作状态下不同距离处电离辐射剂量率水平。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的职业照射人员和公众个人剂量限值提出不同工作位辐射防护建议。结果 热释光剂量计累计接收3 000个脉冲辐射,设备舱外壁0.01~8.98 mGy,顶部0.01~15.67 mGy,距外壁1~12 m之间0.01~2.18 mGy,工作位0 mGy。工作状态下,X射线剂量率仪测得距设备舱外侧壁1~20 m之间空气比释动能率范围0.26~16 mGy/h。结论 热释光剂量计、电离室型剂量率仪测量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两种方法均可用于脉冲X射线测量;工作状态下设备舱外近距离处辐射剂量率较高,可通过采取防护措施或者限制人员工作量以满足辐射防护要求。  相似文献   
103.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加快,慢性病发病率越来越高,逐渐呈现低龄化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肝硬化是一种在我国比较常见的慢性病,其带来后果很严重,会带来很多并发症.肝腹水是一种由门静脉高压引起的疾病,肝腹水一般来说是由于中晚期肝硬化引起的,是肝硬化的一大症状.最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的产生,在肝腹水的患者中,细菌性腹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细菌,首次报道时,其死亡率超过90%,但随着医学的发展,死亡率已经降低至大约20%.本文主要研究了肝腹水并发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发病机理,提供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4.
<正>儿童期最多见的血管瘤是婴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s,IH)和卡波济样血管内皮瘤(Kaposiform hemangioendothelioma,KHE),本文仅对此两种类型的血管瘤的药物治疗作简单论述。之所以将此两类血管肿瘤的治疗一并叙述,一是因为两类血管肿瘤在儿童期,特别是婴儿期较为常见,还因为两类肿瘤的治疗药物有相当大的重叠。1概述IH的发展过程:婴儿血管瘤起病早,新生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快速破坏性髋关节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例快速破坏性髋关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等,准确记录所得数据。结果7例快速破坏性髋关节病患者首次就诊确诊率0.00%(0例),再次就诊确诊率100.00%(7例);经外科手术治疗后,7例患者VAS评分、Harr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快速破坏性髋关节病的临床特征,对疑似病例积极给予各项检查确诊病情,根据其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保障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6.
田方  石文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17(10):1142-1147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早产儿常见疾病,目前早产儿PDA的自然发展过程仍未完全明确,PDA发生的有些高危因素仍存在争议,对PDA是否进行药物、手术干预,以及何时进行药物、手术干预仍存在争议。尽管已经有相当多的证据证实动脉导管持续开放可能有害,但目前尚缺乏关闭导管治疗方案的远期益处或害处的相关证据。大多数临床试验旨在评估短期导管开放对患儿的影响。目前尚无评估动脉导管持续开放对早产儿死亡率及并发症影响的临床试验。近年来PDA治疗上最大的变化是减少对PDA的治疗。该文重点总结胎龄28周早产儿PDA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移位骨折的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揍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桡骨远端移位骨折的患者56倒,男25倒,女31饲.根据采用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然后判定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有无合并症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赏料选用蹬验,计数资井连用c2检验,以P<o.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组挠骨远端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经统计学分析,P< 0.05.结论:桡桡骨远端移位骨折的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虽无明显差异,却各有利弊,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多方权衡,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建立了测定饮用水中CHCl_3和CCl_4含量的顶空气相色谱法,优化了相关参数,并探讨影响测定的因素。方法采用顶空自动进样技术,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CHCl_3和CCl_4。结果 CHCl_3在0.86~17.2μg/L,其检出限为0.018μg/L;CCl_4在0.075~1.5μg/L,其检出限为0.0032μg/L,它们都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是83.30%~92.70%。通过实验,提出从标准溶液、加入NaCl及重复进样等减少对结果影响的措施。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水中CHCl_3、CCL_4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9.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目前发病趋势逐年上升,但是随着早期诊断和各种治疗手段的开展,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明显得到了提高。血脂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血脂代谢异常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发现血脂水平的变化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亦有研究表明在乳腺癌的治疗过程中,化疗、内分泌治疗、降脂药等均可影响患者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10.
人类微生物群是由寄生在人体上皮屏障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组成的,其中大部分位于肠道内,与宿主之间形成共生的关系。机体肠道微生物的组成虽然受到年龄、饮食、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但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是相对稳定的。近年来,肠道菌群与恶性肿瘤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肠道菌群不但能够维持局部稳态,还能调节机体代谢、炎症和免疫等生理过程。有研究表明,微生物群,特别是肠道菌群能够显著调节机体对癌症治疗的反应性以及机体对毒副反应的敏感性。检查肠道菌群中各菌种之间的比例可作为筛查恶性肿瘤的新方法。本文将综述微生物群具有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抗肿瘤治疗疗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证据,以及其中所涉及的微生物种类,从而为恶性肿瘤精准治疗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