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2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530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119篇
妇产科学   68篇
基础医学   813篇
口腔科学   73篇
临床医学   942篇
内科学   837篇
皮肤病学   66篇
神经病学   514篇
特种医学   1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452篇
综合类   2048篇
预防医学   439篇
眼科学   114篇
药学   740篇
  1篇
中国医学   480篇
肿瘤学   17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357篇
  2008年   491篇
  2007年   422篇
  2006年   489篇
  2005年   644篇
  2004年   636篇
  2003年   636篇
  2002年   613篇
  2001年   521篇
  2000年   376篇
  1999年   367篇
  1998年   272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CD44和抑癌基因nm23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30例乳腺癌及1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CD44V6和nm23-H1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D44V6及nm23-H1的表达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CD44V6和nm23-H1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与乳腺癌的病理类型无关。结论:CD44V6和nm23-H1异常表达是乳腺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的重要分子学改变。同时检测两者可更好地预测其进展程度和对淋巴结转移的判断。  相似文献   
92.
救脑宁注射液对培养神经细胞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救脑宁”注射液对中风病的疗效机理 ,将原代培养 8~ 12d的新生大鼠皮层神经细胞进行缺氧缺糖处理 ,观察该药对缺氧缺糖损伤神经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 :缺氧缺糖组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 (MDA)含量、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活性和细胞生存率则显著降低 ,救脑宁组MDA、LDH显著低于缺氧缺糖组 ,而SOD活性及细胞生存率则高于缺氧缺糖组 (P <0 0 1)。因此 ,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提高神经细胞对缺氧缺糖的耐受性 ,可能是其疗效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3.
目的 了解肺部感染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其对淋巴细胞的调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及郭峰法红白细胞免疫粘附混合花结合试验检测35例肺部感染病人,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肺部感染病人红细胞膜LFA-3的表达及其与白细胞的粘附能力都明显增高。同时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淋巴细胞受体花环率下降。  相似文献   
94.
目的:为研究Bio-Normalizer(BN)对大脑神经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无血清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培养鼠胚大脑神经细胞,将神经细胞造成缺氧损伤,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加入不同剂量的BN,观察BN对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将细胞分为4组,Ⅰ组为缺氧BN浓度为0mg/ml组;Ⅱ组为缺氧BN浓度为0.1mg/ml组,Ⅲ组为缺氧BN浓度为0.5mg/ml组;Ⅳ组为非缺氧BN浓度为0mg/ml组。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发育的情况,于细胞培养后的第4天收集细胞,测定生化指标,同时进时光镜和电镜病理检查。结果:缺氧0.1mgBN/ml组的神经细胞MTT及NSE活性均高于缺氧0mgBN/ml组,并有显著差别(P<0.05);形态学观察结果也显示缺氧0.1mgBN/ml组和0.5mgBN/ml组的神经细胞缺氧损伤后恢复明显好于缺氧0mgBN/ml组。结论:BN对大脑神经细胞缺氧损伤恢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5.
细胞间粘附分子—1^125I标记及其纯度、免疫活性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ra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125I标记方法及鉴定其纯度和免疫活性。方法:用氯胺-T法标记ICAM-1,用Sephadex G-50柱层析分离,用纸层析法鉴定^125I-ICAM-1的纯度,放免法检测其免疫活性,结果:^125I-ICAM-1比活度为77.84uCi/ug蛋白,标记率为65.54%,^125I-Na的放化纯度为97.27%,^125I-ICAM-1能够与ICAM-1-Ab的最大结合为88.64%,并且随ICAM-1-Ab滴度的降低而增高。结论:成功建立^125I标记ICAM-1的方法,并且^125I-ICAM-1具有一定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96.
Graves病患者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Graves病 (GD)患者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ICAM- 1)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超敏 EL ISA法检测 6 0例 GD初诊患者 (2 5例伴 Graves突眼 ,GO)、35例 GD缓解患者和 3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 ICAM- 1水平。结果 :(1) GD初诊伴和不伴突眼者 s ICAM- 1浓度分别为 (331.15± 42 .2 3) pg/ ml和 (2 6 6 .13± 2 7.10 ) pg/ ml,GD缓解组 s ICAM- 1检测值为(179.94± 2 5 .0 4) pg/ m l,对照组为 (141.0 45± 2 .839) pg/ ml。 (2 ) GD初发 (伴或不伴突眼 )组 s ICAM- 1水平显著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 ;GD缓解组 s ICAM- 1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GD初发组的突眼患者 s ICAM- 1虽高于无突眼者 ,但二者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3) GD患者血清 s ICAM- 1与游离 T3(FT3)、游离 T4(FT4)及促甲状腺激素 (TSH)、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明显正相关 ,但与 TSH浓度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 :GD患者体内存在着 s ICAM- 1的明显异常 ,并且 s ICAM- 1水平与甲状腺功能状态和 (或 ) GD自身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双胸蚓溶栓酶对神经元突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神经元细胞体外培养技术观察了1~10 d内在不同剂量双胸蚓溶栓酶作用下的Wistar胎鼠大脑神经元突起的生长发育过程。结果 不同剂量双胸蚓溶栓酶对神经元突起的数量和长度以及轴索的形态与增长均有影响。结论 双胸蚓溶栓酶对体外培养的胎鼠大脑神经元突起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8.
研究单纯疱疹病毒Ⅰ(HSV-Ⅰ)在兔脑神经细胞(RNC)中的形态与形态发生。方法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超薄切片,并拍照记录。结果RNC感染HSV-Ⅰ6h后,细胞核中即可见散在核衣壳,12h后细胞核和细胞质内均可见到,但以核内多见,24h后病毒量达高峰。胶质细胞内的核衣壳多于神经元,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细胞质内和胞外可见少量有包膜的完整病毒。病毒颗粒为圆形或椭圆形,核心直径38~54nm,核衣壳77~100hm,成熟病毒115~129nm。结论RNC对HSV-Ⅰ高度敏感,HSV-Ⅰ在兔脑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中的形态发生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
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妊高征子宫蜕膜及胎盘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妊高征子宫蜕膜及胎盘中的表达,在20例正常妊娠及24例中、重度妊高征患者中,以选择性剖宫产取其子宫蜕膜及胎盘,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ICAM-1的表达,发现妊高征子宫蜕膜的血管中可见ICAM-1阳性的滋养细胞侵入,且这些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P<0.05);胎盘合体滋养细胞染色明显强于正常妊娠(P<0.001)。结果表明:ICAM-1阳性滋养细胞侵入蜕膜血管伴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以及胎盘合体滋养细胞ICAM-1表达增强。提示ICAM-1介导的免疫机制在妊高征的发病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
为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在CPB前后心肌上ICAM-1的表达,并探讨抑肽酶对其表达的影响,选择择期心脏瓣膜替换术病人20例,随机分为抑肽酶组和对照组,各10例。分别于手术开始及结束时取右心房心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细胞及心肌血管内皮细胞上ICAM-1的表达,以测得ICAM-1积分光密度值(IOD值)进行分析。结果心脏瓣膜替换术病人CPB后心肌细胞上ICAM-1的表达较术前有明显增加(P<0.05),而在抑肽酶组则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在对照组,心肌血管EC上ICAM-1在CPB后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抑肽酶组,差异无显著性。组间比较,P<0.05。认为CPB时心肌细胞及心肌血管EC上ICAM-1的表达增高,ICAM-1可能参与CPB时心肌的炎症损伤,抑肽酶可以通过抑制ICAM-1的表达而减轻CPB所致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