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154篇
  免费   5301篇
  国内免费   6851篇
耳鼻咽喉   629篇
儿科学   1041篇
妇产科学   1014篇
基础医学   6424篇
口腔科学   4205篇
临床医学   10318篇
内科学   8842篇
皮肤病学   999篇
神经病学   1809篇
特种医学   22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62篇
外科学   7813篇
综合类   23869篇
预防医学   3897篇
眼科学   2500篇
药学   7977篇
  144篇
中国医学   5049篇
肿瘤学   5490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683篇
  2023年   2259篇
  2022年   2780篇
  2021年   3258篇
  2020年   2191篇
  2019年   2268篇
  2018年   1315篇
  2017年   1999篇
  2016年   2438篇
  2015年   2519篇
  2014年   3641篇
  2013年   3705篇
  2012年   5171篇
  2011年   5956篇
  2010年   5392篇
  2009年   5582篇
  2008年   5878篇
  2007年   5269篇
  2006年   5116篇
  2005年   5201篇
  2004年   4431篇
  2003年   3692篇
  2002年   3045篇
  2001年   2663篇
  2000年   1807篇
  1999年   1401篇
  1998年   1040篇
  1997年   878篇
  1996年   739篇
  1995年   591篇
  1994年   434篇
  1993年   257篇
  1992年   174篇
  1991年   173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伤后24h内削痂手术对深Ⅱ度烧伤创面局部释放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AB)及其对组织修复的影响.方法选12例以深Ⅱ度烧伤为主的患者,每例患者均选择相对均匀的深Ⅱ度创面作为实验创面并分为3个研究区域,即手术前、手术后和未手术实验区.伤后24h内行削痂术.术前在实验创面切取创面组织,作为手术前实验区标本,行削痂后创面均以辐照猪皮覆盖.术中部分创面保留不予手术,该保留创面作为未手术实验区.于伤后5~7d行第2次手术,分别切取经削痂处理和未手术区的创面组织,作为手术后和未手术实验区标本.采用组织培养和ELISA技术测定创面组织释放EGF、FGF-2和PDGF-AB的水平,并对创面组织中新生肉芽形成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半定量分析.结果伤后24h内削痂手术后,创面组织局部释放EGF、FGF-2和PDGF-AB的水平较手术前和未手术创面有显著升高(P<0.05);创面局部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手术后创面新鲜肉芽组织形成较手术前和未手术创面显著(P<0.05).结论伤后24h内削痂手术可以促进局部组织释放EGF、FGF-2和PDGF-AB,促进新生肉芽形成,有利于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从而提示了伤后24h内削痂优于常规手术.  相似文献   
22.
目的采集手术切除未经培养的骨肉瘤标本,研究肿瘤中成骨细胞的分化及其与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观察骨肉瘤中成骨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频率、特异性,以及骨肉瘤成骨细胞表型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应用RT-PCR方法研究48例骨肉瘤标本的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和骨桥蛋白(ON)的mRNA转录。磷酸甘油酸激酶(PGK)被用于内参照。结果在大多数骨肉瘤标本中可以发现ALP或OC的mRNA转录(分别为93.75%,79.17%)。在所有的肉瘤检测中均可发现ON的mRNA转录。在骨肉瘤的成骨细胞亚型中可见到ALP和OC的高水平表达。肺转移瘤OC的mRNA表达弱于原发灶。肿瘤细胞有高水平OC表达的病例组有较高的生存率(P=0.045)。结论OC是目前最好的成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将来可能用于检测骨肉瘤患者外周血中循环的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天然碱性脂 (Stearylamine,SA)脂质体介导绿色荧光蛋白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GFP/bFGF)基因于不同时间段豚鼠耳蜗中的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耳聋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取豚鼠 1 6只 ,分成 4组 ,每组 4只。其中 3只右耳圆窗内注入SA -GFP/bFGF复合物 ,1只同法注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分别于术后第 2、7、1 4、2 1天取材。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的表达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FGF的转导情况。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见双侧耳蜗于术后第 2天开始部分细胞发出绿色荧光 ,第 7天达到高峰 ,支持细胞及内外毛细胞均显荧光 ,细胞轮廓清晰 ;第 1 4天开始减弱 ,第 2 1天消失。免疫组化染色显示 ,除血管纹外 ,耳蜗各回Corti器、螺旋韧带、螺旋缘及螺旋神经节细胞均有高浓度的表达产物 ,对照动物呈阴性表达。结论 :SA脂质体介导的GFP/bFGF基因单耳给药双侧耳蜗均有高效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基因治疗耳聋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4.
王洪林 《医学动物防制》2002,18(12):696-697
在人类疾病的媒介生物中 ,蚊类占有重要地位。我们防治蚊虫的目的是既要控制蚊媒病 ,又要防止或减少蚊虫的吸血骚扰 ,把蚊虫密度降到不足为害的水平 ,从而为保障人体健康并为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控制蚊虫的危害 ,就必须了解和掌握本地区蚊类种群和密度消长情况 ,现将我市 1 997~ 2 0 0 1年成蚊的密度监测情况报告如下。1 调查方法1 .1 监测点布点情况 根据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成蚊密度调查的要求 ,我市在 4个区各设一个成蚊密度监测点 ,每个点连续调查 4个人房 ,天宁区、钟楼区为市区点 ,戚墅堰区、郊区为市郊…  相似文献   
2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妊高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是 1989年Gospo darowicz等首先从牛垂体滤泡星状细胞液中分离纯化出来的多功能的生长因子 ,是一种特异而强烈的血管内皮细胞促分裂因子和血管生长因子。在体内能增加血管通透性、维持血管正常状态及完整性 ,对心血管系统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它和妊高征 (PIH)的发病关系密切 ,现就VEGF与PIH病因的关系研究作一综述。1 VEGF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1 1 VEGF结构 VEGF是一种糖蛋白二聚体 ,分子量为 34~ 4 5kU单位之间 ,人VEGF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的P12~P2 1区 ,…  相似文献   
26.
Pleiotrophin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癌基因Pleiotrophin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表达产物是生长因子,具有多种功能。现对Pleiotrophin发现、结构、功能、与肿瘤的关系及意义分别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27.
目的检测α-MSH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和作用,为研究瘢痕疙瘩的形成机理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将取自患者躯干部位的瘢痕疙瘩皮肤,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DMEM培养液传代、扩增培养,以细胞形态学鉴定成纤维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α-MSH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并应用流式细胞仪从细胞生长及增殖特性方面分析α-MSH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结果α-MSH能够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得到高表达,浓度为10-6 mmol/L的α-MSH可明显促进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结论α-MSH能够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得到高表达,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对α-MSH的反应性增强表明α-MSH可能在促进瘢痕疙瘩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在体观察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rhPDGF)促进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修复可能涉及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研究其可能涉及的信号通路。方法 26只糖尿病大鼠,每只动物背部制备4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选取其中52个创面,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创面自然愈合;rhPDGF治疗组,创面rhPDGF用量为7.0μg/cm^2;赋形剂组,创面用等量赋形剂凝胶。观察治疗后3、7和14d创面肉芽形成、胶原沉积、再上皮化速率以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并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创面周围和创面修复细胞内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1/2,ERK1/2)磷酸化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ve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 组织学观察,rhPDGF治疗组创面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胚芽及成纤维细胞明显多于另两组(P〈0.05);胶原沉积明显,肉芽组织生长活跃,创面收缩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学研究显示,应用rhPDGF7~14d后,rhPDGF治疗组ERK1/2明显强于对照组和赋形剂组(P〈0.05);且损伤后3~7d rhPDGF治疗组修复细胞PC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赋形剂组(P〈0.05)。结论 rhPDGF促糖尿病大鼠刨面愈合的作用部分是通过ERK1/2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29.
侯占江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9,13(53):10473-10476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1是一种强效细胞生长增殖调节蛋白,在移植免疫的抗排斥反应、移植物血管病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目的:观察经冷冻处理异体神经移植后,局部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对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2008-06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受体为清洁级SD大鼠60只,分为3组:自体神经移植组、异体神经移植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每组20只。供体为40只Wistar雄性大鼠。pAdTrack-CMV-TGF-β1质粒、pAdEasy-1-Bj51833细胞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四院骨科实验室惠赠。 方法:取供体大鼠40只作双侧股后外侧纵切口,分离显露坐骨神经,切取双侧整段坐骨神经,置于无菌冷冻管中保存1周,备用。手术显微镜下将受体鼠自骨二头肌与半腱肌和半膜肌间隙剪开结缔组织,显露坐骨神经,从犁状肌孔下0.5 cm处整齐剪下长约1 cm的坐骨神经。自体神经移植组、异体神经移植组选择粗细相等、已预制冷冻的自体及异体神经移植;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异体神经移植后于大鼠局部肌肉及神经两断端内注射pAdTrack-CMV-TGF-β1质粒40 μg/只。 主要观察指标:术后3,6,9周各组大鼠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病理学和轴突计数检查。 结果: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高于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P < 0.01),与自体神经移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自体神经移植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术后9周轴突计数较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高(P < 0.01)。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光镜及电镜可见神经纤维走行正常,排列完好,神经纤维可见血管增生,髓鞘结构较好,神经纤维内见有大量再生髓鞘,许旺细胞明显增多,胞质较发达,大量粗面内质网,线粒体结构清晰,再生的轴突内微丝密集排列,与自体神经移植组接近。异体神经移植组光镜及电镜可见神经纤维数量少、排列紊乱,髓鞘轴突变性明显,大部分神经纤维脱髓鞘崩解,轴突消失,未见再生的神经纤维。 结论:局部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联合冷冻处理的冷藏异体神经移植可以协同减轻移植后产生的免疫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30.
邹文远  张自力  胡道予   《放射学实践》2009,24(3):338-340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和一些亚非地区常见癌症,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原发性肝癌90%以上为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体内一种强有力的促血管生成因子,能直接或间接参与血管生成,在肝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VEGF已成为肿瘤抗血管治疗的热点,故本文对VEGF的研究现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