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63篇
  免费   1040篇
  国内免费   875篇
耳鼻咽喉   91篇
儿科学   115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706篇
口腔科学   94篇
临床医学   3435篇
内科学   3540篇
皮肤病学   295篇
神经病学   2271篇
特种医学   11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777篇
综合类   6813篇
预防医学   1124篇
眼科学   101篇
药学   2806篇
  57篇
中国医学   1966篇
肿瘤学   59篇
  2024年   172篇
  2023年   632篇
  2022年   601篇
  2021年   659篇
  2020年   625篇
  2019年   699篇
  2018年   344篇
  2017年   687篇
  2016年   724篇
  2015年   855篇
  2014年   1431篇
  2013年   1359篇
  2012年   1699篇
  2011年   1772篇
  2010年   1526篇
  2009年   1497篇
  2008年   1779篇
  2007年   1368篇
  2006年   1373篇
  2005年   1275篇
  2004年   896篇
  2003年   780篇
  2002年   628篇
  2001年   440篇
  2000年   330篇
  1999年   257篇
  1998年   226篇
  1997年   202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2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急诊处理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洪 《实用老年医学》2006,20(3):151-15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 syndrome,ACS)的病理机制是动脉粥样斑块纤维帽的靡溃或破裂后,血小板聚积在破溃斑块的表面,黏附的血小板填充在斑块破裂处并产生聚积。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相互结合产生的纤维蛋白进一步激活凝血系统,临床上可表现出不同程度冠状动脉堵塞症状  相似文献   
23.
Jerry  A.  Shields  Ralph  C.  Eagle  Jr  Carol  L  Shields  Brian  P.  Marr  李学民 《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2006,18(1):33-39
众所周知,视网膜星形细胞瘤常伴有结节性硬化的表现。视网膜星形细胞瘤一般是发生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无蒂轻度隆起性病变。临床上可以是单侧发生,也可以是双侧发生。可以单个病灶,也可以多个病灶。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不透明的。可以有钙化,也可以没有钙化。视网膜星形细胞瘤相对固定的伴有眼内结节性硬化,很少表现为浸润性增长。在很少的情况下视网膜星形细胞瘤可以表现出浸润性增长,造成局部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4.
B.  Greg  Brown  John  Growley  宋善俊 《美国医学会杂志》2006,25(2):124-126
过去15年来,有关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基础生物学和实验研究均支持下述假设:抗氧化剂可通过抑制动脉壁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这种作用机制可抑制胆固醇酯通过巨噬细胞清除受体在动脉斑块内发生病理性沉积。胆固醇酯病理沉积是一种可引起斑块破裂及心血管事件的过程。同样,生物机制亦已确定,癌基因可被抗氧化剂阻断。  相似文献   
25.
多排螺旋CT成像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1):2274-2276
  相似文献   
26.
近五年中医药关于肾脏纤维化防治的研究回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肾脏纤维化(renal fibrosis)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到慢性肾衰竭的共同途径,这一点在肾脏研究领域已达成共识.肾纤维化同其他器官纤维化一道一直是世界医学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器官纤维化是指由于炎症刺激器官实质细胞发生坏死,组织内细胞外基质(extracdluar matrix,ECM)异常增多和过度沉积的病理过程,轻者称为纤维化(fibrosis),重者引起组织结构破坏而发生器官硬化(organ scarring).  相似文献   
27.
氯吡格雷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氯吡格雷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尤其是冠状动脉疾病及其经皮冠脉介入性治疗有了充足的临床试验证据,对于粥样斑块的形成和发展的相关依据正在进行,现就氯吡格雷全面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8.
目的通过探讨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老年患者颈总动脉分叉处血流壁切应力的水平分析其在颈动脉斑块形成过程中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老年患者,应用经皮血管彩超测量颈动脉斑块及其稳定性以及对研究对象测量患侧颈动脉血流速度、血管内径和血液粘滞度,通过公式计算血流壁切应力。结果无斑块组和有斑块组之间、高回声和低回声斑块组之间血流壁切应力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流壁低切应力促进颈动脉斑块、尤其是不稳定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29.
背景:针对糖尿病患者Lp(a)水平和冠状动脉疾病(CAD)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并且结论有争议。另外,目前尚无关于apo(a)多态性与上述疾病关系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大样本2型糖尿病患者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与Lp(a)水平及apo(a)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连续选取227例2型糖  相似文献   
30.
冠心病的诊断,主要是根据其临床表现。冠脉造影只能观察冠脉主要分支的狭窄情况,其检查结果有时与临床的情况并不完全一致,将此方法说成是诊断的“金标准”,现在看来尚不全面。例如患过心肌梗死者,造影还可有相当比例冠脉无狭窄或狭窄并不重。冠状动脉内超声,有的可见冠脉畅通而粥样斑块不稳定,多排CT不用造影就可看到冠脉病变。冠心病临床诊断,目前一般分为三大类,包括七个病,作介入诊治的情况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