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77篇 |
免费 | 74篇 |
国内免费 | 6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8篇 |
儿科学 | 15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37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432篇 |
内科学 | 62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34篇 |
特种医学 | 7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94篇 |
综合类 | 1041篇 |
预防医学 | 214篇 |
眼科学 | 2163篇 |
药学 | 375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136篇 |
肿瘤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68篇 |
2022年 | 84篇 |
2021年 | 98篇 |
2020年 | 58篇 |
2019年 | 55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72篇 |
2016年 | 78篇 |
2015年 | 84篇 |
2014年 | 156篇 |
2013年 | 145篇 |
2012年 | 215篇 |
2011年 | 249篇 |
2010年 | 229篇 |
2009年 | 246篇 |
2008年 | 237篇 |
2007年 | 245篇 |
2006年 | 245篇 |
2005年 | 272篇 |
2004年 | 259篇 |
2003年 | 258篇 |
2002年 | 176篇 |
2001年 | 204篇 |
2000年 | 126篇 |
1999年 | 121篇 |
1998年 | 116篇 |
1997年 | 112篇 |
1996年 | 73篇 |
1995年 | 74篇 |
1994年 | 89篇 |
1993年 | 55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4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 毫秒
61.
目的:分析白内障手术灌注液中庆大霉素对白内障患者结膜囊细菌的作用,为制定围手术期眼内炎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例白内障患者结膜囊拭子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观察检出细菌对20 μg/mL、40 μg/mL、80 μg/mL庆大霉素和2 μg/mL左氧氟沙星敏感率。结果: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检出率为62%,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3.22%,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检出率为28.2%;全部检出细菌对20 μg/mL、40 μg/mL、80 μg/mL庆大霉素和2 μg/mL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分别为79.84%、95.16%、97.58%、78.23%,中高浓度庆大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RSA和MRSE对20 μg/mL、40 μg/mL、80 μg/mL庆大霉素和2 μg/mL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分别为69.23%、94.87%、100%、41.03%,各浓度庆大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结膜囊细菌对灌注液中庆大霉素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灌注液中加入适宜浓度庆大霉素,作为白内障围手术期眼内炎预防的措施应继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62.
对44例(44眼)真菌性眼内炎患者采取两性霉素B脂质体玻璃体腔注药联合玻璃体切除治疗,术后随访4~6个月,40例(40眼)治愈,炎症控制,角膜透明,前房清,视力均较术前提高;3例(3眼)术后5d内前房再次出现积脓,给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5μg行前房注射,感染控制,视力不增;1例(1眼)术后感染复发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行眼内容物剜除术。提出术前做好入院评估,加强心理护理、隔离和药物治疗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指导患者坚持治疗体位,积极预防并发症,给予科学的出院指导,对确保手术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3.
背景围术期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剧烈波动可以引起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导致视野缺损甚至失明。有研究表明,围术期麻醉、手术操作及药物的使用均可导致IOP发生改变,影响眼内血供。目的系统地阐述围术期生理及麻醉常用药物对IOP影响的研究现状以及进展,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并启发新的研究思路。内容对麻醉期间影响IOP的生理和药物因素进行综述。趋向从近期的研究可见,研究者对围术期生理及药物对IOP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 探究L型挡板加压对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supra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SCBPB)效果及膈肌麻痹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10月于宁波市第六医院择期行右上肢手术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行SCBPB时均将L型挡板紧贴于超声探头头端,注药时试验组加压L型挡板,对照组未加压。比较两组患者的膈肌麻痹情况、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和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阻滞30min后,试验组患者不同呼吸状态下膈肌的总麻痹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静呼吸时膈肌完全麻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用力呼吸时膈肌部分麻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但感觉、运动恢复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麻醉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局部麻醉药中毒、神经损伤、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L型挡板加压行SCBPB能降低膈肌麻痹的发生率,同时加快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阻滞恢复时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6.
正眼外肌麻痹:是以复视、眼球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眼病,病因复杂且多为急性发病,可累及单眼或双眼单条直肌或多条眼外肌。眼外肌麻痹中15%为外伤引起~([1])。由外伤而引起的眼外肌麻痹称为外伤性眼外肌麻痹,其中头部外伤或眼眶部外伤为急性眼外肌麻痹最常见原因~([2])。急性期一般都采取保守治疗,本科室于2015年11月22日收治1例跌倒致脑震荡合并右 相似文献
67.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9)
目的研究高原地区老年白内障围手术期内用药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以期为防治白内障术后眼内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3年10月入院诊治的高原地区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1 050例(眼),根据其围手术期用药情况分为A组(仅术前用药)、B组(围手术期单纯结膜囊用药)和C组(围手术期结膜囊用药联合全身给药),各350例,观察3组患者术后眼内感染情况。结果 1 050例患者中细菌培养阳性者133例,阳性率为12.67%,其中革兰阳性菌128株,占96.24%,均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敏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为呋喃妥因、青霉素、氨苄西林、阿米卡星、万古霉素、克林霉素等;1 050例患者发生眼内感染52例,感染率为4.95%,A组感染45例,感染率为12.86%;B组感染5例,感染率为1.43%;C组感染2例,感染率为0.57%;A组与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部分高原地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术前结膜囊内即存在致病菌,通过在围手术期全程眼内应用敏感药物可避免感染的发生,没有必要全身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8.
70.
目的:探讨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玻璃体液中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 MCP-1的表达及其与视力预后的关系,为预测疾病预后及进一步的眼内药物干预,保护视功能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17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玻璃体液,检测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玻璃体液中 MCP-1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MCP-1的浓度(P <0.05);实验组的 MCP-1浓度与最佳矫正视力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眼内有坏死性凋亡的发生,与患者视功能损害有关,这为进一步干预坏死性凋亡,保护患者视功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