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9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53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61篇
基础医学   75篇
临床医学   762篇
内科学   90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75篇
综合类   1138篇
预防医学   596篇
药学   484篇
  39篇
中国医学   248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313篇
  2022年   260篇
  2021年   330篇
  2020年   284篇
  2019年   322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258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目的研究盆底康复治疗配合家庭训练在产后阴道前壁膨出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阴道前壁膨出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联合治疗组(30例)和康复治疗组(30例)两组。康复治疗组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治疗组在电刺激治疗后,接受家庭身体恢复训练的健康指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满意率。结果康复治疗组总有效率低于联合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组满意率低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治疗配合家庭训练治疗产后阴道前壁膨出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2.
陶慧娟 《北方药学》2014,(4):128-128
目的:对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会阴的侧切以及自然裂伤给产妇盆底的功能影响进行对比。方法:回顾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500例初产妇病例。依据临床情况分为会阴侧切组和自然裂伤组,对两组患者的盆底功能进行对比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第二产程时间、排尿以及盆底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伤口的疼痛和性生活的障碍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可行会阴侧切减少患者会阴出现严重性的裂伤,但对患者盆底的肌肉和神经功能伤害大,会造成患者产后伤口的疼痛和性生活的障碍。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阴式非脱垂子宫全切除术对患者盆底功能及性生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行阴式非脱垂子宫全切除术患者140例,于术后3、6、12及24个月门诊随诊,评估患者的压力性尿失禁、阴道顶端脱垂、盆底肌力、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7(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FDI-20)、性生活质量问卷(PISQ)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117例患者完成最终随访,术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P0.05)。术后阴道顶端最远点距处女膜缘的距离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术后24个月与术后3个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盆底肌力呈进行性降低趋势(P0.05)。术后患者的PFIQ-7和PFDI-20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呈进行性升高趋势(P0.05)。108例患者完成性生活质量问卷调查,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PISQ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非脱垂子宫全切除术能够造成盆底功能障碍,部分患者需临床干预以缓解症状,阴式非脱垂子宫全切除术对患者性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4.
<正>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人们对分娩镇痛的需求越来越热切。分娩镇痛分为药物性镇痛和非药物性镇痛。作为一项新型的非药物性分娩镇痛模式,水中分娩具有缓解孕妇紧张情绪,减轻分娩疼痛,降低会阴侧裂率及剖宫产率、减少产时麻醉药物用量及提高孕产妇对分娩的满意度等优点。水中分娩是否可以缩短产程,增加母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的方法在女性盆底重建术围手术期的应用,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并进行系统的文献查询,不断的积累护理经验,提出护理问题,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术后随访1~12个月,无1例患者复发。结论:盆底重建手术中,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并分析补片修补盆底重建术与传统阴式修补术在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症患者共计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计20例。观察组20例患者行补片修补盆底重建术治疗,对照组20例患者行传统阴式修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基本手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对比研究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盆底功能影响情况以及盆底不适情况。结果手术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方面,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前盆底功能影响情况以及盆底不适情况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对比,观察组盆底功能影响情况以及盆底不适情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症患者而言,采取补片修补盆底重建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同时能够显著提高盆底功能,改善盆底不适的情况,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了解产前孕妇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认识程度,以便制定相关措施更好地普及盆底功能方面的知识。方法对来我院产前检查的孕妇522人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对获得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35.63%的孕妇了解到妊娠次数影响盆底功能;34.87%的孕妇认识到尿失禁是盆底功能障碍的表现;23.56%的孕妇进行过盆底肌肉锻炼;45.59%的孕妇最易接受的健康教育形式是社区医院。结论孕妇对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及表现认识水平较低,孕期极少数进行盆底康复锻炼,应在产前教育中加强宣教,普及盆底方面的知识,为孕妇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指导。  相似文献   
98.
目的 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评价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8年1月到我院门诊产后康复中心筛查患有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51例,其中经康复中心系统康复治疗的患者79例为研究组未系统康复治疗的患者72例为对照组。应用会阴超声在治疗前(产后6周)和治疗后(产后12周)分别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盆底功能情况进行检测,并对比相关指标。结果 康复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康复治疗后(产后12周)研究组患者在静息时、缩肛时、Valsalva动作时的肛提肌裂孔的前后径、左右径以及肛提肌裂孔面积均低于治疗前,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产后12周)缩肛时的肛提肌厚度高于治疗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2周两组患者静息时的肛提肌厚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可以方便快速评估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情况,并可对康复治疗的疗效进行有效评估,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9.
沈琼  洪莉  方桂 《中国医药导报》2015,(10):78-81,85
目的 探讨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康复治疗对患者盆底肌力、压力性尿失禁(SUI)以及性生活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不同的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因妇科非脱垂良性疾病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行阴式子宫全切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肌力小于Ⅲ级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B组、C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分别进行不同的盆底康复治疗(A组:Kegel法;B组: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法;C组:电刺激+生物反馈+阴道哑铃康复治疗法),对照组不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治疗后6个月随访时进行盆底肌力测定、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问卷调查以及女性性生活满意度调查,比较治疗前后盆底肌力的变化、SUI的发生率变化及女性性功能的变化,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盆底康复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盆底肌力、性生活质量均得到了明显改善,SUI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B、C三组盆底康复治疗后盆底肌力、性生活质量比较,C组>B组>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A、B、C三组SUI疗效比较,C组>B组>A组,C组及B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C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全切术后合理的盆底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及性生活质量,其中以电刺激+生物反馈+阴道哑铃训练的盆底康复治疗方法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阴道前壁修补术联合盆底电刺激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该院行改良阴道前壁修补术联合盆底电刺激治疗的56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单纯行改良阴道前壁修补术治疗的60例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阴道前壁修补术联合盆底电刺激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