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14篇
  免费   425篇
  国内免费   431篇
耳鼻咽喉   496篇
儿科学   88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1054篇
口腔科学   497篇
临床医学   2852篇
内科学   266篇
皮肤病学   167篇
神经病学   66篇
特种医学   8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9811篇
综合类   6693篇
预防医学   664篇
眼科学   288篇
药学   2159篇
  29篇
中国医学   621篇
肿瘤学   310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451篇
  2022年   456篇
  2021年   597篇
  2020年   403篇
  2019年   332篇
  2018年   205篇
  2017年   266篇
  2016年   339篇
  2015年   452篇
  2014年   939篇
  2013年   1150篇
  2012年   1461篇
  2011年   1673篇
  2010年   1617篇
  2009年   1590篇
  2008年   1537篇
  2007年   1555篇
  2006年   1388篇
  2005年   1333篇
  2004年   1192篇
  2003年   1173篇
  2002年   1082篇
  2001年   890篇
  2000年   751篇
  1999年   643篇
  1998年   553篇
  1997年   508篇
  1996年   426篇
  1995年   415篇
  1994年   356篇
  1993年   245篇
  1992年   218篇
  1991年   182篇
  1990年   170篇
  1989年   188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81.
动脉化静脉皮瓣急诊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逆静脉瓣供血、顺静脉瓣回流的动脉化静脉皮瓣急诊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0月-2007年3月,采用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7例,男6例,女1例;年龄17~46岁。受伤原因:挤压伤6例,车床切削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7h。缺损范围3.0cm×2.0cm~6.0cm×3.5cm。均采用同侧前臂游离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内静脉近心端分别与手指动、静脉吻合。切取皮瓣范围3.0cm×2.5cm~7.0cm×4.0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6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出现部分表皮坏死,脱痂后愈合。供区创面I期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4年,皮肤质地、厚薄均满意,仅1例表皮坏死者出现部分色素沉着。皮瓣均无硬化、挛缩和影响关节活动的现象。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优3指,良4指。结论逆静脉瓣供血、顺静脉瓣回流的动脉化静脉皮瓣是目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2.
荧光示踪法研究逆行岛状皮瓣静脉回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采用荧光示踪法研究逆行岛状皮瓣静脉回流的可行性,并初步观察静脉回流规律。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每只取耳静脉血0.ImL,分离RBC并用FITC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已标记的RBC阳性率及荧光强度,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取20只新西兰大白兔,在动物双侧后肢内侧分别建立4cm×3cm隐动、静脉逆行岛状皮瓣模型(n=10)和顺行岛状皮瓣模型(n=10),血管蒂长3cm。将一侧后肢随机设定为实验组,皮瓣制备后注射已标记的RBC悬液5pL;对侧为对照组,不注射示踪剂。实验组按顺行和逆行皮瓣分成两组,即顺行皮瓣组和逆行皮瓣组,每组10个;再根据注入示踪剂途径不同,分为动脉和静脉2个亚组,每亚组5个皮瓣。注射示踪剂5S后取下皮瓣立即冷冻,取连续的3张冰冻切片(5~7pm),其中2张行HE染色和GENMED染色,另]张不染色直接压片,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分布。结果流式细胞仪分析FITC标记的RBC阳性率在99%以上,荧光强度均≥10。;倒置荧光显微镜下标记的RBC呈均匀分布的绿色荧光,荧光强度均匀、稳定。冰冻切片显示实验组皮瓣蒂部均出现荧光,对照组未见荧光。顺行岛状皮瓣组荧光主要分布在静脉腔、静脉壁、动脉内膜和外膜;逆行岛状皮瓣组荧光分布在动脉内膜、外膜和静脉壁。结论荧光示踪剂可用于静脉回流研究,顺行岛状皮瓣静脉主要通过静脉腔、静脉壁、动脉内膜和外膜回流;逆行岛状皮瓣静脉主要通过动脉内膜、外膜和静脉壁的“迷宫式途径”回流。  相似文献   
83.
刘宏滨  宋一平  张发惠  童讯  王和洪  刘英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22):1691-1692,I0001,I0002
[目的]研究膝以下严重开放性创伤的修复。[方法]自1995年3月~2005年3月收治膝以下严重开放性损伤153例,Ⅰ期修复106例,Ⅱ期修复47例,7种内固定方法,11种皮瓣修复方法。[结果]153例中随访132例,时间6个月~5年,平均17个月,术后功能优良率85.7%,皮瓣成活率良好。皮瓣局部坏死25例,骨不连4例,慢性感染8例,骨髓炎3例。[结论]改进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皮瓣桥手术扩大了皮瓣的应用范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为膝以下严重开放性损伤的修复提供了良好的方法;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和各种组织瓣的合理应用是修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4.
骶尾部压疮临床上较为常见,最易发生于截瘫患者,患者长期固定在同一体位卧床,致皮肤组织较薄的骶部长时间受压,引起局部组织血循环障碍、缺氧、坏死及溃疡而形成骶尾部压疮。对其采取一般的治疗均很难达到满意疗效,尤其是骶尾部深度压疮。笔者于2003年3月至2005年11月对9例骶尾部Ⅲ度  相似文献   
85.
皮瓣移植     
  相似文献   
86.
带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拇指占全手功能的40%,处理拇指皮肤缺损,应充分发挥拇指的功能,必须保持拇指的长度及良好的感觉。自2000年以来,我院在应用带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8例,女2例;年龄18~56岁,平均38岁。机器绞伤16例,切割伤3例,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总结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自1998年8月-2003年10月,笔者对26例小腿中下段、足跟、跟底、踝部、足背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取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或逆行转位修复。结果 26例皮瓣中25例全部成活,1例部分坏死。经过1~4年随访,皮瓣愈合良好,质地优良耐用。术中测量26例成人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的发出部位在外踝尖上5~7cm处,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在小腿中部穿过深筋膜进入腓肠肌深面。结论 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操作简便、易行,不需要吻合血管,不牺牲主要血管,在修复小腿中下段、足跟、跟底、踩部软组织缺损方面,提供了一个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88.
目的总结横行带蒂包皮瓣法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运用横行带蒂包皮瓣法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的临床资料,其中阴茎型36例,阴茎阴囊型25例,阴囊型2例,平均尿道缺损长度(4.58±1.47)cm。结果63例患者术后随访3—15个月,平均8.1个月。治愈57例(90.5%),术后发生尿瘘3例(4.8%),尿道狭窄2例(3.2%),尿道憩室1例(1.5%)。结论横行带蒂包皮瓣法是治疗尿道下裂的较好术式。通过改进手术操作、手术材料和术后尿液引流等方法,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9.
目的:提高前臂预成皮瓣整复术的护理水平.方法:通过术前心理护理,供区的皮肤保护,口腔装备,术后环境准备和卧位,皮瓣观察,切口护理,饮食和口腔护理进行评价.结果:预成皮瓣正常成活,色泽红润如期修复腭部缺损.结论:良好的护理可以提高前臂预成瓣移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0.
微型静脉皮瓣在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5年10月~2004年9月应用前臂远端掌侧游离微型静脉皮瓣修复伴有血管及皮肤缺损的断指,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