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71篇
  免费   3282篇
  国内免费   2460篇
耳鼻咽喉   598篇
儿科学   875篇
妇产科学   972篇
基础医学   3775篇
口腔科学   827篇
临床医学   10608篇
内科学   7652篇
皮肤病学   1538篇
神经病学   1838篇
特种医学   42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1篇
外科学   5942篇
综合类   25613篇
预防医学   3949篇
眼科学   870篇
药学   7640篇
  99篇
中国医学   6446篇
肿瘤学   5984篇
  2024年   466篇
  2023年   1622篇
  2022年   1677篇
  2021年   1880篇
  2020年   1730篇
  2019年   1552篇
  2018年   745篇
  2017年   1265篇
  2016年   1541篇
  2015年   1675篇
  2014年   2876篇
  2013年   2855篇
  2012年   3603篇
  2011年   3834篇
  2010年   3847篇
  2009年   3724篇
  2008年   5312篇
  2007年   4244篇
  2006年   4987篇
  2005年   5625篇
  2004年   4472篇
  2003年   4353篇
  2002年   3816篇
  2001年   3842篇
  2000年   2803篇
  1999年   2085篇
  1998年   2160篇
  1997年   1749篇
  1996年   1680篇
  1995年   1852篇
  1994年   1262篇
  1993年   960篇
  1992年   754篇
  1991年   788篇
  1990年   733篇
  1989年   704篇
  1988年   154篇
  1987年   119篇
  1986年   131篇
  1985年   111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目的探讨miR-141-3p和miR-22-3p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普外三科进行手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92例,取其病灶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检测其miR-141-3p、miR-22-3p表达量的差异,进一步根据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中位数分为高表达、低表达组各46例。比较不同miR-141-3p、miR-22-3p表达的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分析不同miR-141-3p、miR-22-3p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COX多因素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胰腺癌组织中miR-141-3p、miR-22-3p的表达量均低于癌旁组织(t=25.883、42.527,P均<0.01)。不同miR-141-3p表达的胰腺癌患者中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远处转移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6、6.500、4.423,P均<0.05),不同miR-22-3p表达的胰腺癌患者中远处转移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31,P<0.01);miR-141-3p、miR-22-3p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率低于高表达组患者(χ~2=6.873、5.999,P均<0.05)。TNM分期较高、肿瘤分化程度较低、远处转移、miR-141-3p低表达、miR-22-3p低表达均是导致胰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R=2.771、1.781、3.185、1.609、1.717,P均<0.05)。结论胰腺癌组织中miR-141-3p、miR-22-3p均呈低表达,可能参与疾病发生发展,且在疾病预后的评估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2.
室管膜瘤是一种原发于神经上皮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变累及脑和脊髓,多发于儿童。基因分型的新分类方法,为室管膜瘤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室管膜瘤对辅助治疗的敏感性低是造成患儿预后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该文对近年来儿童室管膜瘤的分型、诊断、治疗策略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3.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由多种肾脏病理损害导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大量蛋白量、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为主要特征。中医药在NS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1]。中成药具有疗效确切、服用方便、副作用小等特点,已成为除中药汤剂以外治疗本病的常用方法,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使用的情况[2]。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NS使用中成药的现状,以期进一步提高中成药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4.
肺癌的治疗非常复杂,需要多学科联合来提供综合治疗。介入性肺脏病学是利用微创的方式为疑似肺癌的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和分期,在目前仍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领域。支气管超声引导下的对纵隔淋巴结采样进行分期,同时进行驱动突变检测是早期和晚期肺癌诊断及治疗的重要工具,支气管超声引导下支气管镜的进步使得可疑周围性病变的组织学采样的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同时为立体定向放疗植入基准标记。此外,介入性肺脏病学可以缓解不可手术的癌症及晚期癌症。由于低剂量CT扫描用于肺癌的早期发现,对肺部结节的治疗有经验的肺病专科医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尽可能减少侵袭性采样,整合多学科诊治的模式进行分期。  相似文献   
25.
<正>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少见的恶性肿瘤,仅占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0.8-6.6%,发病高发年龄为50~65岁,男性略多于女性[1-3]。我科诊断2例发生在老年患者的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结合文献复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回顾《内经》相关理论,指出痈脓病机关键在于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可分期论治。总结《金匮要略》治疗痈脓的方法,认为痈脓应尽早治疗,防邪深入;并根据证情辨证使用清热解毒,活血消散;排除脓毒,泄浊于外等治法。对现代临床仍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正>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在研究线虫的发育调控过程中发现了microRNA (miRNA)Lin-4、Lin-7,自此以后,有关miRNA的研究迅速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目前,临床已发现超过1000种miRNA,miRNA也被称为"基因调控的新星"。据研究预测,人类基因组中约有30%的基因受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分期辨治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期辨治,观察治疗期间2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为4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分期辨治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应用于绝经后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院体检及门诊纳入的400例绝经后妇女,并自愿进行TCT与HPV检测,将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TCT检测在绝经后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经过TCT检测结果发现,正常与炎症组采取HPV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其他组(P 0.05)。我院经过病理检验,显示CIN I级及以上共37例,TCT与HPV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TCT及HPV(P 0.05)。结论 TCT检测在绝经后妇女宫颈癌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若能够联合HPV效果更好,提高检测结果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避免漏诊误诊,为治疗及预后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猪腊油炸食品摄入与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采取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96例,根据性别、年龄(±5岁)进行1∶1∶1配比选取同期行内镜下碘染色剂指示性活检技术筛查的食管癌前病变患者96例及健康对照组96例进行研究。收集调查对象一般资料及日常健康习惯等信息,并以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猪腊油炸食品摄入等因素与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基础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食管癌家族史(OR=1.149,95%CI:1.061~1.258))、有吸烟史(OR=1.204,95%CI:1.038~1.479)、有饮酒史(OR=2.153,95%CI:1.429~2.607)、进食烫食频率(1次/周~1次/月(OR=1.413,95%CI:1.104~1.711),1次/周(OR=2.542,95%CI:1.393~2.930))、进食腌制食品频率(1次/周~1次/月(OR=1.472,95%CI:1.138~1.806),1次/周(OR=2.873,95%CI:1.724~3.285))及进食猪腊油炸食品频率(1次/周~1次/月(OR=1.389,95%CI:1.146~1.793),1次/周(OR=2.948,95%CI=2.034~3.583))均为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猪腊油炸食品摄入频率过高是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减少此类食物的摄入量可有效预防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同时,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等因素均可增加患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