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8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147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126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1075篇
内科学   2775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75篇
综合类   1779篇
预防医学   460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624篇
  11篇
中国医学   227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372篇
  2011年   415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424篇
  2008年   473篇
  2007年   426篇
  2006年   442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367篇
  2003年   358篇
  2002年   276篇
  2001年   287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介导的内皮祖细胞(EPCs)动员在生理性缺血训练(PIT)促进远隔缺血心肌侧支循环生成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42只兔进行可控性心肌缺血造模,造模成功后随机分入以下6组:假手术组、单纯生理性缺血训练组、单纯心肌缺血组、生理性缺血训练组、阿托伐他汀组、雷帕霉素组。生理性缺血训练共4周,每次3min,间隔5min,每周训练5d,每天训练3次。实验终点时,处死动物取材,进行实验室检测: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VEGF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心肌中VEGF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和缺血心肌中EPCs数量;微球技术检测缺血心肌侧支循环血流量。 结果:4周PIT后,VEGF含量在PIT组和PIT+组显著增加,与SO组、TO组和MI组相比,外周血和缺血心肌中VEGF含量在PIT组显著增加,结果具有显著性意义。PIT+组的EPCs数量在外周血和缺血心肌中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IT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外周血EPCs数量的差异同样具有显著性意义。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血流量(CCBF)和CCBF/冠状动脉血流量(CBF)在PIT+组和PIT组显著高于SO组、TO组和MI组。PIT-组的各项指标与SO组和TO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EPCs数量的增加最高有43%可以被VEGF含量的增加解释,CCBF和CCBF/CBF的增加最高有90%可以被EPCs数量的增加解释。 结论:PIT可促进EPCs动员,通过其远隔效应归巢到缺血心肌生成侧支循环,改善冠脉血流,最终实现“生物搭桥”;通过促进和抑制EPCs,证实EPCs在PIT介导的缺血心肌侧支循环生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2.
993.
目的研究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间隔部和右心室心尖部(right ventricularapex,RVA)起搏对心脏收缩同步性、收缩功能的影响,探讨RVOT间隔部起搏的意义。方法 5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分为RVOT组(n=25)和RVA组(n=25),起搏器置入1个月后通过调整房室间期使心室节律全部为起搏节律或房室结自身下传节律,观察起搏参数,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RVOT组与RVA组电极导线植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未出现植入并发症。两组随访1个月时起搏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OT组和RVA组起搏后的QRS波时限较前明显增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VOT组:(135±8)ms vs.(88±8)ms,P<0.001;RVA组:(154±8)ms vs.(90±6)ms,P<0.001]。RVA组起搏后QRS波时限较RVOT组增宽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起搏后室间机械延迟(interventricularmechanical delay,IVMD)和室间隔-左心室后壁收缩运动延迟时间(septal-to-posteriowall motion delay,SPWMD)较起搏前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VA组起搏后IVMD和SPWMD绝对值较RVOT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VMD:(38±7)ms vs.(24±5)ms,P<0.001;SPWMD:(118±21)ms vs.(60±11)ms,P<0.001]。两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室起搏会造成心室收缩不同步,RVOT起搏对心室收缩不同步的影响较RVA起搏小,提示RVOT起搏是较为生理的起搏位点。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纵向应变比较不同部位右心室起搏对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性的影响。方法有双腔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无器质性心脏病变患者共60例,按1:1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根据分组结果分别将右心室电极植入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septum,RVOTs)及右心室心尖(right ventricular apex,RVA)。术后起搏器程控并保证心室完全起搏后,进行二维斑点超声成像分析,记录左心室收缩时纵向应变达峰时间的最大差(LS-TD)。结果 RVA组左心室收缩时纵向应变最大差大于RVO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1.6±43.9)ms vs.(74.3±13.7)ms,P<0.001]。结论二维斑点追踪超声纵向应变结果显示RVOT起搏时的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优于RVA起搏。  相似文献   
995.
介绍了心脏起搏系统的构成、起搏器的类型及其表达方式,并通过6个图例介绍了单腔、双腔、三腔起搏器的心电图特征及起搏脉冲振幅大小、极性改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6.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心脏起搏器为房室程序起搏的双腔起搏器,心房起搏成为起搏的重要部分。现代起搏器都具有某些特殊功能,如心房起搏方面的特殊功能。动态心电图系统必须具备识别P波的能力,以便评定起搏器功能。从6个病例入手,介绍P波识别对起搏器功能评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7.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江苏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栏目设置:指南解读、论著、心电标准化专题讲座、专题笔谈、心脏电生理与心律失常、起搏器与起搏心电图、综述、心电英语、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学术动态、科室风采等。开展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心电学会、北京301医院心脏无创检测中心、中国心电图会诊中心、中国心电学基地等单位的专家主持的继续教育项  相似文献   
998.
999.
目的 探讨临时起搏电极致心肌穿孔的原因,以期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时起搏电极致心肌穿孔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文2例因胸闷、胸痛、大汗入院.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行临时心脏起搏,术后第2天出现心脏起搏不良,经影像学检查示心包积液,考虑为临时起搏电极导管致心肌穿孔所致,即行心包穿刺引流.7d后病情好转后出院,1个月后复查未见复发.结论 置入临时心脏起搏电极后应严格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心电监测表现,如出现心脏起搏不良应考虑到心肌穿孔可能,及时行影像学检查,以及早发现、及早处理.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讨母婴同室,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哺乳对母婴的近期影响,我们对母婴同室产妇开始泌乳的时间,泌乳量,宫底每日下降幅度以及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发病率,生理性体重下降等进行了观察,并与非母婴同室的母婴作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