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521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802篇
口腔科学   136篇
临床医学   2029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14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18篇
综合类   315篇
预防医学   157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90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267篇
  2015年   343篇
  2014年   453篇
  2013年   610篇
  2012年   490篇
  2011年   603篇
  2010年   409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533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生物医用可吸收止血材料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背景:对于凝血功能障碍和实质性脏器出血的患者,单单使用常规外科技术止血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医用可吸收止血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的:回顾临床常用可吸收止血材料的研究现状,为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止血材料提供指导.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0-02/2010-02关于止血材料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生物材料;止血材料;生物可吸收材料;止血效果;止血机制"或"biomaterial;hemostatic material: bioresorbable material;hemostasis effect; hemostatic mechanism" 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选入文章内容与生物可吸收止血材料及其应用有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文献类型包括综述和临床研究.排除重复研究及内容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文献.结果与结论:通过对文献的复习可知,近年来国内外主要应用的可吸收止血材料包括纤维蛋白胶、氧化纤维素和氧化再生纤维素、α-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胶、可吸收性明胶海绵、微纤维胶原等.不同的止血材料其止血机理和止血效果均不相同,只有在充分的了解各种止血材料性能的基础上合理选择使用止血材料,才能在临床工作中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2.
背景:壳聚糖能有效预防粘连,可制成不同的剂型,如凝胶、溶液、海绵状以及薄膜等,但其缺点是溶液、凝胶易流动,不易在局部形成较高浓度,而单纯应用壳聚糖制成海绵状及薄膜机械强度及韧性不够.目的:以羧甲基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索为主要成分,制备具有优良物理、生物性能,预防粘连的生物膜.方法:将羧甲基壳聚糖和羧甲基纤维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戊二醛、硫酸铝铵进行双交联,甘油增塑.根据膜的色泽、拉伸强度、吸水率、溶胀比等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处方构成,优化膜的制备工艺,初步确定膜的制备工艺流程.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对制各样本的理化特性进行检测,并将膜植入SD大鼠体内观察膜的降解情况.结果与结论:得到优化后膜的处方构成为:羧甲基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为1:1;硫酸铝铵浓度为0.15%;甘油含量为0.8%;戊二醛含量为0.003%.在以上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膜呈半透明状,微黄,上表面略租躁,下表面光滑;膜的平均厚度为0.09 mm;吸水率为964%;溶胀比为3.25:干态下膜的最大拉伸强度为20 MPa,湿态下膜的最大拉伸强度为5 MPa;接触角平均为35°.羧甲基壳聚糖和羧甲基纤维索间形成了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膜表面结构呈相互交错的纤维状,表面有不规则的孔状结构.膜植入鼠体内后10 d左右水化成凝胶,1个月后体内完全降解吸收.提示羧甲基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膜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可降解吸收、具有一定手术缝合强度的生物膜.  相似文献   
143.
背景:治疗牙周病松动牙是长期困扰口腔医师的一个问题,对于牙周夹板的使用情况仍存在争议.目的:系统评价牙周夹板对牙周病松动牙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图书馆(2009年第4期)、MEDLINE(1966/2009-11)、EMbase(1980/2009-11)、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09)、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9/2009)、维普VIP (1989/2009),纳入牙周夹板修复治疗牙周病松动牙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软件进行.结果与结论:最终纳入9 个随机对照试验,所纳入研究均没有报道与牙周夹板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现有研究结果显示,牙周夹板可以改善牙周病患牙的松动度以及牙周状况,恒久性夹板疗效优于暂时性夹板,固定式恒久夹板的疗效优于可摘式恒久夹板,超强纤维牙周夹板疗效优于传统不锈钢丝联合树脂夹板,贵金属牙周夹板疗效优于贱金属牙周夹板.由于检索到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较少且患者例数有限,存在选择性偏倚和发表偏倚的高度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4.
目的:咽喉肿瘤切除后黏膜缺损的修复直接影响呼吸、发音、吞咽功能的恢复。文章评估了应用异种(牛)脱细胞基质修复膜修复咽、喉术后黏膜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08/2007-11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咽喉肿瘤患者27例,口咽部扁桃体癌5例,下咽癌6例,喉癌16例,其中声门区癌15例,声门上区癌1例,肿瘤病理均为鳞状细胞癌。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对实验及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实验采用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批号SS070603,规格(2×2.5)cm或(4×3)cm的白色、半透明、蜂窝状片块组织,基底膜面较粗糙,另一面较光滑。扁桃体癌患者将修复膜缝于创面后,采用碘仿纱条打包固定7d。喉癌患者如缺损组织小可以将修复膜直接铺于创面缝合,如缺损较大则先应用带状肌或带状肌筋膜修补喉部缺损,然后将修复膜铺于喉内创面与黏膜切缘对位缝合,采用喉扩张模局部压迫10~12d。下咽癌及颈段食管癌患者亦应用带状肌修补下咽部后壁或侧壁缺损,然后将修复膜与局部黏膜切缘直接对位缝合。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以3,6个月,1年为观察时间:主要观察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修复的愈合,呼吸功能、发音功能、吞咽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27例患者中出院时经电子喉镜检查26例黏膜缺损修复一期愈合,1例下咽癌患者术后出现咽漏,经局部换药对症处理后愈合。4例扁桃体癌、4例下咽癌、6例喉癌患者在术后3~6个月应用电子喉镜复查,修复的局部已经恢复为肉眼可见的黏膜组织,吞咽、呼吸均恢复正常(1例声门上喉癌的患者在术后15d进食时有呛咳,经过锻炼进食恢复正常)。喉癌患者发音功能恢复,但是发音的清晰度欠佳;5?  相似文献   
145.
学术背景:磁流体是一种既有固体强磁性又有液体流动性的新型功能材料,尤其是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水基磁流体在生物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的:探讨水基磁流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为水基磁流体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有关文献,检索词为“磁流体、化学共沉淀、磁共振、肿瘤热疗”,限定文章语言分别为英语和中文。共检索到350篇相关文献,其中中文文献280篇,英文文献70篇,对文献进行筛选,纳入标准:①选取针对性强,相关度高的文献。②对同一领域的文献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献。最后30篇被选用。文献评价:选用30篇文献,其中8篇为综述、其余均为临床与实验研究。资料综合:水基磁流体一般由纳米磁性微粒、稳定剂以及分散介质组成。水基磁流体的制备方法有机械粉碎法、热分散法、化学共沉淀法、真空蒸镀法、等离子体CVD法、气相液相反应法等。水基磁流体广泛应用于磁靶向给药、肿瘤热疗、基因治疗以及肿瘤早期诊断等方面。结论:水基磁流体制备方法简单,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在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6.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或软骨系分化。既往多采用外源性给药方法,但其在体内易被代谢,骨诱导时间短,用量大,需反复使用,且成本高。 目的:观察藻酸钙与携带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复合构建组织工程化骨修复大鼠股骨缺损的效果。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动物对照观察实验,于2005-10/2006-12在河南省重点分子实验室完成。 材料:F344近交系大鼠12只和Wistar大鼠12只用于提取骨髓基质细胞,另外F344近交系大鼠48只用于制备股骨缺损模型。方法:扩增携带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v-hBMP-2及Adv-β gal),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分为Adv-hBMP-2转染组、Adv-β gal转染组和未转染组。腺病毒转染后与藻酸钠复合形成藻酸钙凝珠。建立大鼠股骨干中段连同骨膜截去6mm的缺损模型。F344近交系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每组8只。缺损处分别植入不同的细胞复合物。同系细胞2组,供体为F344近交系大鼠:第1组Adv-hBMP-和Adv-β gal转染的骨髓基质细胞,应用FK506肌肉注射。第2组Adv-hBMP-2和Adv-β gal转染的骨髓基质细胞,未用FK506。同种异体细胞4组,供体为Wistar大鼠:第3组Adv-hBMP-2转染的骨髓基质细胞,应用FK506。第4组Adv-hBMP-2转染的骨髓基质细胞,未用FK506。第5组Adv-β gal转染的骨髓基质细胞,应用FK506。第6组Adv-β gal转染的骨髓基质细胞,未用FK506。FK506肌肉注射共3周,前2周每天1次,后1周隔天1次,每次剂量为1mg/kg。 主要观察指标:①转染后9d观察各组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情况。②转染后3,6,9,12,15d进行碱性磷酸酶活性定量检测。③转染后21d行Von Kossa染色观察各组钙结节形成情况。④植入后2,4,6,8周摄x射线片检查观察各组新生骨痂和骨缺损愈合情况。⑤植入后8周在大鼠原骨缺损区取材,有明显成骨组织切片在低倍下显微照像并计算新生骨在骨缺损区域所占面积的百分数。 结果:Adv—hBMP-2转染组碱性磷酸酶染色可见多数细胞红染呈阳性,Adv—β gal转染组及未转染组染色阳性细胞少见。Adv-hBMP-2转染组各时间点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Adv—β gal转染组及未转染组(P〈0.05),Adv—β gal转染组与未转染组间各时点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Adv—hBMP-2转染组转染21d后Von Kossa染色显示钙结节形成,其他组未见钙结节。植入后2周起第1,3,4组X射线检查有明显骨痂形成,第1,3组骨痂密度高于第4组。第2,5,6组植入后各时段均无明显骨痂,缺损未愈合。植入后8周,第1,3组组织学检查表明以板层骨为主,第4组以编织骨和类骨质为主,内有炎症细胞浸润;第2,5,6组无明显新骨形成,缺损区内为纤维结缔组织。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表明第1,3组修复性新骨占原骨面积百分数大于第4组(P〈0.05)。 结论:Adv—hBMP-2转染同种异体骨髓基质细胞与藻酸钙复合体可用于修复大鼠股骨干节段性骨缺损。  相似文献   
147.
目的 制备适合新骨长入的孔隙率、孔隙尺寸和结构的多孔磷酸钙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法 通过湿法共沉淀法合成羟基磷灰石(HA)/磷酸三钙(TCP)双相粉末作为起始粉末,分别采用有机泡沫浸浆法和适当的致孔剂加入磷酸钙骨水泥中,分别制备多孔磷酸钙陶瓷和多孔磷酸钙骨水泥,并测量多孔隙率,采用扫描电镜观测试样的形貌和孔隙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磷酸钙的相成分.结果 多孔磷酸钙陶瓷和磷酸钙骨水泥的孔隙率分别为72%和67%;孔隙尺寸主要分布在200~280 μm;孔壁上分别存在大量孔径仅为数微米至数十微米的微孔,为微孔隙间的贯通提供了可能性;X射线衍射结果证明多孔磷酸钙陶瓷的组成包括HA和β-TCP ,而多孔磷酸钙骨水泥的主要成分均为HA,β-TCP and β-TCP.结论 本试验制备的多孔磷酸钙陶瓷和多孔磷酸钙骨水泥具有适合新骨长入的孔隙直径和孔隙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48.
背景:聚乙烯醇对细胞黏附能力有限,在聚乙烯醇中加入胶原蛋白能否改善其细胞的黏附性?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聚乙烯醇-胶原复合材料,并探讨其作为软组织替代材料的可行性.设计:单一样本观察.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市创伤外科研究所.材料:选用15只新西兰大白兔,体质量2.0~3.0 kg,雌雄不拘,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广州市创伤外科研究所市级实验室完成.牛Ⅰ型胶原购自广州创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聚乙烯醇-124购自广州南方化玻仪器公司. 方法:实验于2003-07/2006-12在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完成.①聚乙烯醇-胶原材料制备:配制5g/L的牛Ⅰ型胶原与5%的聚乙烯醇-124以1:1混合,真空冷冻干燥成为凝胶状,扫描电镜观察其内部结构.②细胞毒性试验:聚乙烯醇-胶原材料剪成10mm×5mm×1 mm小片,γ射线消毒后,分别放入48孔平板中,每孔加入1×104个3T3细胞培养,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③体内埋植试验:将实验兔背部脊柱两侧各作2个纵切口,形成皮下腔隙.分别于手术形成的皮下腔隙植入4块聚乙烯醇-胶原材料,分别于术后1,4,8周各取3只实验共9块标本及其周围组织作病理观察.主要观察指标;扫描电镜观察凝胶膜内部结构、细胞毒性试验及体内埋植试验结果.结果:①聚乙烯醇-胶原材料内部结构:真空冷冻干燥的聚乙烯醇-胶原为白色的凝胶,扫描电镜见其表面和切面内部有贯通的三维孔隙.②细胞毒性试验结果; 313细胞在PVA-胶原材料上能三维生长、形态正常.③体内埋植试验结果:聚乙烯醇-胶原植入1周后,产生了正常的异物反应,材料与组织界限分明.4周后,只见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大量的纤维母细胞增生形成胶原纤维和假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包裹材料.8周未见淋巴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和异物巨细胞,囊壁致密,大量的纤维母细胞增生形成包膜包裹材料.16周可见囊壁致密,胶原纤维变长,捧列规则,核变小,呈长卵圆形或长梭形,无新生小血管,无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异物巨细胞浸润,囊壁稳定、变薄.结论:聚乙烯醇-胶原材料无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与组织相容性,可安全地应用于体内移植.  相似文献   
149.
背景:包覆层的存在能够阻止纳米粒子氧化、晶体长大、腐蚀和团聚,并赋予特殊的性能.目的:制备SiO2/Ni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并评估复合粉体的磁性能.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5-11/2006-03在大连理工大学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实验室完成.材料:应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纳米镍粉,硅酸钠由天津市石英钟厂霸州市化工分厂生产.方法:以硅酸钠为主要原料,通过液相沉淀法在纳米镍粉表面包覆了一层SiO2.主要观察指标:应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透射电镜、振动样品磁强计、热重分析仪等对复合粉体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能进行检测.结果:SiO2以非晶态的形式包覆在纳米镍粒子表面,形成了核壳结构,降低了纳米粉体的团聚现象.经SiO2包覆后纳米镍粉氧化温度由287℃提高到385℃.磁性分析结果表明,粉体包覆前由于表面氧化层(NiO)的存在,粉体的磁滞回线偏移;包覆后的粉体由于SiO2的存在,饱和磁化强度降低,矫顽力升高.结论:成功制备了SiO2/Ni核壳结构纳米粒子,SiO2的包覆提高了纳米粉体的抗氧化性,且纳米镍粉具有很好的铁磁性能,矫顽力升高.  相似文献   
150.
背景:前期研究已经成功制备了硫酸钙,冻干骨复合型生物多孔支架,但其表面的疏水性不利于细胞黏附、增殖。目的:观察Ⅰ型胶原表面修饰对硫酸钙,冻干骨复合型生物多孔支架亲水性和细胞相容性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细胞学对比观察,于2007—10/200806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实验室及山西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应用Ⅰ型胶原进行表面修饰制备复合Ⅰ型胶原的硫酸钙/冻干骨复合型生物多孔支架。方法: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与原支架(对照组)和表面修饰后的支架(实验组)复合培养。主要观察指标:测定表面修饰后支架的亲水性:扫描电镜观察表面改性后的材料及细胞与材料复合的形态学特征:分别使用MTT法、细胞蛋白质及碱性磷酸酶定量方法对细胞与材料复合培养后增殖与分化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表面修饰后的新型多孔硫酸钙支架的亲水率高于原支架(P〈0.05)。实验组细胞的黏附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培养的不同时期实验组的细胞数量、细胞的蛋白质含量及细胞碱性磷酸酶表达量均较对照组多(P〈0.05)。结论:Ⅰ型胶原表面修饰后的硫酸钙/冻干骨复合型生物多孔支架的亲水性和细胞相容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