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73篇
  免费   2296篇
  国内免费   1071篇
耳鼻咽喉   146篇
儿科学   134篇
妇产科学   312篇
基础医学   833篇
口腔科学   637篇
临床医学   13122篇
内科学   1587篇
皮肤病学   319篇
神经病学   526篇
特种医学   12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9篇
外科学   4411篇
综合类   15308篇
预防医学   4978篇
眼科学   138篇
药学   8001篇
  207篇
中国医学   8005篇
肿瘤学   1247篇
  2024年   557篇
  2023年   2248篇
  2022年   2130篇
  2021年   2396篇
  2020年   2109篇
  2019年   1890篇
  2018年   739篇
  2017年   1472篇
  2016年   1474篇
  2015年   1650篇
  2014年   3314篇
  2013年   3077篇
  2012年   3798篇
  2011年   3830篇
  2010年   3478篇
  2009年   3295篇
  2008年   4210篇
  2007年   3525篇
  2006年   3229篇
  2005年   3352篇
  2004年   2087篇
  2003年   1740篇
  2002年   1087篇
  2001年   862篇
  2000年   648篇
  1999年   582篇
  1998年   434篇
  1997年   403篇
  1996年   377篇
  1995年   288篇
  1994年   258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145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31.
急性爆发性真菌性鼻窦炎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急性爆发性真菌性鼻窦炎(acute fulminant fungal sinusitis,AFFS)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收治的6例较典型的AFFS病例诊断和治疗过程。其中结合全身疾病病史,发热伴颜面部、眼部及鼻部症状,影像学,鼻内镜及鼻腔分泌物真菌涂片检查,在患者就诊的24h内做出初步诊断5例。在此基础上鼻内镜下行全组鼻窦开放术,切除全部坏死组织至露出新鲜创面5例。根据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眶内容物切除1例。术后同时进行原发病治疗以及全身抗真菌治疗5例。结果6例病例经过病理、真菌涂片及培养证实为鼻窦黏膜侵袭性真菌感染,其中毛霉菌1例,根霉菌2例,链隔孢霉菌1例,曲霉菌1例,毛霉菌根霉菌混合1例。1例未在第一时间诊断,且未经抗真菌治疗的患者于住院第7天死亡,1例抗真菌治疗及清创术后88d死亡,2例分别于治疗后32个月和6个月死于白血病,2例经上述治疗后分别随访9个月和11个月无复发,后者为本组唯一进行眶内容物摘除者。结论 根据病史,眼或颜面症状,鼻腔内干痂以及影像学尤其是磁共振成像,分泌物真菌涂片检查,可以在患者到鼻科就诊的24h内做出AFFS的诊断。包括及时彻底的根治性清创,足量静脉内二性霉素B注射,完全控制原发病以及足够的全身支持疗法在内的综合治疗,可以迅速控制AFFS的发展,延长患者生存期,甚至挽救生命。  相似文献   
132.
颚口线虫病在我国尚属少见。棘颚口线虫偶尔寄生于人体。该虫致病部位极为广泛,几乎遍及全身,受累部位可间歇性出现移行性肿块,常伴有局部水肿、疼痛,虫体移行可引起机械性损伤,如虫体停留在某一寄生部位,可形成以虫体为中心的脓肿及隧道样损害。该虫较易侵入眼、脑,并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炎,后果严重,甚至可导致死亡。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发生在北京地区首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该病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该病例提示:(1)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该病进行了解。(2)临床遇有可疑表现者,尤其有生食本虫第二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者,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并做进一步检查(例如: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红细胞沉降率等),能在病损部位查见虫体者即可以确诊。皮内实验和血清学试验亦可做辅助诊断。(3)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喜食烧、烤、涮或生食各种动物的人群增多,食源性寄生虫病病人亦有增多趋势,本病正是诸多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33.
我们于 1 995年始应用在宫颈旁封闭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 ,不同程度减轻了受术者的疼痛 ,降低了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 ,手术简便易行 ,临床观察疗效确切 ,报道如下 :选择 1 6 8例孕 6~ 1 2周要求人流者 ,其中 84例采用 2 %利多卡因 1 0ml+安定 1 0mg宫颈旁封闭 ;另 84例为对照组 ,采用生理盐水 1 0ml宫颈旁注射。见附表 :168例人工流产者临床资料组别 例数孕周 药物 年龄 (岁 )最大最小平均初孕者经产者观察组 846~ 12 2 %利多卡因 10ml+安定 10mg 40 182 612 72对照组 846~ 12生理盐水 10ml 40 172 71173  方法 :两组术前准备均按人工…  相似文献   
134.
王伟 《家庭中医药》2003,10(7):30-31
据专家临床观察发现,许多表现在四肢、腰背、颈项上的病痛,其真正的病因是人体中轴——脊柱的病变。因此,做好脊柱的保健,可避免许多病痛。 动 许多肢体的疼痛、麻木、肿胀感觉,多为脊柱病变引  相似文献   
135.
蝎鼠推气散治疗中晚期肝癌癌性疼痛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柏林 《中医药学刊》2003,21(10):1751-1751
  相似文献   
136.
137.
患者男,54岁。左踝足疼痛3个月,加重伴痛觉过敏1个月。患者4个月前扭伤左踝(扭伤当时X线片无异常),疼痛经治疗无好转.现左踝足肿痛明显,呈烧灼样,并出现疼痛过敏。专科检查:左踝关节略肿胀.疼痛过敏.汗较对侧少.左小腿肌肉萎缩.周径较对侧减少约3cm。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138.
严兴福简介     
《实用疼痛学杂志》2008,4(5):397-397
严兴福,男,1952年生,海南省琼海市人,1976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大学文凭;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海南省人民医院麻醉·疼痛科主任医师,曾任麻醉科副主任(负责全面工作);现任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全国委员,海南省医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海南省人民医院疼痛科负责人,《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编委、《海南医学院学报》特约审稿员。  相似文献   
139.
腹胀是腹部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主要是由于肠道内存在着过量的气体所致,是自觉腹胀气感和客观腹部气体滞留两种现象的综合表现,还可能是由于腹水、腹腔积血、手术后脓肿、囊肿以及腹腔积气、膀胱尿潴留等原因所致[1],腹胀给患者带米许多不必要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注射疗法及复合小针刀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诊断明确的肌筋膜疼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采用注射疗法治疗;IS组:采用注射疗法加小针刀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率变异(HRV)的频域变化,低频LF、超低频LLF、高频HF、低高频比LF/HF及心率变异指数HR-Ⅵ;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治疗前后疗效并随访观察其远期疗效。结果:①HRV频域指标组内比较:LF、LLF、HF以及HRVI治疗前舆治疗后1min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5min、10min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LF/HF治疗前与治疗后5min、10min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治疗后1、5、10min,两两比较无显着性差异。②组间比较:病人治疗后临床症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IS组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VAS降低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③回访病例中,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注射疗法以及复合小针刀疗法均可有效改善肌筋膜疼痛病人的自主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稳定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达到缓解疼痛。注射疗法复合小针刀疗法的远期疗效优于单纯注射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