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114篇
内科学   128篇
皮肤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46篇
预防医学   21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9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8 毫秒
781.
炭疽是由炭疽芽胞杆菌引起的动物源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人感染炭疽时,以皮肤炭疽最为常见,且多为散发病例。2011年鞍山地区出现炭疽暴发疫情,本文分析其流行特征、暴发原因并提出建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82.
【目的】制备与鉴定针对两种炭疽毒素受体(anthrax toxin receptor,ATR)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建立ATR的检测方法、研究炭疽毒素的致病机理提供工具。【方法】以重组表达的两种ATR即毛细血管形态发生蛋白2(capkllary morphogenesis protein 2,CMG2)和肿瘤内皮标志8蛋白(tumor endothelial marker 8,TEM8)分别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用ELISA、Western dot blotting及细胞保护性试验等方法对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和分析,并尝试应用上述单克隆抗体经双抗体夹心ELISA、Western blotting和IFA对ATR进行检测。【结果】获得针对CMG2的单克隆抗体4B5、4G3;针对TEM8的单克隆抗体2D6、4B9;以及可同时结合CMG2和TEM8的单克隆抗体2G4,其中4B5具有一定的细胞保护活性,这些单克隆抗体可用于ATR的特异性检测。【结论】本研究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经ELISA、Western blotting和IFA用于ATR体内外检测,从而为探讨炭疽毒素的致病机理提供有效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783.
青海省2006~2008年炭疽芽孢杆菌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查找炭疽芽孢杆菌检出率较低的原因. [方法]对2006~2008年疑似炭疽标本培养结果及送检标本质量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3年来外环境标本检出率为0,生物标本检出率12.7%,将近85%的疑似病人标本送检前巳不同程度用药,12.2%的疑似病人标本无菌生长.[结论]对于疑似炭疽要早发现,早报告;病人标本要在用药前采集,提高外环境样本采集的质量;加强基层实验室检验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784.
炭疽杆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致病菌。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接触而使人致病。其中皮肤炭疽是最常见的形式,易发生于接触污染的动物或动物制品的工业或农业部门中。建立一种检测动物制品或环境中发生炭疽和确定危险地区。目前许多传统的检验方法,包括细菌分离培养,溶血性实验,荚膜染色,噬菌体裂解实验,串珠实验等虽较为特异,但完成需要时间长,且必需大量纯化细菌。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PCR技术提供了一个快速鉴定标本中存在炭疽杆菌芽孢的可靠方法。本综述了PCR检测炭疽杆菌芽孢的原理及其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785.
目的 调查分析一起皮肤炭疽的感染来源,分离鉴定病原菌进行基因溯源,为控制炭疽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染疫病死畜的来源及去向,对病死牲畜饲养场所进行环境卫生学调查,采集患者皮肤炭疽病灶拭子标本,密切接触者血样,病死牲畜圈舍土壤、饲料,出售的病死畜样本。进行炭疽杆菌荧光定量PCR试验,分离培养炭疽杆菌及血清学检测。对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canSNP分型及MLVA15基因分型。结果 本起皮肤炭疽患者多次多点购入16头牛饲养贩卖,在牛死亡后解剖病死牛而感染皮肤炭疽,密切接触者无发病。在病畜屠宰场所土壤及售出的牛皮中分离到2株炭疽杆菌。canSNP分型为A.Br.001/002型,MLVA15分型为MLVA15 - CHN51型,该基因型在国内首次发现。结论 流动牲畜贩运人员是炭疽高危人群,首次在国内报道炭疽基因型MLVA15 - CHN51型,丰富了我国炭疽杆菌的基因库。  相似文献   
786.
炭疽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近10年来,阿坝州每年都有皮肤炭疽的发生,阿坝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年对全州所报炭疽病例要求采样送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初步分离鉴定。现将初步分离鉴定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样本来源2006年阿坝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来的疑似炭疽样品26个,其中红原县2个、若尔盖县19个、阿坝县4个和壤塘县1个。  相似文献   
787.
目的 通过对一起家庭屠宰病死羊引发的皮肤炭疽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发病原因、病例诊断及报告情况,为炭疽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的方法对病例进行调查,对疫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对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结果 本次疫情为一起散发性人间皮肤炭疽疫情。病例于8月23日在自己家中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宰杀病死羊,且在4天前左手大拇指关节处有约1~2 mm的小伤口,炭疽杆菌经过伤口感染发病。暴露后第3天伤口出现黑点,无痛感,黑点逐渐增大,第7天直径增至15 mm,颜色炭黑,第8天黑痂周围出现水肿,有痛感,先后就诊于村诊所和县医院骨外科,第9天(9月1日)就诊于乡镇卫生院并以“手指外伤”收治入院,入院后第3天卫生院院长怀疑炭疽并进行了报告。密切接触者和共同暴露者28人,均未感染。病例焦痂期2份黑痂周围水肿渗出液标本炭疽杆菌PCR检测阳性,病例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炭疽特异性抗体出现阳转,采集27份外环境标本,进行炭疽杆菌PCR检测,其中7份阳性。结论 屠宰羊时应加强个人防护,以防感染;提高广大群众尤其是养殖户等重点人群对病、死畜危害的知晓率。应建立炭疽诊疗知...  相似文献   
788.
目的 对一起皮肤炭疽暴发疫情来源炭疽芽胞杆菌开展分子分型及基因溯源分析,为炭疽的有效防控提供重要的基础性数据。方法 本研究对2021年山东省曹县一起炭疽疫情样本中分离的8株炭疽芽胞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MLVA-15和canSNP分型、全基因组测序(WGS)和SNPs分析。结果 药敏结果显示,所有分离株耐药性一致。8株菌MLVA-15分型为同一基因型,该基因型在国内首次发现,命名为MLVA15-CHN77型;canSNP分型均为A.Br.001/002型。WGS结果分析显示,8株菌具有相同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谱。SNPs分析显示,8株暴发菌株聚成一簇。结论 基于全基因组序列的分型和溯源策略,是炭疽芽胞杆菌传统分型方法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789.
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主要发生在食草动物间的一种人兽共患病, 包括皮肤炭疽、胃肠炭疽、肺炭疽炭疽性败血症、炭疽性脑膜脑炎5种临床类型。现结合近年来发表的炭疽相关文献, 对炭疽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90.
皮肤炭疽1例     
<正>患者男,50岁。右侧上肢结节5 d,于2021年7月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5 d前无明显诱因于右腕及右前臂分别出现无痛性红色结节,自行挤压及拔罐处理后局部溃疡,无明显分泌物排出,结节中央溃疡结痂,周围肿胀明显。3 d后出现右上肢肿胀,右侧腋窝淋巴结肿痛,伴发热,体温40℃,就诊于当地医院,予头孢抗感染治疗(具体不详)及对症治疗,体温恢复正常,右上肢肿痛无明显减轻,遂就诊我院。既往身体健康,无昆虫叮咬史。从事屠宰牛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