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台风重灾区居民对台风的风险认知情况,为今后风险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以2006年8月经历“桑美”登陆的重灾区浙江苍南马站镇棋盘村和金乡镇河尾垟村的129名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台风重灾区灾民对台风的风险认知及其信息支持特征。[结果]94人(72.9%)认为台风有高度风险;72人(55.8%)认为台风发生的机会很大;13人(10.1%)清楚台风前所要采取的措施;95人(73.6%)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媒体获得台风相关知识;114人(88.4%)希望政府修建一个大型的“避难建筑”。[结论]灾民对台风的不确定性、严重破坏性认知水平较高;台风登陆前的防护措施掌握较差,认知水平低;大众媒体是灾民获得相关知识的重要途径;灾民对台风的防范信赖政府。  相似文献   
52.
汶川地震灾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目的】 评估汶川地震后第2周转移安置点灾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65377;【方法】 对江油市太平镇安置点灾民随机抽样后,利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清单平民版(PCL*9鄄C)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及自编调查问卷进行评估&#65377;【结果】 完成调查的223人中,PTSD筛查阳性率为14.1%,抑郁症状阳性率为31.1%,12.9%报告有自杀观念;PCL*9鄄C总分和HRSD总分呈正相关(r=0.809, P < 0.01); PCL*9鄄C和HRSD总分均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性别差异;亲属遇难组PCL*9鄄C总分(44 ± 14)&#65380;HRSD总分(24 ± 12)高于仅经济损失组(33 ± 13, P < 0.001;14 ± 10,P < 0.001);两种总分各年龄组比较,儿童(30 ± 13;10 ± 9)&#65380;青少年(13 ~ 18岁)为(37 ± 13;16 ± 13)&#65380;青年(33 ± 10;14 ± 9)&#65380;中年(36 ~ 55岁)为(38 ± 14;19 ± 12)&#65380;老年前期(56 ~ 65岁)为(40 ± 15;20 ± 12)和老年(35 ± 13;17 ± 9) 6个年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5;P < 0.001)&#65377;以PCL*9鄄C总分为因变量,一般资料为自变量进行线性逐步回归,烦扰程度&#65380;最糟糕天数&#65380;绝望感进入方程(R2=0.708,P < 0.001)&#65377;【结论】 PTSD症状群&#65380;抑郁症状群是转移安置点灾民的主要心理问题,遇难者亲属&#65380;36 ~ 65岁人群&#65380;青少年更为严重或突出&#65377;绝望感&#65380;最糟糕天数和烦扰程度是反映和预测PTSD症状及其程度的重要指标&#65377;  相似文献   
53.
什邡地震灾区984名灾民心理健康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什邡地震灾区灾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对灾民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卫生部颁发的《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对什邡市4个大型安置点的984名灾民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结果什邡灾民心理问题需要心理干预者占与55.28%,其中较突出者并需心理干预者占9.35%,有自杀倾向者28.05%;男女严重度无明显差异;死者家属心理健康受损度高(x^2=15.55,P〈0.01);文化程度方面学历较低者受损程度高,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是感到疲劳(78.46%),其次是焦虑担心(77.64%)、抑郁不高兴(71.95%)。结论地震灾害造成灾民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加强心理卫生教育及对灾民的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4.
目的了解震后灾区居民抗震减灾的认知与态度,为灾后重建、构建抗震减灾策略提供思路。方法对甘肃省康县农村和县城部分灾民进行抗震减灾认知与态度的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933人中有610人不知道灾后如何自救,占65.4%;县城和农村灾民自救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0.1%,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58人不知道\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 探讨吉安市山体滑坡后灾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制定灾民心理干预预案提供依据.方法 对吉安市山体滑坡2周后121名灾民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进行心理健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测评.结果 121名灾民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21名灾民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评分与社会支持评分均呈负相关(r=-0.461、-0.543、-0.378、-0.465、-0.432、-0.413、-0.547、-0.434、-0.446,P<0.05或P<0.01),121名灾民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评分与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评分均呈负相关(r=-0.364、-0.412、-0.415、-0.403、-0.397、-0.376、-0.502、-0.454、-0.301、-0.415、-0.341、-0.263、-0.445、-0.471、-0.361、-0.427、-0.374、-0.373,P<0.05或P<0.01),121名灾民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评分与积极应对评分均呈负相关(r=-0.421、-0.319、-0.423、-0.314、-0.374、-0.419、-0.417、-0.349、-0.371,P<0.05或P<0.01),121名灾民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评分与消极应对评分均呈正相关(r=0.306、0.347、0.283、0.316、0.341,均P<0.05).结论 吉安市山体滑坡后灾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相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评估汶川地震后第二周转移安置点灾民中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PTSD症状清单平民版(PCL-C)和自编问卷对223名转移安置点灾民进行评估。以PCL—C量表总分I〉50分且符合DSM.1VPTSD症状标准为PTSD筛查阳性。结果PTSD阳性率为14.3%。创伤提示导致痛苦体验(65.0%)、闯入性回忆(63.2%)和过度警觉(51.6%)为最常见症状。丧失程度和筛查结果正相关(r=0.226,P〈0.01),亲属遇难组PCL—C总分(40±15)及PTSD阳性率(33.3%),均高于仅经济损失组(34±12,11.1%)(P〈0.01);不同年龄组间PCL—C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60,P=0.023),以老年前期组(42±14)最高。结论亲属遇难者及老年前期人群罹患PTSD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58.
目的:通过比较地震前后人们酒精的使用情况,了解地震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为相关部门的工作、学习等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面对面随机访谈式方法,对14207名分布于都江堰、北川和青川的地震灾民进行调查。结果:酒精依赖患病率及发病率均明显提高,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城镇高于农村,51~60岁患病率最高。结论:地震对灾民的影响很大,需要加强灾民的心理干预,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汶川大地震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难治性高血压人群,通过加用抗焦虑和抑郁障碍药物调节情绪后对血压的影响。方法按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难治性高血压定义,选择门诊及住院的难治性原发性高血压病人72例。在常规抗高血压基础上,既给予口服依那普利10 mg,2次/d,氢氯塞嗪25 mg,1次/d,美托洛尔25 mg,2次/d;在上述基础上加服阿普唑伦0.4 mg,2次/d或帕罗西丁20 mg,1次/d。连服12周。结果治疗后显效56例(77.78%),有效14例(19.44%),无效2例(2.78%),总有效率97.22%。有3例出现轻度嗜睡、头昏、乏力,未见其他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心电图无明显变化。结论地震发生后灾区灾民由于紧张、压抑、焦虑和睡眠障碍、过度劳累处于高度应激状,在应激状态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收缩压及舒张压增高使得血压用常规抗高血压药物难以控制,针对焦虑、抑郁障碍给予治疗。以打断患者的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的影响,能有效控制血压,保护靶器官。  相似文献   
60.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1):28-28
潇湘晨报:国家卫生部应急专家委员赵国秋说,许多经历了灾难或灾难中的幸存者,很难摆脱这段经历带来的困扰。肉体的伤很快愈合了,心理的重创却并未离去。心理危机干预好比一根拐杖.成功的心理干预,不是抹去灾害的这段记忆.而是把记忆置于受害者心理承受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