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017篇
  免费   3398篇
  国内免费   2398篇
耳鼻咽喉   915篇
儿科学   1014篇
妇产科学   447篇
基础医学   3362篇
口腔科学   398篇
临床医学   14955篇
内科学   8470篇
皮肤病学   519篇
神经病学   1575篇
特种医学   18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74篇
外科学   4207篇
综合类   26407篇
预防医学   8206篇
眼科学   717篇
药学   13916篇
  135篇
中国医学   6571篇
肿瘤学   1067篇
  2024年   654篇
  2023年   2244篇
  2022年   2465篇
  2021年   2594篇
  2020年   2174篇
  2019年   2373篇
  2018年   1029篇
  2017年   2173篇
  2016年   2260篇
  2015年   2705篇
  2014年   4441篇
  2013年   4420篇
  2012年   5803篇
  2011年   6162篇
  2010年   5513篇
  2009年   5374篇
  2008年   6416篇
  2007年   5086篇
  2006年   4992篇
  2005年   5146篇
  2004年   4094篇
  2003年   3425篇
  2002年   2497篇
  2001年   2074篇
  2000年   1472篇
  1999年   1122篇
  1998年   930篇
  1997年   876篇
  1996年   837篇
  1995年   772篇
  1994年   607篇
  1993年   382篇
  1992年   389篇
  1991年   314篇
  1990年   283篇
  1989年   314篇
  1988年   113篇
  1987年   107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对学龄期近视进展儿童进行调节功能的客观检查与分析,观察调节功能与近视进展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至2018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视光学门诊定期就诊的71名学龄期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受试者近年的屈光度进展速度,按≤0.50 D·a-1、>0.50~1.00 D·a-1、>1.00~1.50 D·a-1、>1.50 D·a-1分为4组,使用人眼调节分析仪对受试者进行调节功能的客观测量与分析,记录不同调节刺激视标下4组的客观调节反应值和客观调节微波动值,并作对比。结果 在所有调节视标上,各组随着调节刺激幅度增加,客观调节反应值也逐渐增加,4组在不同调节刺激视标下的客观调节反应值及平均的客观调节反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0.50 D·a-1、>0.50~1.00 D·a-1、>1.00~1.50 D·a-1、>1.50 D·a-1近视进展速度组调节微波动值分别为(62.2±5.6)D、(62.5±5.3)D、(66.5±6.0)D和(58.0±6.5)D,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24,P=0.001),在+0.50~-0.50 D、-2.00 D调节刺激视标下,4组的客观调节微波动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其余调节刺激视标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对于学龄期儿童的近视进展速度,客观调节微波动值相对于客观调节反应值可能是一个更为敏感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小儿预防接种过程中出现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以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选取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患儿61例,对患儿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规范处置58例,规范处置率95.08%。一般反应(全身反应13例,局部反应43例)56例,发生率为91.80%,住院率21.43%,治愈率100.00%;异常反应2例,发生率为3.28%,住院率100.00%,治愈率100.00%;偶合症3例,发生率为4.92%,住院率100.00%,治愈率100.00%;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和心因性反应均为0例。在接种时间安排上AEFI发生率50.82%。结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以一般反应为主,尽早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可有效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认知功能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7月在辽宁省鞍山市双山医院接受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45例。低剂量组给予低剂量右美托咪定(0.3μg/kg)麻醉维持,高剂量组给予高剂量右美托咪定(0.9μg/kg)麻醉维持,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的简明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hs-CRP水平。结果术后3 d,低剂量组的MMSE评分(21.62±2.64)分高于高剂量组(18.37±2.52)分,hs-CRP水平(11.68±2.28)mg/L低于高剂量组(15.87±2.3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均可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但予以低剂量右美托咪定(0.3μg/kg)麻醉可更好地改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预防认知功能障碍,并降低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对细菌性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7年7月至2019年4月郑州圣玛妇产医院收治的63例细菌性感染患儿纳入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接受血清CRP和白细胞计数检测。比较两组患儿血清CRP水平和白细胞计数,统计CRP和白细胞计数单一及联合检测细菌性感染结果,比较CRP、白细胞计数单一及联合检测细菌性感染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CRP水平和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RP和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细菌性感染的诊断准确性为94.40%,特异性为91.94%,灵敏性为96.83%,均高于单一检测的相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细菌性感染患儿血清CRP水平和白细胞计数呈异常高表达,CRP与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细菌性感染诊断准确性、特异性、灵敏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14—2018年济源市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DRVR)的情况,分析发生DRVR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济源市2014—2018年发生DRVR的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DRVR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在100 898名献血者中,DRVR发生率为0.29%(289/100 898)。男性献血者DRVR发生率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献血者DRVR发生率高于多次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献血者DRVR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采血车DRVR发生率高于固定采血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发DRVR的诱因为献血者精神紧张、疲劳或睡眠不足、空腹或饥饿、有晕针或晕血史、血流时间长以及环境因素,依次占66.44%、28.03%、14.88%、4.15%、3.11%、2.77%。结论 DRVR的发生与初次献血、季节、采血地点、精神因素等方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张岩 《中外医疗》2016,(3):138-139
目的 观察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舒芬太尼、 芬太尼对心血管反应的抑制效应.方法 研究对象随机选自2012年6月—2015年6月该院行择期非心脏手术的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去甲肾上腺素以及血浆肾上腺素水平等.结果 芬太尼组在T2时SP、DP、HR、E及NE水平波动较大,与舒芬太尼组对比(P<0.05).结论 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舒芬太尼对患者心血管反应影响较小,有利于降低气管插管麻醉诱导给机体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提高病人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手足口病患儿诊断中所发挥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诊治的手足口病患儿200例作为检测对象,设定为研究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儿童200例进行对照检测,设定为对照组,对比两组SAA、CRP相关指标,研究组患儿不同严重程度的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患儿的SAA、CRP、SAA/CRP比值数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随着疾病严重,研究组患儿的SAA、CRP、SAA/CRP的数据不断上升.结论:SAA和CRP是小儿手足口病的重要检测指标,发病后患儿的指标水平明显提升,根据数值可评估患儿疾病的严重程度,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均发挥了重要价值,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次高剂量丙种球蛋白给药方式对新生儿ABO溶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7月于永康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新生儿ABO溶血症的患儿,其中采用单次高剂量丙球蛋白治疗的59例患儿纳入观察组,仅采用常规的蓝光照射治疗49例患儿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蓝光治疗时间、黄疸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总胆红素、血红蛋白以及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的贫血及采用换血治疗的比例。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治疗后24 h、48 h和72 h的TBIL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Hb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24 h、48 h和72h的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24 h、48 h和72 h的H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儿的蓝光照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治疗手段相关的并发症,其中观察组发生贫血的比例以及需要进行换血治疗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单次高剂量丙种球蛋白给药能显著促进新生儿ABO溶血症胆红素及黄疸的消退,减少贫血及换血治疗,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不良影响及相关对策.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1年3月接诊的100例健康体检者当做研究对象.于次日清晨抽取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6 mL,并将其平均分为两份.对其中一份血液样本进行溶血处理,并将其纳入研究组;另一份血液样本不进行任何处理,并将其纳入对照组.详细记录两组血液样本的生化检验结果 ,并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不良影响及干扰作用.结果 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的ALB、TG、UA、BUN、Cr等指标水平,组间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的ALT、AST、TBIL、TP、LDH、K+、CK、GLU、DBIL、TC、ALP等指标水平,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血现象会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产生较多的不良影响及干扰,不仅会降低酶类指标的血液检测真实性,还会严重降低其准确性,为了确保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真实和可靠,还应该加强临床生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预防溶血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