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17篇
  免费   1346篇
  国内免费   295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74篇
基础医学   142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2014篇
内科学   448篇
皮肤病学   1189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2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53篇
综合类   6475篇
预防医学   1170篇
眼科学   58篇
药学   3425篇
  26篇
中国医学   17168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205篇
  2023年   744篇
  2022年   635篇
  2021年   791篇
  2020年   709篇
  2019年   674篇
  2018年   336篇
  2017年   739篇
  2016年   781篇
  2015年   902篇
  2014年   1795篇
  2013年   1611篇
  2012年   1918篇
  2011年   2023篇
  2010年   1772篇
  2009年   1588篇
  2008年   1581篇
  2007年   1464篇
  2006年   1362篇
  2005年   1359篇
  2004年   1270篇
  2003年   1356篇
  2002年   1159篇
  2001年   1072篇
  2000年   762篇
  1999年   713篇
  1998年   688篇
  1997年   592篇
  1996年   622篇
  1995年   470篇
  1994年   381篇
  1993年   273篇
  1992年   214篇
  1991年   178篇
  1990年   150篇
  1989年   143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目的采用HPLC测定赤胫散中的3,3’-二甲基鞣花酸和3,3’,4’-三甲基鞣花酸。方法色谱柱为Dikma-C18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磷酸(17∶33∶50),流速1 m L·min-1,检测波长248 nm,柱温30℃。结果 3,3’-二甲基鞣花酸0.198~0.990μg(r=0.9991)、3,3’,4’-三甲基鞣花酸0.098~0.491μg(r=0.9990)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分别为102.40%、98.41%,RSD分别为2.25%、1.87%(n=6)。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赤胫散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52.
摘 要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散与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住院患儿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喂养方案以2006年制定的《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为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0.5 g,bid,鼻饲或奶瓶给药。结果:观察组患儿开始喂奶时间、呕吐腹胀消失时间、达全量胃肠内营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5%(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与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优于单纯的非营养性吸吮治疗,安全性好,能缩短患儿开始喂奶时间、呕吐腹胀消失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及达全胃肠喂养时间,并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53.
目的探讨藏方五味余甘子散对心肌缺血再灌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96只SD大鼠随机均分成五味余甘子散高、中、低剂量组及伪手术组、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连续给药10 d,在末次给药24 h后,进行造模,结扎左冠前室间支30min,复灌40 min。测定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含量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并比较各组心肌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五味余甘子散能显著降低血清中LDH和CK的含量,同时能提高心肌组织中SOD、GSH-Px的活性,降低MDA的活性。结论五味余甘子散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自由基相关酶有关。  相似文献   
954.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下腹部疼痛临床疗效。方法:利用保健院在2012年6月一2013年10月期间随机收治经输卵管结扎术患者,收治患者感到下腹部疼痛的有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经治愈的患者有效率95.0%,对照组经治愈的患者有效率75.0%,2组治愈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下腹部疼痛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能很好缓解患者下腹部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55.
彭俞俞  李师 《海峡药学》2015,(1):177-178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一次性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用肛周脓肿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两组均在骶麻下行肛周脓肿1次根治术,治疗组在术后加中成药硝矾散熏洗,对照组用清水清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但治疗组早期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起效时间更早,愈合时间也较短;且治疗组医患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一次性治疗肛周脓肿术后用硝矾散坐浴熏洗,疗效好,起效快,愈合快,术后并发肛缘水肿的概率小,医患满意度高,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56.
目的观察消炎止痒散改为搽剂后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患者的接受程度。方法筛选2011年10月~2014年7月本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湿疹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进行观察,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患者消炎止痒散和搽剂外用。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81.25%,无统计学意义;显效率81.25%,56.2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消炎止痒散改剂型后能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退较快,无明显毒副作用,并且使用和携带更方便,更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57.
王笑笑 《海峡药学》2015,(3):253-254
笔者结合日常工作经验以及碰到的疑难问题,对药典附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供新版药典附录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958.
目的研究含雄黄中成药的砷元素在胃肠液中的溶出特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ICP-MS技术建立砷元素的测定方法,并用该方法对不同厂家牛黄消炎片和小儿化毒散中的砷总量、水中砷溶出率、人工胃液中砷溶出率及人工肠液中砷溶出率进行测定、比较和分析。结果测定方法中两种药品砷元素的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9;牛黄消炎片和小儿化毒散总砷测定方法及溶出液中砷元素测定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和回收率均能满足实验要求;NIST西红柿叶标准物质(SRM 1573a)的测定值和标准值之间也有良好的一致性。测定结果显示:部分厂家的牛黄消炎片和小儿化毒散存在雄黄投药不足的问题;各厂家牛黄消炎片和小儿化毒散的砷在胃肠液中溶出率均小于5%;各厂家牛黄消炎片在胃肠液中的溶出率均小于在水中的溶出率,而各厂家小儿化毒散在水和胃肠液中的溶出特性不同。结论牛黄消炎片和小儿化毒散的胃肠液溶出砷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59.
目的:探讨口服普鲁卡因联合四妙丸治疗下肢湿疹临床疗效。方法:本院2014年9—11月门诊就诊的下肢湿疹患者6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于餐后0.5 h口服四妙丸6 g/次,3次/d;研究组餐前0.5 h加服本院制剂普鲁卡因口服液10 ml/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普鲁卡因联合四妙丸治疗下肢湿疹,疗效显著,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60.
目的:对金玄痔科熏洗散及有效部位新制剂进行GC-MS分析,建立了有效部位新制剂的GC-MS指纹图谱。方法:采用GC-MS方法对金玄痔科熏洗散及有效部位新制剂中的主要组分进行分析,并确定指纹图谱中的特征指纹信息。结果:对10个批次的有效部位新制剂进行了测定,并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包含特征信息的有效部位新制剂的GC-MS指纹图谱。结论:方法重复性好,所建立的指纹图谱为金玄痔科熏洗散有效部位新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