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17篇
  免费   1346篇
  国内免费   295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74篇
基础医学   142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2014篇
内科学   448篇
皮肤病学   1189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2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53篇
综合类   6475篇
预防医学   1170篇
眼科学   58篇
药学   3425篇
  26篇
中国医学   17168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205篇
  2023年   744篇
  2022年   635篇
  2021年   791篇
  2020年   709篇
  2019年   674篇
  2018年   336篇
  2017年   739篇
  2016年   781篇
  2015年   902篇
  2014年   1795篇
  2013年   1611篇
  2012年   1918篇
  2011年   2023篇
  2010年   1772篇
  2009年   1588篇
  2008年   1581篇
  2007年   1464篇
  2006年   1362篇
  2005年   1359篇
  2004年   1270篇
  2003年   1356篇
  2002年   1159篇
  2001年   1072篇
  2000年   762篇
  1999年   713篇
  1998年   688篇
  1997年   592篇
  1996年   622篇
  1995年   470篇
  1994年   381篇
  1993年   273篇
  1992年   214篇
  1991年   178篇
  1990年   150篇
  1989年   143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41.
肛周慢性湿疹,因病程迁延,发病部位特殊,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与痛苦.近3年来,我科用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94例反复发作的的肛周慢性湿疹,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2.
[目的]探讨慢性湿疹患者舌象特点及其发生机制,为临床诊治慢性湿疹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湿疹患者160例,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脾虚湿蕴型80例,血虚风燥型80例。另选择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舌象采集仪和临床结合的方法进行舌象的采集分析。[结果]从舌色、舌形、苔色、苔质这4个方面对采集舌象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脾虚湿蕴型慢性湿疹患者的舌形、苔色及苔质和正常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的舌色、舌形、苔色及苔质和正常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种证型慢性湿疹患者舌象之间比较显示,舌色、苔色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湿疹患者的舌象和正常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证型之间的舌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得出舌诊信息的综合运用在慢性湿疹的诊断和中医证候的区分上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可以为慢性湿疹的诊断和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43.
目的探讨外散内熄法在改善中风患者风证积分及炎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中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平肝熄风法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外散内熄法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21/30)](P<0.05),研究组治疗后1周、2周的风证积分及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散内熄法能够有效改善中风患者风证积分及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944.
目的:比较疏肝化痰消癖散[1]与乳块消片[2]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9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3]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采用疏肝化痰消癖散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乳块消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好转情况,统计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后,治疗组采用疏肝化痰消癖散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采用乳块消片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总体有效率高于治疗组的10.0%。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都没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主要是轻微的消化道反应,患者可以忍受。结论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疏肝化痰消癖散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明显,同时病情不易复发,不良反应小,适用于乳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45.
目的:采用中药盘肠散结合艾灸理疗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寒积腹痛证的临床研究。方法将120例门诊及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口服盘肠散结合艾灸理疗,对照组予口服山莨菪碱片,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两组治疗前后腹痛发作次数进行比较。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豫,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豫,P<0.05,两组治疗后腹痛发作次数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盘肠散结合艾灸理疗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46.
目的探讨复方胃蛋白酶散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防治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130例。两组均给予头孢哌酮钠静脉滴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胃蛋白酶散口服,观察组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观察两组继发性腹泻发生率、腹泻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1岁、1~2岁、>2岁患儿继发性腹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继发性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继发性腹泻患儿腹泻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复方胃蛋白酶散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防治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继发性腹泻效果显著,可降低腹泻发生率,缩短患儿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7.
<正>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本病口腔疱疹多见于软腭、悬雍垂、舌颚弓、扁桃腺等处,破溃后形成溃疡,疼痛剧烈,造成进食障碍,且口服给药困难。我科以加味清胃散煎剂直肠滴注给药的方式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选对象65例患儿均来源于2012年9月—2014年6月本院儿科门诊病人,按  相似文献   
948.
目的:研究复方守宫散对S180荷瘤小鼠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致痛模型来评价复方守宫散的镇痛作用。结果:复方守宫散可以明显延长荷瘤小鼠舔后足的时间和显著减少扭体反应的次数。结论:复方守宫散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49.
目的:研究复方守宫散(SGS)对S180小鼠的抗肿瘤作用研究。方法:昆明种小鼠,制备成S180荷瘤小鼠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随机分成模型组、复方守宫散(SGS)高、中、低剂量组(29.25、19.50、9.75 g·kg-1)和复方环磷酰胺组(0.52 g·kg-1)。除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分别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14 d,实验结束后,摘眼球取血,剥离肿瘤,计算抑瘤率;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含量。另取造模成功的S180荷瘤小鼠,按照各组设定的剂量连续灌胃给药10 d,停药,每天观察并记录小鼠死亡数,计算SGS对小鼠的生命延长率。结果:SGS可改善S180荷瘤小鼠的一般活动情况,对荷瘤小鼠肿瘤有抑制作用,可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命;SGS可提高荷瘤小鼠TNF-α水平;病理学检查表明给药组瘤体普遍小于模型对照组,瘤内有大片状坏死,坏死面积较大,坏死区及周围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论:复方守宫散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50.
目的探讨大黄贴敷神阙穴和天枢穴联合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GEP)在便秘患者肠道准备中的给药时机。方法选择行结肠镜检查的便秘患者300例,分3组,各100例。A组检查前1天晚上9点,行中药贴敷神阙穴和天枢穴,检查当天早上5~7点服完PGEP 139.12 g(2 000 ml);B组检查前1天晚上9点行中药贴敷神阙穴和天枢,检查当天上午10~12点服完相同剂量的PGEP;C组检查当天早上5点行中药贴敷神阙穴和天枢穴,早上5~7点服完相同剂量的PGEP。服药后4 h行结肠镜检查。应用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并对肠腔内气泡进行评分,比较3组患者肠道准备有效性、耐受性及安全性。结果 A组的肠镜检查时间(7.25±0.60)min明显短于B组(9.10±0.80)min和C组(10.50±0.55)min;A组的BBPS评分(8.50±0.35)分明显高于B组(7.35±1.25)分和C组(6.65±1.30)分;A组的肠腔内气泡评分(0.25±0.15)分明显低于B组(0.75±0.65)分和C组(0.55±0.50)分;A组肠道准备接受率、再次肠道准备接受率(96.00%、93.00%)明显高于B组(85.00%、70.00%)和C组(90.00%、88.00%);A组的总体不良反应评分(1.45±0.04)分明显低于B组(1.75±0.55)分和C组(1.60±0.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查前1天晚上9点大黄穴位贴敷联合检查当天早上5~7点口服PGEP对便秘患者行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