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4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8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3篇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24 h动态血压患者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3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根据年龄分为<40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和≥60岁组,分析不同年龄及性别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型及清晨血压的影响。结果 312例中杓形、非杓形、反杓形和超杓形血压者分别为45.19%、41.35%、7.37%和6.09%。杓形血压在<40岁的青年组比例最高(65.00%),反杓形血压在≥60岁的老年组比例最高(18.92%)。性别对血压类型无明显影响,仅反杓形血压比例男性低于女性(P<0.01),其他血压类型男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2例患者清晨高血压比例高达96.5%。年龄对清晨高血压比例无明显影响,而性别对清晨高血压比例有影响:男性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结论 老年患者血压节律异常比例较高,男性患者更易发生清晨高血压,应根据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制定个体化降压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2.
在降低糖尿病死亡率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控制高血压的成效要大于控制高血糖。尤其是清晨高血压由于危险性更大,所以更是降压治疗的重中之重。患者以清晨血压升高明显的话,应选择长效降压药来控制。  相似文献   
63.
清展已成为人类生命中脆弱的时间段之一。请看几组数字:清晨几个小时的死亡率约占一天24小时的60%;起床后两个小时内,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中风等猝发事件高达70%-80%;癌症、支气管炎、肺气肿、气喘等顽症痼疾的发病率,也是一天中最高的。究其原因在于,人在睡醒之前,血压要高很多,加上血液里存在着若干促进心、脑动脉血栓形成的物质,故而血小板增加,血管发生堵塞的危险性上升。事实上。早上6点到中午11点这段时间血管堵塞的确最为集中,导致心、脑等器官的致命性突发事件频频发生。  相似文献   
64.
王俊聪 《大众健康》2014,(7):101-101
近日,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指导,九三王选关怀基金会和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健康中国行·全民心血管健康行动”倡议并发起了我国首个“6—10清晨血压日”,2014年的年度主题:“高血压管理,从清晨血压开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呼吁,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清晨血压升高密切相关: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脑卒中等都于清晨高发。  相似文献   
65.
临床观察153例急性脑中风患者的发病时间,结果显示脑梗塞在24小时周期中存在着明显的节律变化,即清晨前后4Am~9Am有一发病高峰段,约占总例数的48.24%,午夜前后10pm~4Am则很少发生,约占总例数的8.23%,而脑出血发病则缺乏此种昼夜切律性。  相似文献   
66.
冠心病患者血压、心率变化与心肌缺血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监测清晨血压变化参数与对应时域的缺血 ST段演变相关性研究 ,观察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心率改变是否与心肌缺血改变存在相关性。  方法 :对 79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组 )以及 5 1例单纯冠心病患者 (对照组 ) ,行同步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监测 2 4小时 ,获得的血压、心率指标和 ST段压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高血压组的清晨血压 (收缩压、平均脉压、舒张压 )回升与对应时域的 ST段压低呈正相关关系 (P<0 .0 5 ,r=0 .39、0 .18、0 .33) ;尤以清晨血压回升差值 (收缩压、平均脉压、舒张压 )和心肌耗氧量与对应 ST段压低的相关性更为显著 (P<0 .0 1,r=0 .38、0 .13、0 .2 9、0 .2 3) ,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结论 :清晨清醒前后血压升高与心肌缺血的发生呈正相关 ,且多为无痛性心肌缺血 ,尤以昼夜节律消失者为著。  相似文献   
67.
高血压病患者清晨血压高峰对脑血管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清晨血压高峰对脑血管病的影响.方法将57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均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5mg,1次/d,A组每天给药时间在清晨醒后半小时内;B组每天给药时间在早餐后半小时.结果 A组患者清晨平均收缩压水平16.2±0.81kPa,明显低于B组平均收缩压水平18.0±0.9kPa(t=7.51,P<0.01);B组脑卒中发生率(37.9%)高于A组(7.1%),两组差异非常显著(x2=7.67,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清晨血压高峰与其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关,清晨醒后半小时服药能有效控制清晨血压高峰,并能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次,1次/d,晨起服用,血压不能达标加用其他类型降压药。治疗组60例天麻钩藤饮(天麻15g,钩藤、石决明各25g,山栀15g,黄芩10g,牛膝15g,杜仲10g,益母草、桑寄生各10g,夜交藤15g,茯神10g),1剂/d,水煎350mL,早晚温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清晨血压、24h动态血压、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1例,有效1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16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1.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4h动态血压及高血压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清痰化瘀饮联合穴位贴敷对清晨高血压患者糖脂代谢、中医证候及尿酸(UA)、血尿素氮(BUN)、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4例清晨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7例应用穴位贴敷治疗,研究组57例应用清痰化瘀饮联合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中医证候积分及UA、BUN、Hcy水平的差异。结果 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Glu)、胰岛素(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UA、BUN、Hcy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以上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痰化瘀饮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清晨高血压能明显改善患者糖脂代谢,减少中医证候积分,降低UA、BUN、Hcy水平。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基于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预测研究(China-PAR)风险评估模型,探讨清晨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及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入选2015年1月-201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371例,根据是否存在清晨高血压分为清晨高血压组(MHT组,n=214)与非清晨高血压组(NMHT组,n=157),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与24 h动态血压(ABPM)监测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清晨高血压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10年ASCVD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MHT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98.30±24.63)比(90.57±19.99)g/m2,t=3.229,P=0.001]、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0.94±0.22)比(0.76±0.22)mm,t=7.786,P<0.001]高于NMHT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清晨收缩压与LVMI(r=0.346)、IMT(r=0.471)呈正相关,清晨舒张压与LVMI(r=0.243)、IMT(r=0.4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